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比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肖永伟;林丽云

关键词:匹多莫德, 利巴韦林,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功能, 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小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75例.单一组单纯予以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单一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散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8+、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水平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快速退热、消散疱疹、祛除溃疡,同时可有效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尼可地尔对行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炎性因子、血小板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口服尼可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血小板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行择期PCI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检测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小板-α-膜蛋白(GMP-140)、血浆内皮素(ET)等血小板功能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以及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TNF-α、IL-8水平与MPAR、GMP-140、ET指标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的hs-CRP、TNF-α、IL-8水平与MPAR、GMP-140、E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为6.00%,对照组的MACE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手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尼可地尔口服,可显著提高疗效,同时降低炎性反应、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以减少血栓形成,还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汪福忠;夏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短中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7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短、中期疗效,包括术后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术后1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1年,两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冲洗联合利福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有效提升短、中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赵五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系统性血压管理对30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系统性血压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60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行系统性血压管理,随访1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差异.结果 出院1年后,观察组C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再梗死率为3.33%,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实施系统性血压管理,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预后有积极影响.

    作者:于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行阑尾切除术的70例阑尾炎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阑尾切除术阑尾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昌娇;龚建安;黎宝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理指数以及后肌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与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围术期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 分析围术期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和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程玉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诊断为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的150例患儿,依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化痰止咳、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细啰音和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和Ig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RP和IL-4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儿童难治疗性支原体肺炎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刘学胜;杨会方;班丹丹;张宏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析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初始剂量静脉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8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有无反应,分为无反应组和有效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组与无反应组在发热、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四肢变化、多形性红斑、唇充血皲裂等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WBC计数、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及冠脉病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热、住院时间太长、冠脉病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均为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可作为川崎病患儿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2016年10月收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1、3、6个月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血压状况,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李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病区6S管理的成效研究

    探讨病区6S管理的成效.成立6s管理小组,护士10名,责任分组责任制,所有物品药品分类放置,标签字迹清晰明显,加强整理、整顿、清扫、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万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联合吸入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采取联合吸入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吸入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CAT评分、6MWT及mMRC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IL-13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能显著改善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汤少铉;叶国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选取ACI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ACI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社区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社区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社区中心2014年9月~2017年10月治疗的140例脑梗死患者,均已在上级医院确诊.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参照组采取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跟踪随访,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NHISS评分、血清TG、TC、LDL-C、Fb、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参照组,HDL-C、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高血脂症状以及血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浆NPY、LP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效果对比及对认知功能和血浆NPY、L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5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神经肽(NPY)和瘦素(L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ANSS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HVLT-R、BVMT-R、SSS、SSS逆行认知评分高于奥氮平组,DST评分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WT、DST、VF认知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NPY与LP水平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水平,患者血浆NPY、LP水平升高.

    作者:银贺;余爱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5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中医体质学下行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建萍;伍惠玲;陈小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MECT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预后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88例T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EC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4周末时血清BDNF水平、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末、4周末时,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CT治疗TRD患者能升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抑郁状态、提高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映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50例肝包虫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作者:刘晓青;欧珠拉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依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措施.随访12个月,评价两组护理有效性、尿失禁持续时长、拔管后的控尿复常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尿失禁持续时长得到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拔管后1~3个月控尿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在大程度上预防与控制术后尿失禁,加速康复进程.

    作者:刘梅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单孔与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7~2017年4月收治5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双孔组各29例.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双孔组给予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高于双孔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双孔组(P<0.05),单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双孔组20.69%,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孔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手术情况好,并发症更少.

    作者:蓝聪;林万里;陈颖;吴波猛;张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及Hcy水平分为4组:高Hcy组(37例)、H型高血压组(40例)、单纯高血压组(20例)、正常组(23例),对四组的IMT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进行对比.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Hcy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高Hcy组的Hcy值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IMT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单纯高血压组的IMT值显著高于高Hcy组和正常组.H型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单纯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高Hcy组和正常组,高Hcy组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型高血压组的易损斑块占比高,单纯高血压组次之,高Hcy组第3,正常组低.高Hcy组、H型高血压组的Hcy与IMT均呈正相关(P<0.05);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的Hcy与IMT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与H型高血压有着密切联系,H型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家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