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胜;杨会方;班丹丹;张宏伟
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与卒中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卒中危险因素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10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的脑微出血发生率、发生部位及数目,探讨脑微出血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脑微出血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卒中患者中,脑出血类型患者易发生脑微出血,但与腔隙性脑梗死类型和脑梗死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20例患者中有脑微出血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高于无脑微出血者(P<0.05).研究组中,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平均总体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微出血在卒中类型中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且与卒中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对照组此基础上加用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结论 阑尾炎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促进切口快速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菁;宋玉清;谢秀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5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中医体质学下行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建萍;伍惠玲;陈小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GDL方案(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与CHOP方案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52例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选用GDL方案治疗,对照组选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皮疹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较传统CHOP方案的近期疗效好,但发生骨髓抑制及皮疹的概率较高.
作者:李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婚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与ENRIC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孝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将心理干预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焦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12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28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检查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用于电子胃镜检查,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缓解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及Hcy水平分为4组:高Hcy组(37例)、H型高血压组(40例)、单纯高血压组(20例)、正常组(23例),对四组的IMT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进行对比.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Hcy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高Hcy组的Hcy值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IMT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单纯高血压组的IMT值显著高于高Hcy组和正常组.H型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单纯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高Hcy组和正常组,高Hcy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易损斑块占比高,单纯高血压组次之,高Hcy组第3,正常组低.高Hcy组、H型高血压组的Hcy与IMT均呈正相关(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的Hcy与IMT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有着密切联系,H型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家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予以一次法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恰填率均达到90%以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牙髓炎或牙髓坏死采取一次法根管治疗,疼痛反应及疗效与多次法比较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有效控制根管感染.
作者:姚德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施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3个月再以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同期手术,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间术后2周、术后12个月的GCS评分、GOS评分、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外伤术后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焦继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7~2017年4月收治5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双孔组各29例.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双孔组给予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高于双孔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P<0.05),单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双孔组20.69%,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孔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手术情况好,并发症更少.
作者:蓝聪;林万里;陈颖;吴波猛;张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预后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88例T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EC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4周末时血清BDNF水平、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末、4周末时,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CT治疗TRD患者能升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抑郁状态、提高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映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AC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均治疗2周.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德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认知、术后视力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将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注联合用于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尿毒症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对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Scr、BUN、β2-MG三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cr、BUN、β2-MG三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TC、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6%,对照组为21.21%,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效果理想,可改善其神功指标及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玉路;薛现军;刘敏洁;苗月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下颌阻生牙拔牙应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9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A组320例、B组280例、C组300例,A组拔牙后拔牙窝内放入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B组拔牙后拔牙窝内放入碘仿明胶海绵,C组拔牙后拔牙窝内不放任何填塞物.术后第3、第7d观察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干槽症发生率为1.56%,并发症发生率为6.88%;B组分别为5.36%、14.65%;C组分别为15%、35%.A组干槽症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槽症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均少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阻生牙拔牙术后牙槽窝填塞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使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效果佳,碘仿明胶海绵效果其次,且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能有效减少拔牙后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
作者:叶婉香;叶桂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对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就诊的62例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疼痛情况、住院时间、睡眠时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情况、住院时间、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在术后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可显著缓解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更高.
作者:熊年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个性化食谱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则行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行个性化食谱饮食护理.对比两组血糖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及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实施个性化食谱饮食指导,有助于控制孕妇血糖,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评定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4例,依据入院次序的奇偶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加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骨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术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固定效果好,患者恢复快,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三柱分型指导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5例(160侧)病历资料,根据三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入路及对应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平台后倾角与内翻角改善效果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年内外侧平台后倾角与平台内倾角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柱分型指导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可发挥较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而使临床治疗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作者:尚腾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2例,随机数字选取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及术后引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关节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7%,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案可有效减少术中损害,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浩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