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焕耀;袁敏华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急诊急救, 绿色通道, 临床效果
摘要: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60例在我院急诊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试验组则给予急救绿色通道干预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出现意识时间、清醒时间均较常规组短(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给予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干预路径的应用效果相对较显著,缩短其救治时间和清醒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同时也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术中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根据术中输血策略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术中输血治疗的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实施术中限制性输血,对照组实施术中开放性输血,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t=1.1911,P=0.2363)、术后拆线时间(t=1.0267,P=0.30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3,P=0.0006).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7).术中限制性输血可加强临床合理用血,节约珍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4月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0d的NIHSS、mRS评分进行记录,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30d对照组的NIHSS和m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能改善患者预后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张华雄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20例,按是否接受呼吸康复护理及训练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呼吸科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康复护理及训练),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康复能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疗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孔永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应用植入术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探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联合植入术对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6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钛网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术34例(A组),单纯钛网植骨融合术3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植骨融合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且A组术后Cobb角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钛网及同种异体骨植入结合内固定术能使脊柱获得较好的稳定性,纠正后凸畸形,促进椎体间的植骨融合,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明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护理A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经护理,辅以个性化护理的护理B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术,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医院社会效应的提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美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发生的4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剖腹产患者基本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心率基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的身体指标恢复正常状态,这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佣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应用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医院绝经后估值为疏松症患者120例,用按治疗方法不同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戊酸雌二醇和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SF-36生活质量表分值.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80.00%)高,BMD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血清骨钙素(BGP)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量表中部分分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戊酸雌二醇联合阿仑膦酸钠能显著改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好.

    作者:杨博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KIM-1与其心功能预后的关系分析

    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EF),NT-proBNP(脑钠肽)以及尿液KIM-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慢性心衰组的KI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分析组,以40%为分界线,小于40%为一组,大于等于为一组,发现小40%组患者,其尿液中KIM-1水平要高于另一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尿KIM-1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38,P<0.05),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慢性心衰患者,其尿液中的KIM-1水平处于上升的趋势,且其实际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程度及心衰严重性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宗道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连续定点采样法调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入院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将患者按是否有营养风险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情况.结果 胃肠道肿瘤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6%,营养不足来源于营养缺失评分≥3分的发生率为13.2%,来源于BMI<18.5kg/m2发生率为19.8%.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3.0%,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的比例为34:1.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结论 营养支持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亟待规范.

    作者:申丽娟;冷亮;黄玉香;项立;陈伟平;辛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医院家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

    纳入社区2014年1月~2015年6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实施家庭护理的干预模式,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方法.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各类食物的日均摄取达标率、血脂、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采取社区医院家庭会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干预后总热量及各类饮食摄入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BMI、HbA1c、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医院家庭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帮助产妇改善饮食行为,可有效引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的生活.

    作者:彭叶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分析

    了解社区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应用中的成效及价值.选取本社区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给予社区规范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半年后检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的心率、收缩压和心绞痛发生率(74.9±10.4,147.2±14.7,16%)都比对照组(95.1±11.6,164.8±16.5,54%)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36.8±3.5)明显优于对照组(55.1±5.6),且干预组对社区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满意度(84%)比对照组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70%)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规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平复患者情绪,稳定或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心绞痛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岑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引起的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急诊科与心内科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查看患者病例资料回顾统计分析,总结冠心病引起的不同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不同,其中以阵发性房颤和室性早搏型有效率高,分别为95.8%和90.5%,组间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恢复率与有效率吻合,阵发性房颤和室性早搏型的恢复率高.胺碘酮用于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巧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所采取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至采取常规药物联合超短波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与行超声引导下关节腔药物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无论是治疗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方案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陶冉;史丽璞;郇稳;刘志队;桂银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确诊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组治疗.治疗中注意对比观察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心率、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颉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症,临床上可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钰珉;水生权;李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适宜分娩方式的探讨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9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选择自然阴道分娩方式,观察组68例选择再次行剖宫产术.统计分析这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转至重症和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均显著降低(P<0.05),但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实施自然阴道分娩.

    作者:金美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HCH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采用SF-36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后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较护理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HCH患者功能恢复,显著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肛肠术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负性心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笔者所在医院选76例病人,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肛肠术后病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抑郁(SDS)、焦虑(SAS)水平变化,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经过护理后抑郁和焦虑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估显著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肠术后肛门括约肌松弛病人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具有较高满意度,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病人负性情绪,具有临床护理价值,可进一步运用.

    作者:郭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切开挂线术对肛周脓肿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4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两组,每组人数均为57例.其中常规组行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以切开挂线术,记录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治疗组肛瘘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为7.0%、3.5%,明显低于常规组21.1%、12.4%,治疗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用时、术后疼痛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用时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肛周脓肿改善率为96.5%,明显高于常规组87.7%,治疗组治疗效果好(P<0.05).临床对肛周脓肿患者以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恢复效果、预后效果好,肛瘘发生率低.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干预措施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

    选择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既定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社区干预措施,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经过社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用药依从性以及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检查依从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和高渗性昏迷的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但两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社区干预能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显著的改善,有助于患者出院后保持治疗效果.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方法分析与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呼吸内科未实施药学干预271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呼吸内科实施药学干预患者2819例为研究组.比较实施药学干预前后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实施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姚运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