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短中期疗效观察

赵五煜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超声引导, 利福平, 复发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7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短、中期疗效,包括术后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术后1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1年,两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有效提升短、中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甲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甲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单独给予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甲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旋;周衍国;谢锦智;麦瑞林;杨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记录并比较两组72h胃肠减压效果及临床不良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内,试验组腹围缩小量及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痛停止时间、腹胀停止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胃管,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减压效果,缩短不良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治熙;郑丽梅;陈亮任;杨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婚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与ENRIC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孝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通量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稳定透析6个月以上的4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传统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高通量透析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与对比两组生化指标、并发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IL-6、TNF-α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其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50例肝包虫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作者:刘晓青;欧珠拉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高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治愈率的作用

    目的 探究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高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治愈率及促进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伤口康复情况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4周愈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感染性伤口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明显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黄惠仙;林敏英;李敏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予以一次法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恰填率均达到90%以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牙髓炎或牙髓坏死采取一次法根管治疗,疼痛反应及疗效与多次法比较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有效控制根管感染.

    作者:姚德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选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选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FEV1和FVC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浩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2例,随机数字选取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及术后引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关节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7%,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案可有效减少术中损害,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6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乳膏,观察组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皮损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及DLQ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皮损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祁宏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对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对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90例垂直型食物嵌塞(共140颗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颗牙.观察组采用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树脂直接充填,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牙间隙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边缘着色、破坏、磨耗、邻接不良、折断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髓敏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优于树脂直接充填,成功率高,可缩小牙间隙.

    作者:周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评价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胸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四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疗效显著,可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一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府思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对血清NO、NOS、BNP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治疗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效果及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清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5例.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将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宫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清NO、NOS、BNP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O、NOS、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促进血清NO、NOS、BNP水平显著降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焦虑症的影响

    目的 将心理干预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焦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12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28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检查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缓解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效果及对血清VCAM-1、S100的影响

    目的 探究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SA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尼卡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2组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VCAM-1、S100水平.结果 治疗2w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w后,2组HPA、VEGF和S10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2组NF-kB和VCAM-1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研究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临床价值可观,对抑制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和VCAM-1、S100水平升高有利.

    作者:付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依据三柱分型指导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三柱分型指导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5例(160侧)病历资料,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及对应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平台后倾角与内翻角改善效果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年内外侧平台后倾角与平台内倾角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柱分型指导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可发挥较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而使临床治疗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作者:尚腾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下颌阻生牙拔牙应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下颌阻生牙拔牙应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9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A组320例、B组280例、C组300例,A组拔牙后拔牙窝内放入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B组拔牙后拔牙窝内放入碘仿明胶海绵,C组拔牙后拔牙窝内不放任何填塞物.术后第3、第7d观察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干槽症发生率为1.56%,并发症发生率为6.88%;B组分别为5.36%、14.65%;C组分别为15%、35%.A组干槽症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槽症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均少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阻生牙拔牙术后牙槽窝填塞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使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效果佳,碘仿明胶海绵效果其次,且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能有效减少拔牙后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

    作者:叶婉香;叶桂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AST、ALT与TB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AST、ALT与T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Ⅲ、LN、HA与Ⅳ-C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1).结论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改善肝功能,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天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析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初始剂量静脉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8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有无反应,分为无反应组和有效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组与无反应组在发热、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四肢变化、多形性红斑、唇充血皲裂等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WBC计数、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及冠脉病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热、住院时间太长、冠脉病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均为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可作为川崎病患儿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死亡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400余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术后因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将存活者作为甲组(n=22),死亡者作为乙组(n=9),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Logistic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低心排、术后应用ECMO、术后感染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尽早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提高生存率.

    作者:高开柱;李庆国;李小波;邵峻;姚昊;耿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