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高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治愈率的作用

黄惠仙;林敏英;李敏仪

关键词: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慢性感染性伤口
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高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治愈率及促进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伤口康复情况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4周愈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感染性伤口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明显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高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治愈率的作用

    目的 探究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高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治愈率及促进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伤口康复情况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4周愈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感染性伤口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明显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黄惠仙;林敏英;李敏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出血与预后的效果影响

    目的 研究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出血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按照入院时测定的血糖值,将血糖≥8.0mmol/L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血糖<8.0mmol/L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W Iv降低人数多于对照组,DW Iv升高人数少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再灌注出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血糖水平较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糖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再灌注的临床效果较差,容易发生再灌注出血情况,预后性较差.

    作者:宋宏中;陈培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配镜前均进行验光检查,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观察组配戴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佩戴前与佩戴1个月、6个月后摘镜状态下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以及佩戴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佩戴前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佩戴1个月、6个月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框架眼镜相比,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发展,降低角膜曲率,避免眼轴长度与屈光度增加,改善裸眼视力.

    作者:李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50例肝包虫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作者:刘晓青;欧珠拉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儿童康复科2015年12月~2017年10月诊治的脑性瘫痪患儿102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术,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五大功能区域的DQ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个人-社交功能区、适应性功能区、精细运动功能区和大运动功能区的DQ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语言功能区的DQ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P100振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100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术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发育,值得借鉴.

    作者:杨健全;李恩耀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75例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环乳晕切口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67%)显著高于对照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健康体检人群健康管理实施及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体检者1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健康管理措施.统计两组常见疾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检出情况、行为习惯情况(遵从医嘱用、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饮酒、吸烟).结果 观察组高尿酸血症(5.21%)、脂肪肝(22.92%)、高脂血症(17.71%)、高血压(11.46%)、糖尿病(3.13%)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从医嘱用药率(64.58%)、健康饮食率(51.04%)、适量运动率(78.13%)高于对照组,饮酒率(7.29%)、吸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中实施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其健康行为、纠正喝酒及吸烟等不良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常见疾病发生风险.

    作者:邹咏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热缺血时间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热缺血时间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84例在我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肾蒂阻断时间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术中热缺血时间>30min,B组患者术中热缺血时间≤30min.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结果.以肾核素扫描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A组肾蒂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A组术中出血量略高于B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GFR较术前均降低(P<0.05);A组患者术后1周GFR较B组降低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GFR增加,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情况,术后均未出现肾积水、肾周感染、肾周积液、尿漏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无患者死亡,生存率均为为100%.结论 热缺血时间>30min会影响患者术中残余肾功能,术中尽量缩短热缺血时间,确保患者残余肾功能.

    作者:朱艳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施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3个月再以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手术,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术后2周、术后12个月的GCS评分、GOS评分、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焦继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8年4月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其治疗方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HbA1c、PBG、FBG).结果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OMA-IR、HOMA-β指标,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C、LDL-C、TG)和BMI指数,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较为有利,可明显改善其血糖生化指标和胰岛素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胡熠;郑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围术期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 分析围术期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和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程玉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七氟醚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七氟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手术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高浓度七氟醚麻醉(3%~5%,患者BIS值35~45),对照组接受低浓度七氟醚麻醉(1%~2%,患者BIS值50~60),比较两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术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的MMSE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使用高浓度七氟醚麻醉,可降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琼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诊断为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的150例患儿,依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化痰止咳、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细啰音和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和Ig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RP和IL-4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刘学胜;杨会方;班丹丹;张宏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治疗94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内镜下硬化治疗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后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患者94例,记录其静脉曲张情况,并分析所有患者经内镜下硬化治疗后的静脉曲张消除率按Child-Pugh评分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2例病人因大出血死亡,余92例行内镜下硬化治疗的患者静脉曲张消除率为78.26%(72/92).Child-Pugh评分A级、B级的患者的静脉曲张消除率明显高于Child-Pugh评分C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评分A级与B级的患者之间的静脉曲张消除率分别为80.33%、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下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根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Child-Pugh评分A、B级患者的疗效优于Child-Pugh评分C级的患者.

    作者:陈宏伟;张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婚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与ENRIC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孝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房环境质量、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感染防控意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房环境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感染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百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营养方式对早产儿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方式对早产儿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晚喂养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内外营养+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各项检测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d内及7~9d胃动素显著高于对照组,13~15d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即给予胃肠内外营养+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能改善患儿胃肠功能,促进患儿体重增长,使生长发育平稳化,对于降低EUGR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罗亚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地塞米松治疗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GDL方案(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与CHOP方案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52例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选用GDL方案治疗,对照组选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皮疹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较传统CHOP方案的近期疗效好,但发生骨髓抑制及皮疹的概率较高.

    作者:李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对血清NO、NOS、BNP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治疗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效果及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清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5例.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将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宫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清NO、NOS、BNP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O、NOS、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促进血清NO、NOS、BNP水平显著降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AC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均治疗2周.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德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