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汪华

关键词:老年性, 白内障,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认知、术后视力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2016年10月收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1、3、6个月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血压状况,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李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配镜前均进行验光检查,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观察组配戴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佩戴前与佩戴1个月、6个月后摘镜状态下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以及佩戴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佩戴前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佩戴1个月、6个月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框架眼镜相比,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发展,降低角膜曲率,避免眼轴长度与屈光度增加,改善裸眼视力.

    作者:李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下颌阻生牙拔牙应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下颌阻生牙拔牙应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9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A组320例、B组280例、C组300例,A组拔牙后拔牙窝内放入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B组拔牙后拔牙窝内放入碘仿明胶海绵,C组拔牙后拔牙窝内不放任何填塞物.术后第3、第7d观察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干槽症发生率为1.56%,并发症发生率为6.88%;B组分别为5.36%、14.65%;C组分别为15%、35%.A组干槽症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槽症发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均少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阻生牙拔牙术后牙槽窝填塞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使用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效果佳,碘仿明胶海绵效果其次,且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能有效减少拔牙后肿胀时间及疼痛时间.

    作者:叶婉香;叶桂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选取ACI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ACI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啶+丙泊酚,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镇痛效果及生理指标.结果 观察组定力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HR、SBP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HR、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将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用于无痛胃镜麻醉可改善麻醉状况,优化镇痛效果,缓解呼吸抑制.

    作者:秦文英;智宗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清CA125变化、痛经评分、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清CA125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评分和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体积和血清CA125变化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痛经评分和症状评分,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魏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7~2017年4月收治5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双孔组各29例.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双孔组给予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高于双孔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P<0.05),单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双孔组20.69%,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孔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手术情况好,并发症更少.

    作者:蓝聪;林万里;陈颖;吴波猛;张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社区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社区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社区中心2014年9月~2017年10月治疗的140例脑梗死患者,均已在上级医院确诊.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参照组采取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跟踪随访,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NHISS评分、血清TG、TC、LDL-C、Fb、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参照组,HDL-C、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高血脂症状以及血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依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随访12个月,评价两组护理有效性、尿失禁持续时长、拔管后的控尿复常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尿失禁持续时长得到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拔管后1~3个月控尿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在大程度上预防与控制术后尿失禁,加速康复进程.

    作者:刘梅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MECT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预后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88例T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EC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4周末时血清BDNF水平、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末、4周末时,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CT治疗TRD患者能升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抑郁状态、提高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映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行急诊手术的92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显效7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7.83%;呼吸功能恢复时间(6.72±0.89)d、方案实施时间(14.52±1.84)d.92例患者中出现1例出血量增加、1例呼吸窘迫,并发症发生率2.17%.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静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高通量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稳定透析6个月以上的4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传统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高通量透析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与对比两组生化指标、并发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IL-6、TNF-α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其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行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疾病康复,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占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50例肝包虫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作者:刘晓青;欧珠拉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地塞米松治疗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GDL方案(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与CHOP方案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52例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选用GDL方案治疗,对照组选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皮疹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洛铂以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较传统CHOP方案的近期疗效好,但发生骨髓抑制及皮疹的概率较高.

    作者:李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比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小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75例.单一组单纯予以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单一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散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8+、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水平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快速退热、消散疱疹、祛除溃疡,同时可有效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永伟;林丽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评价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痰液颜色改变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胸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四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采取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疗效显著,可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一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府思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认知、术后视力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替罗非班持续应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替罗非班持续应用时间对疗效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行PCI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3组.其中A组39例术后持续应用替罗非班12h,B组40例术后持续应用替罗非班24h,C组47例术后持续应用替罗非班36h,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C组LVEF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C组LVEDD、LVESD及CI值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PCI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超过24小时持续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还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许达亮;高盛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5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中医体质学下行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建萍;伍惠玲;陈小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