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龚锦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顽固性心衰, 临床研究
摘要: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顽固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E、LVEF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顽固性心衰患者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5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氧氟沙星给药的途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出现的临床症状.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用药剂量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1,P<0.001).左氧氟沙星用药后患者机体不良反应中,皮肤系统占31.58%、消化系统占42.11%、心血管系统占7.02%、中枢神经系统占19.30%.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皮肤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临床用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尽量避免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密切关注用药剂量与用药时间,从而减少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刘红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贲门癌患者采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98例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贲门癌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9例患者采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观察组患者24h总反流次数和大于5min的反流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贲门癌采用胃切除空肠间置术治疗,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痛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戴金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效果探究

    系统地探究康复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2014年9月~2015年1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干预效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膀胱容量是(356.3±12.7)ml,残余尿量是(93.4±8.3)ml,对照组的膀胱容量是(292.6±10.3)ml,残余尿量是(128.4 ± 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普及使用.

    作者:李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0例青光眼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青光眼,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视力损伤程度越严重,生存质量评分越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健康教育越系统,生存质量评分越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女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应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其生存质量.

    作者:付建辉;邓跃华;王长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密闭式负压吸引术治疗Ⅳ期压力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介绍密闭式负压吸引的方法,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创面的观察,皮肤护理,营养支持.该方法为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患者痛苦,减少抗生素应用,节约总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是治疗Ⅳ期压力性溃疡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菁;张秋香;邹晓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20mg/d,治疗组患者40mg/d.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优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经验总结及分析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30例微创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38例常规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疗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6.32%明显提高(P<0.05);术后观察组的腕关节X线Batra评分、Gartlan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痊愈时间更短(P<0.05).微创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且术后康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实时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结果研究

    选取2325例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中晚期孕妇,对其行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扫描,观察与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四维超声的扫描敏感性比二维超声高,但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四维超声诊断准确性与特异性显著比二维超声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0%,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53.8%,两组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维超声应用于胎儿畸形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孕妇的常规检查.

    作者:梁亦海;周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09%,有1例治疗无效,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73%,有8例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原清除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用,在临床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闵馥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腹膜透析,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患者腹膜炎发生概率以及腹透液培养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腹透液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合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罹患腹膜炎的概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子阳;曹迅;陈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脑功能分析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脑功能的意义.方法 临床纳入70例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HIE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70例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EEG动态监测.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SWC)、带宽结合下边界、高上边界以及低下边界等.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aEEG连续性、成熟SWC比例分别为8.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100.0%,不连续性及不成熟SWC分别为91.4%、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均P<0.05).研究组上边界振幅大于对照组,下边界振幅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带宽结合下边界振幅成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进行aEEG监测,可有效对HIE进行早期诊断,预测病情的发展.

    作者:邓秀初;余碧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60例良性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以后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残余的尿量、大的尿流率和IPS-S的评分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切除的组织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耗时、手术结束后发生暂时性的尿失禁几率与三个月以内发生尿道狭窄的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选择剜除手术医治效果良好,且和电切手术相对比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与切除的组质量上优势更大,值得应用.

    作者:欧阳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

    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24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治疗,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组的各项营养学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的相比改善效果更佳(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的各项维度评分结果也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沪<0.05).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癌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率,而且能够对患者生活质量还有营养水平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宛宝生;周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840例摄取高血压患者以Morisky评价标准分为药物依从性(CPAT)好、差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治疗年限、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医药费支付方式、高血压疾病认知情况、高血压疾病重视程度、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差异.CPAT好和差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对高血压的认知、对疾病重视程度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服药种类、高血压认知程度、疾病重视程度,掌握这些因素,对于个性化健康指导,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玫;何柳瑜;徐力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及其药学临床探究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应用阿莫西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及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每位患者的用药时间、给药途径、药物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药物原理.给药1~7d产生不良反应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并且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静脉滴注途径应用(P<0.05),而在不良反应类型分析中,过敏反应是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其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阿莫西林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给药途径并控制患者用药时间,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一般状态,降低阿莫西林的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减少并发症.

    作者:周吉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并探讨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将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给予治疗组患者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用炭(口服),并进行8w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UN、Ccr、UA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文婷;杨雄华;叶东梅;王翩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对比

    探讨小儿高热采取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有效、安全、快速退烧药提供参考.选取120例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高热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两组用药后半小时,体温均出现下降,用药1、1.5、2、4、6、8h后试验组体温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用药2、4、6、8h后,布洛芬组退热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这种差异在用药后6、8h更为显著;两组分别有7例(11.7%)、10例(16.7%)出现不良反应,P>0.05,无统计学差异.对高热小儿采用口服布洛芬治疗的退热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效果显著.

    作者:曾小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分析研究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抽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62例在我院行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硬膜组和全麻组,各31例.全麻组通过单纯全麻进行麻醉,硬膜组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手术情况.通过对比研究得知,硬膜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全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能显著降低苏醒期躁动率,缩短手术时间,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学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则接受间歇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对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展开治疗时,采取持续性与间断性两种蓝光照射方式,均可获得显著疗效,但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更低,对于新生儿而言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