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影像诊断分析

颜晓红

关键词:食管型颈椎病, 影像, 诊断
摘要: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各20例.A组行钡餐造影诊断,B组行CT扫描诊断,C组行X线平片检查,D组行食管内窥镜检查,E组行MRI诊断检查,详细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钡餐造影,可对患者压迹位置进行详细观察,且不会损伤食管壁,CT扫描可用于了解患者椎间盘突出情况,X线平片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掌握椎间盘狭窄程度,食管内窥镜,操作存在难度,易出现误诊现象.MRI诊断可准确掌握患者椎节局部的病理改变.针对食管型颈椎病,相较于其他影像诊断方式,钡餐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特罗口服液对小儿喘息性疾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且联合应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卢锦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究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针对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红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在血透并发房颤中的应用

    选取2015年1月~7月在我科人工肾治疗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透中出现房颤的情况及出现房颤后的转归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房颤的患者有5例烦躁不安,中止血透,3例在发病1小时内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并完成血透.观察组发生房颤的患者4例在发病1小时内转为窦性心律,并完成血透,其中1例患者因血压过低、心慌、烦躁不安,提前中止血透.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出现房颤的情况.

    作者:邱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更短,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心理护理、基础操作、环境护理、服务态度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指标满意度评分更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卓小慧;谢艳珠;符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A组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B组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三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地负重时间均短于其它两组,对照B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A组,但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不同手术治疗后,观察三组的优良率高,其次为对照A组,差为对照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可将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作为首选方式.

    作者:陈昌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其临床实施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总医疗费用更少、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总满意度更优,查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肛门排除时间,还有助于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董彩霞;郭春杏;刘婵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弹性应变率值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选取收治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检测超声弹性应变率值.65例患者,甲状腺结节80个,病理检查良性结节48例(60个)、恶性结节15例(20个),超声弹性应变率值分级检测显示良性结节检出准确率为66.67%(40/60),恶性结节检出准确率为85.00%(17/20).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应变率值,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施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术式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为64.3±1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2.7±10.4ml,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为130.2±1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4.3±20.1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2.0±1.1d、术后住院时间4.5±1.6d,对照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4.5±1.4d,平均住院时间为12.3±2.4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用腹腔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显著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作者:孙伟峰;陈泽华;梁三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及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PVR).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优质护理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冲洗液量和血红蛋白(Hb)水平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查优质护理组的大尿流量(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PVR)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时,优质护理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对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回顾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杰;张光妍;凌亚兴;陈文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眼表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平均治愈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眼痒及短暂性视力模糊、结膜充血等局部刺激现象或其他不良反应.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高、舒适度好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病痛,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黎春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与单用丙泊酚于胃肠镜检查中的比较

    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患者168例,依据麻醉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予以推注芬太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静注丙泊酚+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当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胃肠镜操作.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min、麻醉后5min及检查结束时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1min、麻醉后5min及检查结束时SpO2、HR、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1min、麻醉后5min SpO2、HR、MAP均较麻醉前降低,且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较小,不良发生少,效果优于单用丙泊酚.

    作者:孟庆雷;时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窥镜技术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将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感觉类比评分、功能指数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感觉类比评分、功能指数评分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觉类比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功能指数评分要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疼痛情况,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赫;彭碧艳;易伟宏;刘东宁;王锡三;胡广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采用维生素B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1组采用叶酸联合二甲双胍,观察2组叶酸、维生素B12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糖、维生素B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yc)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叶酸、维生素B12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比较三组血清Hyc水平发现,对照组血清Hy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5.00%,显著高于观察1组的20.00%、观察2组的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1组与观察2组间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与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治疗,有助于纠正叶酸、维生素B12吸收障碍,预防血清Hyc升高,减少糖尿病对周围神经、肾脏及微血管损害.

    作者:苏木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急性ITP患儿,另选同期儿保科就诊的110例健康儿童,对两组儿童Hp感染率进行比较;将104例ITP儿童分成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血小板数及疗效;将34例Hp感染的ITP患儿分成抗Hp治疗组与非抗Hp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ITP患儿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Hp感染组平均血小板数及治疗有效率均低于非Hp感染组(P<0.05);抗Hp治疗组与非抗Hp治疗组的Hp阳性ITP患儿疗效比较,两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是导致患儿发生ITP的因素之一,是否根除Hp治疗对初发ITP患儿治疗的疗效无影响.

    作者:陈萍;陈圣玺;陈月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取石成功率、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一次取石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21.05%、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凌;姜海波;马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方式的意义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分娩的孕妇125例,详细记录孕妇分娩结局以及生产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5例孕妇符合阴道试产指征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共69例,试产成功的共50例,占72.46%;选择性剖宫产共56例,占44.8%;试产失败后急性剖宫产的19例,占15.2%.选择性剖宫产组出血量与阴道试产成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剖宫产组出血量均大于其他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孕妇分娩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再次剖宫产组孕妇分娩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无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阴道试产组出现1例先兆子宫破裂,行加急剖宫产未发生子宫破裂,母儿结局良好.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但是临床对于其分娩方式的选择还应根据孕妇自身情况,严格按照其指征并在孕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分娩方式,产程中严格以专人监护及胎心监测,母婴安全为首要原则,降低医疗风险性.

    作者:邹泉;张琳琳;谢姣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24小时后给予早期被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清醒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压疮的发生情况,并于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日常生活功能ADL评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37±1.5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8±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4.00%(2/50)明显少于对照组18.00%(9/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被动功能锻炼能缩短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丽琼;曾庆萍;王秋琴;刘思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分别复合布托啡诺和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对比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初产妇.初产妇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不同时段的视觉镇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20min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在分娩镇痛过程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及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其中罗哌卡因复合布托菲诺镇痛起效相对较快,且不良反应少,是更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

    作者:张灵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RPH与传统痔手术对中老年糖尿病痔疮患者的疗效及其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PH与传统痔手术对中老年糖尿病痔疮患者的疗效及其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选取60例混合痔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PH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术后FPG水平和ISI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FINS水平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与传统痔手术相比,RPH治疗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痔疮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对其血糖水平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黄少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