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乐仪应用于自然分娩中的临床观察

付广红;刘玉娟;盛丽;李玉群

关键词:导乐仪, 分娩镇痛, 产程
摘要: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均为孕足月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进行临床效果观察。两组比较,镇痛组产妇疼痛轻、产程进展快、自然分娩率高,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差异无显著意义。导乐仪镇痛效果明显,缩短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而且此法操作简单,无创伤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依折麦布对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轻度血脂异常时,依折麦布对其尿微量白蛋白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以下简称FMD)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组(45例)或非依折麦布组(35例),治疗随防8个月。治疗前及后行血脂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FMD)和尿白蛋白/肌酐等检查。结果从表2看出,以上两组病人基线情况相似。依折麦布组接受依折麦布治疗时间约8个月,检查显示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包括: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尿白蛋白及肌酐;非依折麦布组患者后负荷后1h的FMD明显低于依折麦布组(P<0.05),且依折麦布组后负荷后1h的FMD升高显著(P<0.01);依折麦布组和非依折麦布组负荷后4hFMD升高程度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依折麦布组高于非依折麦布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依折麦布改善轻度血脂异常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林贞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26例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临床治疗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6例骨关节退行性变患者。针对病情予以口服药物、关节内注射药物、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治疗4w后,66例显效,45例有效,11例好转,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治疗后滑液IL ̄6以及蛋白含量、VAS评分及压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对骨关节退行性变患者的病情予以综合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避免手术创伤。

    作者:林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所收治的161例胎膜早破患者,入院后均行阴道分泌物细菌检查,分析其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结果161例患者中,142例查出伴有细菌感染,占88.21%,其中支原体感染例数多,129例,占80.12%,其次为衣原体、白色假丝酵母菌;2种及2种以上菌种感染产妇流产、早产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一菌种感染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密切,产前常规测定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且应及时正确处理产前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早期准确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张碧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或行输卵管银夹对1.5T MRI检查图像影响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MRI检查的放置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银夹180例育龄妇女。应用我院1.5T 超导型磁共振检查仪对患者头颈、脊椎、腹部进行常规扫描检查(避开盆腔),获取终影像结果并进行质量评估分析,于检查前及检查当日、次日进行盆腔B超检查定位节育器位置(银夹采用腹部透视检查)并比较。结果MRI检查前后患者节育器及银夹位置无显著性变化,无移动、脱落现象;磁共振图像质量评估显示优良率达100%。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或输卵管银夹结扎术后,MRI检查时无需特殊处理只需避开盆腔扫描,为提高检查安全性要求宫内节育环放置6个月,银夹3个月以上者可携带进行MRI检查。

    作者:曾敏光;蔡建财;胡臣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胰腺炎肠功能障碍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1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情况。观察组护理第1d的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第7d,观察组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饶海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莫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10d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的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的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的治疗方法对记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桂银;陈薇;刘伟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补肾强精颗粒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观察

    选择100例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补肾强精颗粒,3次/d。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丸。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液参数指标变化;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百分比都有显著提升(P<0.05);在改善精液量、精子活力方面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强精颗粒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补肾强精颗粒治疗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不失为一种高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作者:孙丽仁;陈胜辉;熊青;谭小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儿,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3.33%,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和食管PH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10%,对比无差异(P>0.05)。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氯胺酮、瑞芬太尼顺序联合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氯胺酮、瑞芬太尼顺序联合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择期行短小手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各30例,A组行氯胺酮+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C组则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三组不同时段(麻醉前、诱导后、切皮后3min、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同时记录三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A组手术不同时段HR、RR、MAP、SpO2无明显变化(P>0.05),B组诱导后、切皮后3min、10min时HR、MA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C组RR存在明显变化(P<0.05)。A、C两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氯胺酮、瑞芬太尼顺序联合丙泊酚具有镇痛良好、苏醒迅速、呼吸抑制少等特点,可作为小儿短小手术重要麻醉手段。

    作者:程俭;杜志斌;黄进强;李宁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纯修补术后加药物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单纯修补术后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HP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HP阳性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后加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HP,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家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治疗急性胰腺炎和胰周积液的临床价值分析

    探讨超声引导治疗急性胰腺炎与胰周积液的临床价值。选取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对照组为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胰腺炎和胰周积液患者采用超声引导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清除积液,且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敏;李燕;陶溢潮;刘继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关节积液实施腔内注射疗法的临床研究

    随机选取接受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SH)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液抽取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经过治疗后关节积液量及关节恢复情况。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2%,而对照组仅为8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2411)。采用SH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关节积液能有效快速减少关节镜术后关节积液,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监测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白蛋白(GA)对妊娠糖尿病(GDM)筛选诊断中的价值以及比较。方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以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值作为诊断GDM的标准,将183例妊娠妇女(孕期22~24w)分为糖耐量正常组156例,GDM组27例,同时测定2组HbA1c和G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 组与糖耐量正常组 HbA1c 和 GA 水平有显著性差(P<0.05),GDM 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4%和81.5%,联合两种检测阳性率为63.0%,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结论 HbA1c和GA可以作为GDM血糖监测的指标,且在诊断GDM的特异性上有一定意义。

    作者:肖维;郑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收集膝关节损伤患者共30例,让患者在外院同时接受常规的核磁共振扫描和增强扫描,将常规的核磁共振扫描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组,增强扫描所得数据作为观察组,将患者的两组扫描结果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关节内软骨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内外侧的副韧带损伤等数据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骨科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关节内的增强扫描,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灵敏性和特异性会更高。

    作者:高伟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院前急救病例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院前急救监护方案管理,治疗组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进行监护管理。结果治疗组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30d内发生死亡事件的比重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快速、准确的监测出患者预后的身体情况,更利于医疗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工作,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意外事件发生几率。

    作者:梁章荣;陈景利;邝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通过分析雷贝拉唑、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关系,阐述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及雷贝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过程中对胃泌素的影响,探讨雷贝拉唑、血清胃泌素对DU发展及愈合的作用。

    作者:潘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彩色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在治疗肾结石中的效果评价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20例。观察组在彩色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对照组在普通B超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空白组在X线定位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全部患者的个体差异,结石的大小及阻塞程度及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以观察组短;结石清除率仍以观察组为更优;一次性肾镜介入成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当,且均优于空白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均以观察组为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在治疗肾结石中的效果佳,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预后更佳,适合在临床影像诊断中推广。

    作者:廖惠玲;凌井明;张辉雄;罗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

    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65例进行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观察手术前后的残余尿量、大尿流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SA。并对患者进行IPSS以及QOL评分。本组6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4~76(6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6±14) ml。45例患者导尿管拔出后可自行排尿,13例患者进行功能训练,7例患者尿失禁。且术后残余尿量、大尿流速、血清PSA、QOL以及IPS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睿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研究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泡氧合功能以及炎症因子含量。结果:(1)肺泡氧合功能:观察组患者的PaO294.61±11.09mmHg、PaO2/FiO2371.18±23.17,均高于对照组的85.13±8.21mmHg、321.54±21.77;PaCO232.16±4.25mmHg低于对照组(44.32±5.33mmHg);(2)炎症因子: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 ̄6、IL ̄8、TNF ̄α含量分别为(143.21±20.18)pg/ml、80.13±10.46pg/ml、34.95±4.2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44.26±29.34pg/ml、134.95±16.42pg/ml、61.43±7.21pg/m。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肺泡氧合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是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劳剑辉;黄纯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冠心病患者15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给药方案,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单一给药方案,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显效人数明显多有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治疗较单一给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钟日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