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刚雄

关键词:彩色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选取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行彩色超声进行相关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观察组左右两侧颈动脉的IMT值、斑块总数、不同斑块数及各斑块分布位置上的斑块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超声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微型纯钛种植体支抗用于牙颌畸形矫治中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安氏Ⅰ、Ⅱ类畸形矫正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矫正方法关闭间隙,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纯钛种植体支抗的方式进行矫正,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矫正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齿槽座角(SNA)、上下齿槽座角(ANB)、模型的覆盖(OJ)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种植体五松动脱落现象。微型纯钛种植体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对稳定的正畸支抗,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覆颌、面性凸度、覆盖关系,而且还能对缺牙区进行修复,不会对邻牙产生影响。

    作者:李涛;陈阿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全遮盖治疗对青少年屈光参差弱视双眼视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遮盖治疗对青少年屈光参差弱视双眼视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屈光参差弱视患者66例66眼,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33眼。对照组常规进行弱视治疗和健眼/较好眼单眼遮盖治疗,研究组常规行弱视治疗和双眼全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等双眼视功能及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双眼周边同时视和融合范围比例均降低,而中心同时视和融合范围比例则增加,双眼>200立体视和≤200立体视的比例亦增加,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均增大,调节滞后量减小;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双眼周边同时视和融合范围比例均降低,而中心同时视和融合范围比例则增加,双眼>200立体视和≤200立体视的比例亦增加,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均增大,调节滞后量则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遮盖治疗对青少年屈光参差弱视可有效改善其同时视、立体视功能和融合范围以及调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锡波;王齐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度痔外科治疗近况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痔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不断深入,外科治疗痔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基于外科手术治疗原则,对外剥内扎术、混合痔保留齿线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以及相关改良术式和微创技术等手术治疗近况进行综述,以期增进人们对重度痔外科治疗的了解,为外科治疗该类病症提供必要的参照依据。

    作者:林乐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癌患者留置管道的风险分级控制及护理实践效果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留置管道风险分级控制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胃癌带有多条管道的患者,应用管道风险分级评估表进行风险分级,针对不同结局的风险等级及置管中存在的高危环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管道风险分级控制前后患者发生管道脱管、管道移位、管道阻塞、扭曲、感染及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留置管道患者严格落实管道风险分级护理,能有效控制留置管道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青;谢顺玲;周花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依就诊序号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与心功能改善情况。试验组治疗后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VEDD、LVESD及LVEF等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在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较阿托伐他汀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及心功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一次性血透护理包与常规血透物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对比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血透物品,观察组患者使用一次性血透护理包。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操作准备时间(0.5±0.1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4±0.5min),二次污染发生率为8%、交叉感染发生率为0%,均低于对照组的36%和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血透护理包的临床应用,缩短了护理操作前的准备时间,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娟;万艳;王雪枚;陈洁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月4年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入院时及入院后1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定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出现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及拒绝治疗等相关心理及生理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行一般心理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症状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入院时,患者焦虑、抑郁及综合测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后1个月时,干预组各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早期实施综合全面的心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抑郁焦虑水平,帮助其树立重新面对社会的信心,减轻心理负面情绪,对疾病预后有帮助,具有临床意义,所有患者都应接受相关心理护理,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作者:陈庆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严重腹部创伤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理念应用在严重腹部创伤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损伤控制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死亡率、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并且患者的死亡率也显著降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雷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电图、双源CT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疑似患有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所患有的病症进行诊断分析。在对患者检查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在利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型糖尿病时有126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有74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在对患者进行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时,有118例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利用64层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有效地检查出2型糖尿病是否患有冠心病,值得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宇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足趾侧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35指)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给予足趾侧方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其中12例采取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10例采取第3趾胫侧游离皮瓣、8例采取第4趾胫侧游离皮瓣,随访半年,观察患指皮瓣成活情况、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手指外形情况等。结果30例患者经足趾侧方游离皮瓣修复手术后,皮瓣均成活,成活率100.00%。给予随访半年,皮瓣质地、血运、弹性以及手外观均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10mm。手指恢复情况为:优22指、良11指、差2指,优良率为94.29%。30例患者足部皮瓣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利用足趾侧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范亚生;王杰;杨开波;王永标;黄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萘洛尔联合经内镜硬化治疗预防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18例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硬化组各109例。硬化组采用经内镜注射5%鱼肝油酸钠和美蓝进行硬化治疗,联合组在硬化组的基础上口服普萘洛尔(30mg/d)治疗。比较联合组和硬化组治疗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发生率、短期预后和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硬化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硬化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半年和1年的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萘洛尔联合经内镜硬化治疗可有效预防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儿童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计划免疫科开展预防接种,有65例儿童产生疑似异常反应,对发生的原因以及类型和构成比应用描述性统计以及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相关类型以及构成比方面:一般反应53例,占81.5%;异常反应12例,占18.5%。发生具体原因以及构成比方面:患者体质21例,占32.3%;接种时间26例,占40%;接种后作息以及接种环境18例,占27.7%。对预防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强化监测,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儿童免疫接种安全性。

