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黎海雁

关键词:度洛西汀, 小剂量, 氨磺必利, 躯体形式障碍, 疗效
摘要:选取我院精神科的5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应用度洛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应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6w。分别采用HAMD、HAMA量表和SCL-90躯体化因子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w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6w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80.7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4和6周HAMD、HAMA和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46%和3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西汀合并小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病毒性感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强效感冒片治疗,研究组予以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均以3d为1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体温疗效总有效率为9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后有效缓解。应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可以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卫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2例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病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检查表现恢复正常时间5.11±1.59d和心脏病治疗总时间9.65±2.04d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5%。应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对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何彩勤;严玉兰;陈渺;张文英;黄妙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长春西丁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长春西丁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患者MRS评分,中重度残疾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春西丁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安宏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多发性肌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肌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常规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多发性肌炎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欧英慧;马绮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基层医院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内科收治的21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内科收治的21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予以管理,对比两组死亡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8%。在基层医院内科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规范医院工作流程,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仿敏;梁格祥;江俊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路径式健康教育在痔瘘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以125例痔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护理,对比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痔瘘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路径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群;毛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小儿手足口病64例临床护理有效性观察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74例手足口病患儿并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46%(P<0.05)。小儿手足口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方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回顾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60岁)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期收治的150例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非老年患者(<60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比较,消化道癌症发生率较高(29.3% vs 6.7%),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少(5.3% vs 28.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比较,腹痛呕血较少(2.4% vs 65.3%;4.7%vs36.7%),单纯黑便、低血压休克较多(89.3% vs 79.3%;35.3% vs 11.3%)。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需要临床医生重视,提高诊断率。

    作者:姜志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生化指标的临床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以在我院收治9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心绞痛组(SAP组=3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3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1例),另选同期5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AMI组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UAP组,差异显著(P<0.05),SAP组、UAP组两组间两指标对比差异亦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生化指标可作为冠心病检测指标,其含量越高表示患冠心病可能性越大,不同类型冠心病两指标水平亦不同。

    作者:程松树;胡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慢性鼻炎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慢性鼻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接受诊治的76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鼻甲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4.7%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4.2%)(P<0.05);观察组94.7%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60.5±4.8)ml、手术时间为(56.2±5.6min),住院时间为(8.9±2.7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慢性鼻炎发病率较高,诱因复杂,临床上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南昌;卢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慢性牙髓炎患者108例(108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各54颗患牙)。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同时通过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1.4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随访,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2.59%,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7.04%,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是治疗急慢性牙髓炎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缺血修饰蛋白改变对冠脉介入治疗术中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早期和快速检测应用

    选取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分成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伴球囊扩张的治疗组(冠脉狭窄程度>=75%)和单纯冠脉造影的对照组(冠脉狭窄程度<75%)。治疗组患者术中对靶血管的病变行球囊扩张,完全阻断冠脉血流1min,分别测定球囊扩张前5min与扩张后5minIMA,对照组测定造影术前术后的IMA。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球囊扩张前5minIMA为78.02±12.84U/ml,扩张后5minIMA为91.92±16.33U/ml,较扩张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IMA44.12±10.16U/ml,术后IMA43.75±11.23U/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球囊扩张造成一过性心肌缺血后5min内IMA迅速升高,对球囊扩张导致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早期和快速检测价值。

    作者:陈琳;吴雁鸣;尤华;顾卫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小剂量利培酮強化抗抑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双相抑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丙戊酸钠+西酞普兰+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戊酸钠+西酞普兰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37.15±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62±6.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安全性88.6%,对照组药物安全性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采用丙戌酸钠与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利培酮辅助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壮国;宋珈莹;许佩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选取在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9例,对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火亢盛型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下降率大,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出现非杓型曲线的几率大,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24h动态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来判断靶器官损害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唐剑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工皮肤在PICU患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中的应用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PICU行CPAP的患儿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使用CPAP鼻塞前,观察组给予人工皮肤贴于鼻部周围,对照组给予胶布直接固定于鼻部皮肤。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鼻部局部皮肤损伤、感染情况。观察组鼻部局部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皮肤可有效缓解CPAP鼻塞对患儿鼻部局部皮肤的压迫,预防鼻腔皮肤及黏膜损伤,减少因其引起的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秀;桂春英;刘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则施以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4w ,研究组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的总有治疗效率为92.9%,其中治愈14例(50.0%),显效8例(28.6%),有效4例(14.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的总有效率82.6%。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研究组治愈和显效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7.1%,而对照组治愈和显效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17.4%;上述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广泛的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余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肠胃不适患者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腹部手术后肠胃不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情绪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腹部手术后肠胃不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满意度,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陈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疗效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疗效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早期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肌注组和口服组各58例。分别给予肌注和口服黄体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及围生儿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Apgar低评分、新生儿畸形、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疗效显著,口服和肌注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相当,治疗后与正常孕妇相比围生儿妊娠结局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意愿、经济情况、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作者:陈丹;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观察两组妊娠包块变化以及血β-HCG水平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观察组患者的β-HCG复常时间为13.9±2.8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5±4.9d(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60例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相关干预治疗措施。分析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结果入院 GCS、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脑疝、凝血功能异常,进展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脑CT中线位移、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以及脑组织缺氧与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明显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脑CT中线位移、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以及脑组织缺氧是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展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脑CT中线位移、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以及脑组织缺氧均会加大急性脑膨出风险,临床上应该加强对该危险因素的控制,详细了解受伤机制以及影像学资料,以降低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风险。

    作者:李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