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锋;张耀辉;郝国庆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将确诊的8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比较两组血脂、血浆hs-CRP及MMP-9值变化的差异.治疗组TC、TG、HDL-C及LDL-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hs-CRP、MMP-9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沈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纳入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传统组和旋切组.传统组用传统手术治疗,旋切组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直径、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旋切组手术满意度显著比传统组高(P<0.05);旋切组相较于传统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瘢痕直径更小、伤口愈合时间更短(P<0.05);旋切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更低(P<0.05).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及术后瘢痕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伤口愈合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魏卓亚;张晓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取妇产科产褥期感染产妇84例,根据抗感染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氨苄青联合青霉素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76.19%(32/4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Mammotome Elite活检系统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乳腺外科收治的211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ammotome Elite系统活检,对活检的结果进行分析.2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系统活检,患者的病理符合率为97.6%,假阴性率为2.4%,在定性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刺病理与术后大体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检测指标表达略有差异,但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 Elite活检,具有术前穿刺活检取材方便、准确、活检时间短、确诊率高的优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活检工具.
作者:马士辉;凌飞海;崔世恩;李晓薇;黄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留置导尿管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不容忽视.长期导尿、留置尿管、不恰当的尿管护理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本研究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现状,以及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症状、途径,总结护理干预在预防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中的研究进展,为泌尿外科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杨梅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自由体位分娩联合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产科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50例,随机分A、B、C三组各50例,A组自由体位分娩,B组分娩减通法分娩,C组自由体位分娩联合分娩减通法.比较3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活跃期、分娩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500ml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1)与A、B组对比,C组活跃期和产程时间明显更短,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与A、B组(68%,70%)对比,C组2级以下分娩疼痛率(90%)明显更高,3级分娩疼痛率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A、B组对比,C组产妇产后出血量≥500ml的发生率(2%)明显更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观察比较氨茶碱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效果.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儿分为氨茶碱组和枸橼酸咖啡因组,氨茶碱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枸橼酸咖啡因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辅助呼吸支持应用率、呼吸支持时间、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应用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氨茶碱组治疗有效率为72.22%,枸橼酸咖啡因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枸橼酸咖啡因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氨茶碱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辅助呼吸支持应用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组呼吸支持时间、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应用时间和住院花费均少于氨茶碱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6%,枸橼酸咖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枸橼酸咖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氨茶碱治疗效果比较,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缩短呼吸支持时间和用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云森;李盛强;徐晓清;涂惠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究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随机收治的7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图.70例患者中,双侧发病8例,伴淋巴结转移48例.78个病灶中,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72个,等回声6个,纵横比≥1者43例,伴细小钙化者57个,血流丰富55个.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伴随细小钙化,纵横比≥1,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能提高临床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价值.
作者:贾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健康教育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遵医嘱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81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观察比较两组饮食、生活习惯、服药方面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生活习惯、服药方面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作者:刘惠双;霍仙娜;乔永涛;刘小静;李澍君;赵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研究超声弹性成像(UE)诊断鉴别乳腺小肿块所具良恶性的效果.以收治的74例(79个病灶)乳腺小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先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再予以UE检查,将手术病理设置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结果.UE鉴定恶性乳腺小肿块敏感度为85.29%(29/34),特异度为88.89%(40/45),准确性为87.34%(69/7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5.29%(29/34)、88.89%(40/45)、87.34%(69/79)(P<0.05).在乳腺小肿块诊断过程中,采取UE检查,能有效提高良恶性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作者:朱荣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究帕瑞昔布钠在髋关节置换术瑞芬太尼麻醉中应用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随机选取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在瑞芬太尼麻醉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帕瑞昔布钠,对比分析应用效果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1、7d时MMSE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Harris评分(89.23±12.06)分、(88.96±12.76)分与对照组(42.74±11.46)分、(45.57±11.65)分相比明显较高(P<0.05).帕瑞昔布钠在髋关节置换术瑞芬太尼麻醉中应用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预后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意义重大.
作者:姚少红;梁艳丽;杨柳;严冰;王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分析脐静脉置管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试验组新生儿采用脐静脉置管治疗.在低血糖持续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经胃肠喂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脐静脉置管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学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脑血栓中应用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6例作对照研究,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前者采用依达拉奉,后者采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方案,探讨脑血栓患者不用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脑血栓临床治疗中采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示临床疗效.
作者:黄平;袁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对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影响作用,为今后病因学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选取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的ER、PR含量.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组织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的ER表达低于对照组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象的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的P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和PR表达失衡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存在关联性,特别是低表达的PR可能参与了息肉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
作者:邓少君;任红英;邓小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0例结核病患者,均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并给予护肝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检查肝功能正常,将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2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从其他1244例患者中选取3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结核病初治/复治、痰涂片结果、合并多处结核、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糖尿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寻找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从单因素分析结果来看,结核病初治/复治、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是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嗜酒史、其他肝病史、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贫血是导致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是影响结核病治疗的重要问题,寻找其影响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前提,应当予以重视.
作者:黄波;杜雨华;何丽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观察分析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ASL)在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运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缺血半暗袋面积.三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提示,DWI和ASL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ASL与MRI阳性检出率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缺血半暗带面积,DWI和ASL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均可用于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但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病灶的血流灌注提示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伍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法(ELIS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120例,经血清学试验、临床症状观察、询问病史等手段确诊为梅毒患者76例,非梅毒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ECLIA与ELIS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ELIS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8%、100.00%、99.17%、100%、97.78%,ECLIA分别为100.00%、97.73%、99.17%、98.70%、100.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ECLIA与ELISA检测梅毒均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可用于梅毒临床筛查与诊断中;此外,ECLIA操作简单、用时较短、可重复操作、无污染,故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作者:迟琼;王治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对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效果进行观察.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得到人数相同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对照组早晚外用克林霉素凝胶,睡前外用阿达帕林凝胶.对两组患者治疗8w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经过8w的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达到84.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果酸换肤和克林霉素凝胶在轻中度痤疮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取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刘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腰脊痛实施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纳入65例腰脊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推拿与按摩等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辩证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观察组痊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VAS评分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腰脊痛患者实施中医辨证针灸治疗可获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疼痛程度.
作者:廖庆华;唐爱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与载脂蛋白A、B检测的效果.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参与研究,将其视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人群视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脂与载脂蛋白A、B水平.观察组TG、TC低于对照组,HDL、HDL/T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poA高于对照组,ApoB、ApoA/ApoB低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与载脂蛋白A、B检测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敏;李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