    作者:关玉英;余银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效果观察

    选取100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取石。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缩短,但医疗花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为8.0%和8.0%,对照组为16.0%和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性胆囊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对患者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并可避免二次手术。

    作者:王春林;杨传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介导在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CT/MRI确诊的123例脑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手术基础上,于术中采用超声介导检查,以观察并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切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余以及术后复发等等,比较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肿瘤病灶定位准确63例,准确率高达100.00%,术后肿瘤残余3例,残余率为4.76%,而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3.1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00%(51/60)、16.67%(10/60)、13.33%(8/60),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介导能准确对颅内肿瘤病灶进行定位,实现对病灶切除的实时监测,对于准确彻底切除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练伙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收治的286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及痰细菌培养、解脲脲原体(Uu)培养及沙眼衣原体(Ct)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63.28%;其中呼吸道病毒及痰细菌培养检出率分别为22.38%、30.07%,解脲脲原体检出率为9.09%,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1.75%,病原不明者为36.72%。共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3例(67.18%),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9例(14.08%)。痰细菌培养以大肠埃希菌(40.70%)常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以出生后感染居多,占75.52%。而宫内感染性肺炎仅占13.27%,产时感染占11.19%。新生儿各种病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发热(χ2=56.96,P<0.01)、咳嗽(χ2=25.56,P<0.01)、吐白沫(χ2=10.35,P<0.05)、双肺湿啰音(χ2=16.09,P<0.01)及缺氧征(χ2=19.31,P<0.01)、感染中毒症状(χ2=11.95,P<0.01)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病原体感染性肺炎在发病日龄上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63.28%可明确病原,细菌感染多于病毒感染,而Uu、Ct占一定比例;各种病原体感染各有其临床特点。

    作者:蔡丽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腰椎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观察

    将2012年9月~2015年5月本院接收的8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病例数均为4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服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腰椎压缩性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贾春媛;陈玉芳;孙小梨;臧焕焕;林宇雨;许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磺脲类药物进行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检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维生素B12、叶酸值,治疗后复查以上指标,以分析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预防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Hcy、HBA1C、维生素B12、叶酸值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Hcy、HBA1C值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杨金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孕酮、雌二醇在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价值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孕期为5~12w,经超声确认先兆流产的患者111例,根据妊娠治疗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71例和保胎失败组4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正常妊娠的孕期同为5~12w的14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5~12w孕周时检测血清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继续妊娠组、保胎失败组与对照者孕妇分别在第5~7、8~10、11~12w血清中P与E2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孕妇的血清P、E2水平在第5~7、8~10、11~12w均高于继续妊娠组与保胎失败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继续妊娠组孕妇的血清P、E2水平在第5~7、8~10、11~12w高于保胎失败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2水平的变化与先兆流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持续观察血清P、E2水平的动态变化,可有效预测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指导临床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作者:王意;余凡;李青;陈伟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治疗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小青龙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为3.05±0.89ng/L,白细胞介素-6为11.05±3.25pg/ml;对照组分别6.43±1.67ng/L和28.79±6.77pg/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天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调查与预防对策分析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病原菌情况,并制定相应预防对策。15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包括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不明原因,分别占2.6%、6.9%、14.7%、23.9%、18.2%、26.7%、7.1%;病原菌分布场所包括家庭散发、酒楼食店、集体食堂,分别占18.7%、36.2%、45.1%;病原菌寄生于食品种类包括海产类食品、豆制品、米面制品、凉拌菜、肉及其制品、不明食品,分别占4.1%、8.5%、13.9%、22.3%、31.2%、20.0%。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较多,以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为主,分布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寄生于食品种类以凉拌菜、肉及其制品为主,临床可重点监测,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为治疗节约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曾德兴;黄思思;陈应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