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代彭威;黄俊霞;宛磊;张晓光;王伟;黄贺军;李道选

关键词: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摘要:目的 比较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全髋置换组和半髋置换组各33例.全髋置换组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置换组给予人工半髋置换术,比较两组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全髋置换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1年生活自理率分别为93.9%、60.6%,显著高于半髋置换组的75.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倍他洛克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分析研讨倍他洛克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76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抗纤维化、一般保肝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和倍他洛克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作胃镜复查比较.研究组患者溃疡愈合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比对照组76.32%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比对照组23.68%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倍他洛克联用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可行方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向良宏;胡文江;沈小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与有效性研究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应用效果及有效性.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氧疗、祛痰平喘、抗生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观察组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氧分压[(92.67±3.25)mmHg]、血氧饱和度[(96.35±3.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12±4.21)mmHg、(86.26±5.24)%],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35.14±4.58)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62.43±8.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谭玉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探讨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饮食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组治疗前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RBC、Hb、SI、S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能有效的提高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冯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细菌检验样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提高细菌检验质量方法的研究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各类细菌检验标本1500份作为对照组,另选取细菌检验标本检测管理规范实施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各类细菌检验标本15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细菌检验标本的检验合格率及其不合格因素.观察组各样本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污染均是导致不合格检验的主要因素,所占比率明显高于溶血等其他因素,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污染是导致细菌标本检验不合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取样过程的严格控制是提高细菌标本检验效果的关键.

    作者:许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应用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行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分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达标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防治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月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究对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急诊床边血液灌流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床边血液灌流.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62例患者均进行血液灌流治疗,53例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意识清楚,病情好转,经后期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好转,血清酶学指标显著下降,P<0.05;患者WBC、RBC、Hb、K+、Na+、Cl-、Ca+等指标均有一定的下降,但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62例患者GCS评分≦5分者37例,6~9分者25例,血液灌流治疗2h后,GCS评分≦5分者30例,6~9分者32例;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一定的下降,但经对症处理后已稳定,4例患者出现寒战、烦躁等症状,给予地塞米松对症处理后已缓解.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迅速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或药物,改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血液灌流方法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携带,适用于各级医院或现场急救.

    作者:孙军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78例临床分析

    分析和探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78例临床结果.选择本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与7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患者为研究主体,分别设定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与并发症情况.A组的产时出血量高于B组,产褥病率高于B组,住院天数多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B组相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和前置胎盘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非绝对采取剖宫产手术方式,若患者的试产条件允许,可采取阴道分娩方式,因其安全性与科学性较高.

    作者:韩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分析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分泌物菌落滞留情况.观察组人工气道置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性肺炎发生率、革兰阳性菌滞留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金花;郭婷;涂惠;朱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重度脑病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重度脑病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重度脑病患者.随机分为CRRT组和非CRRT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氯磷定治疗,CRRT组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CRRT组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盐酸戊乙奎醚用量、氯磷定用量均显著低于非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CRRT组IL-4、TNF-α含量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优于非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治愈率显著高于非CRRT组,病死率显著低于非CR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CRRT联合解毒药物治疗伴有重度脑病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根;刘华春;李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分组,单数者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双数者为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4、F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SH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左甲状腺素能够有效抑制甲状腺结节生长,延缓病情的发展,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盐酸帕洛诺司琼对鞘内麻醉下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对鞘内麻醉下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效果.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术的60例产妇,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鞘内麻醉;对照组使用鞘内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在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情况.观察组手术后的控制恶心反应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急性呕吐的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53.3%),且观察组延迟性呕吐反应有效率(70.0%)高于对照组(43.3%),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鞘内麻醉下剖宫产术后出现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呕吐症状.

    作者:范水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腔镜及开腹手术对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患儿血浆TNF-α、IL-6及IL-10的影响分析

    探讨腔镜及开腹手术对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患儿血浆TNF-α、IL-6及IL-10的影响.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微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TNF-α、IL-6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治疗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有效抑制了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了免疫功能,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鑫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阿罗洛尔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各64例.基础治疗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在采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罗洛尔与氟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阿罗洛尔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文涛;李晓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拉定组和阿奇霉素组各32例.头孢拉定组采用头孢拉定进行治疗,阿奇霉素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结果阿奇霉素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各种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更快促进临床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炎症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甄文龙;陈家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专人专护的临床疗效考察

    目的 探究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专人专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及家访、鼓励患者参加沙龙活动、督促患者定期合理运动、为患者配备合理膳食等一系列专人专护措施.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患者血甘油三酯水平及体重对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专人专户治疗后SDS、SAS评分明显降低,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和体重也显著下降,QLQ-C30问卷中各项目总体评分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人专护治疗措施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韩颖;刘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比较

    比较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效果.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66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布洛芬联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滴注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变化、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期间复发率.试验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滴眼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效果优于静脉滴注,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并发症和复发率均较低,可作为优选用药途径.

    作者:刘光鑫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改善及血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改善及血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LPO、LVSDD、LVEDD、TAC、SOD、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PO、LVSDD、LVEDD水平远低于对照组,TAC、SOD、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心功能.

    作者:赵晖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观察

    分析早产儿施行鸟巢式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选取本科室2014年7月~2017年7月间接收的早产儿(胎龄均<37周)80例,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包含40例,给予常规儿科护理服务;护理组包含40例,给予鸟巢式护理干预服务.记录及对比两组早产儿干预后的体重、进奶量变化与呼吸暂停发生状况.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儿干预后1月时的体重与进奶量均有明显的上升,其中又以护理组的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护理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发生率(10.0%)较参照组的(25.0%)显著较低(P<0.05).早产儿施行鸟巢式护理干预服务有助于促进其身体发育,降低患儿的呼吸暂停发生风险,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书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调脂等血运重建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脑钠肽浓度(BNP)及舒张早期大峰值速度(E值)/舒张晚期大峰值速度(A值),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3.78%,明显低于观察组94.73%,差异显著(P<0.05);两组LVEDd、BN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LVEF及E/A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血运重建,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杰文;洪浚娜;方佳;薛峰;曾细平;金伟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改良固定斜面导板矫治第二磨牙正锁(的疗效评价

    探究改良固定斜面导板矫治第二磨牙正锁(的疗效.将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第二磨牙正锁(患者70例纳入研究,给予改良固定斜面导板矫正治疗,治疗前后,采用X线片拍摄头颅侧位片,记录各个矫正指标数值,对比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头颅侧位X线片头影结果显示,患者经矫正治疗后,第二磨牙正锁(解除,咬合可正常打开,下颌前移达到中性关系,覆(减小.第二磨牙正锁(患者采用改良固定斜面导板进行矫正治疗,简单有效,患者咬合可迅速打开,下颌前移达到中性关系,覆(减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胡杉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