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70例低体重儿相关因素与母婴结局研究

谢凤云

关键词:母婴结局, 低体重儿, 妊娠严重合并症, 正常体重
摘要:对低体重儿相关因素与母婴结局进行初步研究.我院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我科出生的170例低体重儿孕妇组,作为低体重儿孕妇组,另取150例正常体重儿孕妇作为正常体重组,并将其进行对比,对其相关因素与母婴结局进行研究.多胎、早产、营养不良、脐带因素及妊娠期高血压均可导致低体重儿,其低体重婴儿多与母亲妊娠严重合并症及多胎因素相关,相比较正常体重儿,低体重婴儿存在的的危险性更大.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低体重儿的发生,低体重儿对母儿均会造成较大危害,临床中应给予对症治疗,才可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对比

    目的 比较分析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79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0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而对Ⅰ级、Ⅱ级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侵蚀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而对骨髓水肿、腰5骶1关节突病变、关节面下骨质囊变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检查相比,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效果更好,优势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博豪;何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40例门诊COPD患者COPD控制和治疗现状的调查研究

    分析来门诊就诊COPD患者其COPD病情的控制情况以及治疗情况.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COPD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本组患者COPD控制率为44%,短期发作率为66%.控制情况不容乐观.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均采取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FEV1<70%者,占本组患者总人数的32.42%,肺功能检查FEV1<50%者,占本组患者总人数的48.35%,肺功能检查FEV1<30%者,占本组患者总人数的19.23%.患者的治疗现状较差.COPD患者对其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较差,导致患者COPD发作次数逐渐增加,另外,COPD患者目前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现状较差,所以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合其自身的治疗方法,并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缓COPD发作次数.

    作者:钱小斌;吕相琴;王勇;方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左甲状腺素钠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转归的影响分析

    分析左甲状腺素钠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转归的影响.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另选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给予患者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TSH、FT4水平,并与正常孕妇比较分娩方式的不同.经治疗后,患者妊高征、中/重度贫血、羊水异常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SH水平明显下降,FT4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的分娩方式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及时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婴围产结局,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作者:张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液电碎石和传统纤维胆道镜微创取石治疗胆道结石的效果对比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液电碎石(LRCH)与传统纤维胆道镜微创取石(MC)对胆道结石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78例进行分析,使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LRCH治疗,对照组采用MC治疗,比较疗效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研究组有3例取石失败,均因为胆管过度狭窄胆道镜无法进入,终术后以T管窦道取石成功,对照组取石成功29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2.31%和74.36%,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液电碎石治疗胆道结石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胡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纳入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组和旋切组.传统组用传统手术治疗,旋切组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直径、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旋切组手术满意度显著比传统组高(P<0.05);旋切组相较于传统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瘢痕直径更小、伤口愈合时间更短(P<0.05);旋切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更低(P<0.05).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及术后瘢痕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伤口愈合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魏卓亚;张晓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将本院在2013~2014年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在给予左氧氟沙星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疗程1个月.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CRP、WBC、ESR水平改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CRP、WBC、ESR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中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平;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致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据2014年血脂异常流行病学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7.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13.7%,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7.6%,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11.0%[1].我国血脂达标情况新调查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治疗率仅有39%,其中仅25.8%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目前,我国高脂血症正在面临着高患病率、低治疗率与低控制率的现状.现代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曹云;梅玉荣;许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特需病房的应用效果研究

    对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在特需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在特需病房接受治疗的临床患者1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4例,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程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患者对特需病房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在特需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秀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与硝酸甘油片结合治疗急性心绞痛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硝酸甘油片结合治疗急性心绞痛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2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10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硝酸甘油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硝酸甘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绞痛各指标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硝酸甘油片结合治疗急性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血液粘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中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剂量泮托拉唑对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小剂量泮托拉唑对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收治的100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胃黏膜损伤情况.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胃黏膜改善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GE2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GE2含量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个部位PGE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胃黏膜组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丁化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产褥感染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探讨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取妇产科产褥期感染产妇84例,根据抗感染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氨苄青联合青霉素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76.19%(32/4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心脏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70岁患者划入观察组,70~80岁患者划入对照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检出例数和各个分型的检出例数.观察组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4例,主动脉瓣钙化2例,二尖瓣钙化1例,联合瓣膜钙化1例,对照组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1例,主动脉瓣钙化8例,二尖瓣钙化2例,联合瓣膜钙化1例,观察组检出例数多于对照组,主动脉瓣钙化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麟;廖宝兰;钟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阴道分娩孕妇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分析及探索护理干预在经阴道分娩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收集本科室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经阴道分娩的200例孕妇,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孕妇,为其提供产科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包含100例孕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孕妇的产程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产后出血率更低(P<0.05).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阴道分娩孕妇的产程,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丽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心病血浆Lp-PLA2表达的临床意义

    探讨肺心病血浆Lp-PLA2表达的临床意义.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肺心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使用人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LDL-C;使用全自动酶表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检测指标值.和对照组对比,肺心病组Lp-PLA2、TC、TG、LDL-C、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更高,HDL-C水平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明显上升,血浆Lp-PLA2水平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肺心病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肖芸;何凤屏;张宏华;刘玉兰;谢斌;谢祥妹;郭艳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调查分析.方法 调查2012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150例行分娩镇痛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持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药物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依据舒芬太尼浓度分为低量组(0.2μg/ml)、中量组(0.4μg/ml)和高量组(0.6μg/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麻醉前(T0)、麻醉10min后(T1)、分娩时(T2)、娩出后的(T3)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中,低量组产妇46例,中量组57例,高量组47例,三组T1、T2、T3的VAS得分均明显低于T0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2、T3的VAS得分方面,中量组和高量组明显低于低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量组和高量组基本相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高量组明显高于低量组和中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低量组和中量组基本相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其中0.1%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可在确保镇痛效果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闫杰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31例疗效观察

    分析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抽取收治的62例胃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开腹胃穿孔修补术.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功能恢复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变化情况.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促使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安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乳腺外科治疗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两组患者手术均100%成功(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外形美观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血肿、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更佳,美观度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跟华;胡立春;熊建宁;柳进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

    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选取诊治的12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试验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比较两组的疗效及5年复发率.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0.65%和32.26%(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分别为16.13%(10/62)和19.35%(12/62)(P>0.05).采用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年复发率相近,但TURBT创伤更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可以推广.

    作者:练卫东;林伟广;邓学斌;曾永威;唐照方;盛丰年;黄锦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的产妇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阴道分娩的43例产妇为观察组,将进行剖宫产的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母婴结局进行评估比较.观察组产妇试产成功率88.10%(37/42),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出血量明显减少,产褥病的发生率明显将低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也明显减少(P<0.05);两组新生儿的出生Apgar评分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产妇产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9/42)(P<0.05).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在严格掌握好试产条件,进行阴道分娩能够能够有效保证母婴安全并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吴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63例LDH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3例中治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4%;术后随访3个月,复发率为1.59%,未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硬脊膜囊撕裂、脊柱不稳等严重并发症病例,仅出现3例口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发生率为4.76%,经处理后逐渐恢复.给予LDH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改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吴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