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陈淑娴

关键词:依那普利, 丹参酮, 急性加重期, 肺心病
摘要: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一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SV、CO分别为62.64±6.54%、70.69±6.82ml、4.82±0.62L/min,高于对照组的57.69±5.24%、54.36±7.21ml、4.02±1.25L/min,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则施以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4w ,研究组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的总有治疗效率为92.9%,其中治愈14例(50.0%),显效8例(28.6%),有效4例(14.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的总有效率82.6%。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研究组治愈和显效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7.1%,而对照组治愈和显效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17.4%;上述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广泛的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余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YL-1针脑室穿刺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干出血4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YL-1针脑室穿刺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脑干出血。方法选取2005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干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YL-1针脑室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E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YL-1针脑室穿刺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干出血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欧智颖;孟兵;蔡树雄;刘远明;林洁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低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均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在患者用药期间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患者饮食习惯其分为低盐组、中盐组和高盐组各20例,持续1个月,对各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并记录,并分析对血压控制情况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盐组显著高于高盐组,低盐组显著高于中盐组和高盐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控制满意率中,低盐组为100%,中盐组为70%,高盐组为50%,中盐组显著高于高盐组,低盐组显著高于中盐组和高盐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低盐饮食,对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十分有效,患者满意率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徐旭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工皮肤在PICU患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中的应用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PICU行CPAP的患儿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使用CPAP鼻塞前,观察组给予人工皮肤贴于鼻部周围,对照组给予胶布直接固定于鼻部皮肤。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鼻部局部皮肤损伤、感染情况。观察组鼻部局部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皮肤可有效缓解CPAP鼻塞对患儿鼻部局部皮肤的压迫,预防鼻腔皮肤及黏膜损伤,减少因其引起的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秀;桂春英;刘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评价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6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后行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6.45±1.03d,显著优于对照组18.45±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丁高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护理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

    作者:兰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基层医院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内科收治的21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内科收治的21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予以管理,对比两组死亡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8%。在基层医院内科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规范医院工作流程,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仿敏;梁格祥;江俊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不可触及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不可触及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女性患者40例,共有不可触及病灶或者肿块55处,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20例患者共30处乳腺不可触及病灶)和对照组(20例患者共25处乳腺肿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瘢痕大小和术后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不可触及病灶旋切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具有微创、定位准确以及美观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健雄;陈德明;范海鹰;王国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患者中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术后加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理状况、配合度、疼痛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配合度及疼痛状况评分均较研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为9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术后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生理状况、配合度和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也可得到明显提升。

    作者:刘望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以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高,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治军;范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精神科的5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应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应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6w。分别采用HAMD、HAMA量表和SCL-90躯体化因子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w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6w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80.7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4和6周HAMD、HAMA和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46%和3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西汀合并小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黎海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3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各150例。常规组按照急诊科常规方法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在对急诊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可进一步减少护患纠纷,对完善我院专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海妮;罗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将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或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严海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Herbert螺钉和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患者32例,纳入Herbert螺钉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纳入微型钢板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5~14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微型钢板组末次随访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93.4±2.8分,高于Herbert螺钉组84.1±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均较好,并发症率低,但微型钢板治疗疗效更理想。

    作者:金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其肺功能分级均为Ⅰ~Ⅱ级。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长效茶碱类药物(舒氟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生存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再次比较,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和长效茶碱类西医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汤宝海;江翠;吴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疗效观察

    将86例冠心病伴发房早、室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且治疗后房早和室早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运用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晓辉;邓国辉;陈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早期救治观察和预后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80例,将实施保守非手术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将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死亡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良好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患者早期临床征象达到手术指征时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李景东;吴胜青;曾振坤;黄威;谷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RPR与TPPA检测对梅毒诊断价值分析

    选取近两年在我中心接受梅毒检测的患者80例,采用RPR、TPPA同时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异度,以及阳性检出情况。结果TPPA在梅毒II期患者阳性检出率为100.00%高于RPR的92.30%,但是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TPPA在梅毒I期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RPR的71.11%,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TPPA在潜伏期梅毒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RPR的66.67%,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检测(TPPA)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适合梅毒患者的首次诊断,但是RPR检测简单,出结果快,更适合人群的筛查。

    作者:李佩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腹泻患者。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曾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28例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28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cho四边形缝合,对照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子宫切口情况。观察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64.31±49.71ml,对照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905.25±83.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止血效果比较,28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各项生命均未出现恶化,无1例子宫切除者,无死亡病例出现。28例产妇经术后随访,患者月经均在40d~3个月内恢复,月经量正常,未出现痛经现象,无感染、宫腔内感染患者。 Cho四边形缝合在治疗产后出血中能够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黄凯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