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对改善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研究

赖定忠

关键词:社区医院, 临终关怀, 临终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摘要:研究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对改善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社区医院诊治临终患者120例,根据处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入眠时间,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P<0.05);(3)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处理方法相比,临终患者采用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索孕期营养指导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根据孕期管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孕期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孕期营养指导,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褥期感染)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营养指导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确诊收治的7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用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甲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评价比较不同用药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CRP、盆腔包块大小与体温恢复正常、下腹痛消失、阴道分泌物增加消失时间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邓堪进;邓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疗效对比分析

    比较分析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甲状腺手术,观察组行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指标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疗效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刘松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探讨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饮食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组治疗前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RBC、Hb、SI、S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能有效的提高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冯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固定术联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折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

    探讨固定术联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折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接受固定术的膝关节骨折患者7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固定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获得9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及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测试.4个月随访,至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随访,观察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术联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有促进功能康复、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廖伟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

    研究分析舒芬太尼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将88例接受雷米芬太尼麻醉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芬太尼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3%)高于观察组(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桂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首次前循环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80名系同期门诊体验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rouse积分(CPI)、斑块总面积(CPA).根据超声病理改变分为易损斑块组(45例)、稳定斑块组(38例)和无斑块组(50例).依据ELISA法测定血清MMP-2、TIMP-2水平.结果 易损斑块组颈动脉IMT、CPI、CPA均显著大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1);稳定斑块组颈动脉IMT、CPI、CPA均显著大于无斑块组(P<0.01).易损斑块组血清MMP-2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1),TIMP-2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1).易损斑块组血清MMP-2与IMT、CPI、CPA呈正相关.TIMP-2与IMT、CPI、CPA呈负相关.MMP-2/TIMP-2与IMT、CPI、CPA呈正相关.稳定斑块组血清MMP-2与IMT、CPI、CPA呈正相关;TIMP-2与IMT、CPI、CPA呈负相关;MMP-2/TIMP-2与IMT、CPI、CPA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MMP-2、TIMP-2水平及MMP-2/TIMP-2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密切相关.

    作者:曹飞;昌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拉定组和阿奇霉素组各32例.头孢拉定组采用头孢拉定进行治疗,阿奇霉素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结果阿奇霉素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各种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更快促进临床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炎症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甄文龙;陈家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观察

    分析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0.73%);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全身痛、脊柱痛、晨僵时间、扩胸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9%)低于对照组(29.27%),2组差异明显(P<0.05).沙利度胺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桂银莉;史丽璞;郇稳;刘志队;韩丹;李陶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阿罗洛尔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各64例.基础治疗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在采取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罗洛尔与氟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阿罗洛尔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文涛;李晓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硫酸特布他林治疗高龄AECOPD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评价硫酸特布他林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呼吸科就诊的82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排痰、抗感染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酸特布他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FEV,FEV1和FEV1%)和血气分析指标(SaO2、PaO2和Pa-CO2).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治疗后观察组FEV、FEV1、FEV1%、SaO2、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硫酸特布他林较沙丁胺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升血氧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张啟桥;蒲泳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选取我院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62±1.28)个月.II型、III型、IV型治疗总优良率分别为88.9%、85.0%、69.2%.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手术治疗中应根据骨折患者的病情进展合理选择骨折治疗方案,同时治疗中需要注意掌握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申忠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分析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分泌物菌落滞留情况.观察组人工气道置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性肺炎发生率、革兰阳性菌滞留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金花;郭婷;涂惠;朱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血液灌流对重症肺炎患者血压、氧饱和度、高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的影响,及疗效判断.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治疗前及治疗后72h的血压、心率、体温、血氧分压、CRP、PCT等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血压、心率、体温明显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氧分压明显升高,CRP、PCT显著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有效降低炎症指标,改善预后.

    作者:李保端;薛立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 对影响老年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就诊的老年病患者中选取200例进行研究,对其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和评价,总结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统计,老年病患者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体育锻炼习惯、干预行为、慢性病种类以及社会支持程度等,都会对其运动锻炼、认知症状管理以及与医生沟通等自我管理行为产生影响(P<0.05).结论 老年病患者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干预行为、慢性疾病种类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会对其自我管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要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就需要综合采取多种干预措施,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

    作者:陈宝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究对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急诊床边血液灌流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床边血液灌流.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62例患者均进行血液灌流治疗,53例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意识清楚,病情好转,经后期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好转,血清酶学指标显著下降,P<0.05;患者WBC、RBC、Hb、K+、Na+、Cl-、Ca+等指标均有一定的下降,但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62例患者GCS评分≦5分者37例,6~9分者25例,血液灌流治疗2h后,GCS评分≦5分者30例,6~9分者32例;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一定的下降,但经对症处理后已稳定,4例患者出现寒战、烦躁等症状,给予地塞米松对症处理后已缓解.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迅速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或药物,改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血液灌流方法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携带,适用于各级医院或现场急救.

    作者:孙军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丹参酮ⅡA黄酸钠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丹参酮ⅡA黄酸钠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黄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黄酸钠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小香;丁杰;江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探究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早期整形手术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将收治的60例深Ⅱ度以上烧伤合并神经损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早期整形,对照组采取晚期整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早期整形手术对于老年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具有非常积极的治疗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感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国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比较

    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结肠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状况、术中淋巴结切除情况与1年后病症复发率.观察组拔管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开始进食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中切除平均淋巴结数、阴性转移淋巴结数、左右结肠淋巴结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6.45%与1.61%,对照组此两项分别为21.67%与1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临床予以结肠癌患者CME治疗,其相较于传统根治术,能更理想地清除患者体内淋巴结,且术后并发症率与复发率也较低,该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TSH、 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分析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亚临床甲减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清TSH水平、IMT,并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T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IM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的总有效率为95.12%(39/41).给予亚临床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降低血清TSH水平,减轻IMT,抑制患者病情发展.

    作者:万晓娟;杜静;任丹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