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刘洪斌;李东华
目的:探讨普通电切镜下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的疗效.方法:对75例前列腺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TUEP组),1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TURP组).结果:TUEP组术中出血量(前列腺重量<0 g)、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TURP组(P<0.05),增生腺体切除重量明显高于TURP组(P<0.05).术后12个月,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EP术与TURP术相比较,TUEP手术安全性更好,术中出血量少(前列腺重量<0 g)手术时间快、切除增生腺体更彻底.
作者:杨龙;崔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烧伤病人通常需要进行反复切痂植皮手术,取皮和植皮面积很大,一般常需在全麻下进行手术,而多次全麻插管易给患者带来咽喉部的损伤和不适.喉罩式咽部气道通气管(streamlined liner of thepharynx airway,SLIPA)是一种新型无充气套囊的能够密封咽喉的声门上通气道.
作者:耿武军;罗旭;唐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芬太尼复丙泊酚已广泛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类似的研究报道也较多,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但应用于无痛人流中的报道较少.2011 年5 月-2011 年10 月我们对60 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作者:施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作用.方法:60例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静注依托咪酯0.15~0.3 mg/kg前先静注丙泊酚0.6 mg/kg,B组不用.结果:A组无1例出现肌阵挛,B组出现21例(P<0.01);两组间组内MAP、HR、RR、SpO2各值,以及两组手术时间、呼唤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6 mg/kg的丙泊酚预处理,能明显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不影响麻醉效果,不增加麻醉副作用.
作者:金运敏;刘骥;王永光;陶玲云;晋辉;金俊卿;刘晓静;陈雪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和优势,是被实践证实了的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中西医结合外科是集中、西医学在治疗外科疾病方面的优势而相互融合形成的独特的外科学新体系,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发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脾功能亢进症等方面,均显示出优良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屈振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胃癌第7版与第6版TNM分期之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第6版及第7版TNM分期标准分别进行分期,并分析各期5年生存率.结果:两版TNM分期在同一期之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版Ⅰ期、Ⅱ期、Ⅲ期、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4.2%、49.9%、17.8%、0.0%,4个分期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期、ⅢB期、ⅢC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32.2%、28.2%、5.0%,3个亚期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第7版TNM分期更加细化,并对患者预后做出科学的评估.对不同分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意;付蔚华;李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肛瘘内口的准确定位和处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圆头塑料空心探针作为一种新型瘘道探查工具,其特点在于既能进行一般的探针检查,又可通过中空的管腔向瘘道内注入亚甲蓝液以染色定位.2002 年11 月-2004 年12 月,我院临床应用35 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凤;王军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36例中肿瘤位于黏膜下层者23例,浅肌层11例,深肌层1例,浆膜层1例.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别采用局部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和经腹前切除术.无直肠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经12个月至8年随访,34例直径<2 cm者无1例肿瘤复发或转移,2例直径>2 cm者有1例术后1年死于肝内广泛转移,1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直肠类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治疗关键.直径<2 cm的直肠类癌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敏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胆心综合征是指由胆道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胆道或胆囊结石等)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失调以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胆心综合征有两种类型,一是胆道系统有疾病而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一是既有胆系疾病又有冠心病,后一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多见.
作者:马慧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胸腔内循环高温灌注化学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作用及优点.方法: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胸腔镜下用体外循环机将43 ℃恒温液(生理盐水3000 mL、顺铂300 mg)持续灌注胸腔1 h.结果:患者胸闷、气急等症状消失,胸水控制,KPS评分均在70分以上,毒副作用能耐受.胸水中CEA、CYFRA21-1、NSE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镜下观察胸膜癌结节中癌细胞大量坏死,电镜下可见染色质浓缩、凋亡小体形成,终核碎裂、肿瘤细胞死亡.结论:胸腔内循环高温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微创,对年老体弱患者也适用.
作者:冯兴;李浒;王国卿;魏东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比关节镜对不同程度软骨退变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镜检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前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进行分级,术后随访半年~3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I~III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例术后近期与远期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IV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例术后远期优良率明显低于近期(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II度及III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较好较好的中远期疗效,但对于对于IV度关节软骨退变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灌洗清理术的远期疗效不理想.
作者:牟广韬;闫永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早期激素引起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半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辛伐他汀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Harris评分、有效率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治疗组Harris评分、有效率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既有调脂功能,也可以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而具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的作用,有益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作者:刘会怡;潘昌如;潘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胆总管探查是胆道外科常见的术式之一.我院普外科在2000 年8 月-2010 年8 月对186 例胆囊切除病例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其中46 例探查结果无阳性发现,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吉林;陈金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回盲部肿瘤由于位置靠近阑尾,部分患者常常合并阑尾炎症状,甚至以急性阑尾炎为首发症状[1-2],极易误诊为阑尾炎.现对我院2000 年—2010年收治的13 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衍文;罗高宏;黄伟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机体很多疾病能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又会导致很多疾病甚至成为疾病走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因素.
作者:郭振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女,57 岁.上腹部不适1 个月,查体:腹部膨隆,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彩超及CT 示肝胃间及上腹部巨大囊性占位(见图1).诊断:上腹部囊性肿瘤.
作者:陈立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院2000 年-2010 年共施行肾结石手术138 例,术中发现解剖异常37 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 例,男27 例,女10 例;年龄17~69 岁,平均38岁.病程3~12 年,平均6 年.病变位于右侧22 例,左侧8例,双肾结石7 例.
作者:张晓群;吴赵兴;汪瑞峰;赵冯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对老年患者结肠癌根治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II-III级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罗哌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组(L组),手术结束后分别进行切口局部浸润.结果:术后4hVAS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8 h、12 h和24 h VAS评分,B组均显著低于L组(P<0.05);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低于L组(P<0.05);嗜睡发生率L组高于B组(χ2=7.025,P=0.00836).结论:布托啡诺可有效延长局麻药切口局部浸润的作用时间,减轻老年患者结肠癌根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何焕钟;胡晓斌;单汉民;郑照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 顾性分析31例行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临床数 据.结果:31例均成功行腹腔镜手术,27例术前与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评分(1.10±0.18与0.91±0.12,P<0.01)、术前与术后 胸骨后疼痛评分(0.38±0.04 与0.36±0.03,P<0.05)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体质量指数(21.32±1.26与20.47±1.34,P<0.05)及生 活质量指数(85.69±7.78与80.43±9.19,P<0.05)明显优于术前.结论: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对 于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大勇;秦鸣放;赵宏志;邹富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对脓毒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热解毒方1组(QR1)、清热解毒方2组(QR2)和血必净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给予不同配伍的清热解毒方治疗,治疗后0~3 d,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检测尚存活大鼠的AST、ALT、AST/ALT、BUN、Cr以及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情况.结果:清热解毒方,尤败酱草能够提高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并显著降低血小板CD62P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P<0.05).给药3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清热解毒方组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AST及ALT的表达水平.各给药组都可以使造模后升高的BUN、Cr有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可以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肝、肾及血小板功能,其中败酱草在提高存活率及降低血小板活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静;刘洪斌;李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