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中小儿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岑宝兴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室, 小儿, 心理特点, 护理依从性
摘要:选取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重症监护病室收治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例.护理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烦躁、哭闹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97.37%,烦躁、哭闹发生率是7.89%;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71.05%,烦躁、哭闹发生率是31.58%;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与烦躁、哭闹发生率的组间对比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中小儿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哭闹、烦躁发生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探讨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HER2阳性luminalB型乳腺癌的疗效.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HER2阳性luminalB型乳腺癌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方案为氟维司群+曲妥珠单抗,对照组单纯采取氟维司群治疗.对比(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2)两组治疗后乳腺癌治疗疗效.(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两组手术后6月乳腺癌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乳腺癌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低热、1例乏力;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现1例肝功能升高,1例头晕、1例恶心.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HER2阳性luminalB型乳腺癌时,能够提供患者治疗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王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及锥体外系损害,观察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利培酮相比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水平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早期糖尿病可有效调节糖脂代谢功能,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崔培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共40例,选择同期糖尿病无肾病患者进行对比,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免疫比浊法)、BUN(脲酶UV法)、Scr(氧化酶法),比较三组检测指标.结果:(1)和对照组对比,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明显更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明显更低,血清肌酐明显更高,尿素氮水平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单纯糖尿病组对比,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明显更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明显更低,血清肌酐明显更高,尿素氮水平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指标.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地检出糖尿病肾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林燕霞;郭健英;黄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中小儿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选取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重症监护病室收治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例.护理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烦躁、哭闹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97.37%,烦躁、哭闹发生率是7.89%;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71.05%,烦躁、哭闹发生率是31.58%;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与烦躁、哭闹发生率的组间对比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中小儿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哭闹、烦躁发生率.

    作者:岑宝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果酸、氨甲环酸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分析

    分析研究果酸与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黄褐斑门诊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果酸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薛晓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激素水平的影响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收治的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予以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激素[孕酮(P)、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水平.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34/38),高于对照组的63.16%(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降低激素水平.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和开腹胆囊手术对术后肠粘连的影响比较

    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和开腹胆囊手术对术后肠粘连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5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行开腹胆囊手术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观察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7.19%,对照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25.00%,观察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胆囊手术较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更具优势,其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广扬;李永浩;区文辉;陈为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脑出血显微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显微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对两组干预前后SDS、FMA及NIHSS评分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较低,FMA、NIHSS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运动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袁智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椎弓根螺钉+钛棒经皮内固定术在治疗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中的临床应用

    探究分析椎弓根螺钉联合钛棒经皮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盆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固定架固定骨盆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钛棒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0.33±7.93)min,术中出血量(50.22±6.05)ml与对照组比较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4.94±1.22)w明显较对照组短(7.74±2.03)w,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钛棒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二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综合疗法联合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综合疗法联合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15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控制感染、退热、化痰、叩击背部帮助咳痰等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咳嗽、喉间痰响、喘息、喘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治愈42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7.3%;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有效率82.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喉间痰响、喘息、喘鸣音等消失时间分别为(4.7±0.9)d、(3.9±0.6)d、(2.8±0.9)d、(2.7±1.2)d;对照组分别为(5.2±1.8)d、(5.1±1.3)d、(5.2±1.3)d、(4.2±1.4)d,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应用综合疗法联合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治疗,起效快、疗效好,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湿化吸氧治疗,观察组予以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临床疗效.观察组心率恢复正常、三凹征消失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缩短心率恢复正常、三凹征消失及肺啰音消失时间.

    作者:李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将符合条件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共73例,采用抓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使用TP方案静脉化疗,研究组37例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紫杉醇静脉双径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前和术后化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385.6±81.3)U/ml和(139.2±51.6)U/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为(33.3±7.2)U/ml,对照组的为(48.6±8.9)U/ml,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化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经全腹CT、腹部B超检查证实残留病灶直径在1cm以上的为5.4%,病灶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优(P<0.05);对照组患者的腹腔积液控制率为55.6%,研究组患者的为81.1%,研究组腹水控制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腹泻、便秘和呕吐、恶心,骨髓抑制和膀胱毒性的发生率为18.9%,16.2%,10.8%和2.7%,对照组的分别为36.1%,30.6%,19.4%和8.3%.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要高(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控制好肿瘤和腹腔积液.

    作者:蒋花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RPH与PPH在重度混合痔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研究RPH与PPH在重度混合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RPH组和PPH组,RPH组采取RPH治疗,PPH组采取PPH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R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优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总有效率97.73%,PPH组总有效率97.7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并发症发生率18.18%,PPH组并发症发生率31.82%,RPH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术与PPH术疗效相当,但RPH术安全性更高,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重度混合痔的优秀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陆明;陈博;黄海宁;赵浩翔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比较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研究和分析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选取我院和其他医院12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手术方法区分成A组和B组各61例,其中A组行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而B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A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且住院时间也明显比B组短(P<0.05);A组患者的切口瘢痕满意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明显的减少了术中对患者的创伤,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患者恢复的速度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探究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妊高征剖宫产术患者144例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蛛网膜下腔给予5%葡萄糖和0.75%布比卡因混合液注射;观察组蛛网膜下腔给予5%葡萄糖和0.75%布比卡因、小剂量舒芬太尼混合液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寒战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降低寒战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且对产妇生命体征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对比X线、CT和MRI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研究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用X线、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临床纳入85例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以及MRI影像学检查,观察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囊变以及关节软骨肿胀上均有差异(P<0.05);MRI在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上与CT有差异,P<0.05.三种影像学检查在0~Ⅱ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0~Ⅱ级中于C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以及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具有诊断效果,其中MRI诊断率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郭诗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9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效果.观察组胃肠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2.22%,组间比较(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取得满意护理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世蓉;曹诗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整形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本次主要对手部深度烧伤中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对照组延迟治疗时间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P<0.05).对于手部深度烧伤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郑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探究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下肢手术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合骶管阻滞麻醉患儿设为,对照组行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比较麻醉效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不明显,术后24h疼痛(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8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拔管后5minOA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睁眼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下肢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联合麻醉对术后短期镇痛效果显著,同时患儿苏醒时情绪、镇静程度更为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陈鹏;张毅;张溯;谭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