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手足口病64例临床护理有效性观察

方海燕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74例手足口病患儿并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46%(P<0.05)。小儿手足口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患者满意程度的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60(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6/60(76.7%),试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57/60(9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44/60(73.3%),两组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α-干扰素结合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和只采用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而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可以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分析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患者68例。采用1.5TMRI磁共振成像机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分析MRI临床表现。结果经MRI诊断,68例患者中有30例(44.12%)患者表现出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多发13例,104个终板受到累及,L4~S1受累及的椎体终板一共52例。分型为:Ⅰ型31例(45.59%)在T1WI上呈现出低信号,在T2WI呈现出高信号;Ⅱ型23例(33.82%)在T1WI和T2WI呈现出高信号;Ⅲ型14例(20.59%)在T1WI和T2WI均呈现出低信号。 MRI能够准确的诊断出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且病变部位、形态改变和信号明确,是该病变佳检查方法,并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顾李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RPR与TPPA检测对梅毒诊断价值分析

    选取近两年在我中心接受梅毒检测的患者80例,采用RPR、TPPA同时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异度,以及阳性检出情况。结果TPPA在梅毒II期患者阳性检出率为100.00%高于RPR的92.30%,但是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TPPA在梅毒I期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RPR的71.11%,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TPPA在潜伏期梅毒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RPR的66.67%,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检测(TPPA)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适合梅毒患者的首次诊断,但是RPR检测简单,出结果快,更适合人群的筛查。

    作者:李佩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工皮肤在PICU患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中的应用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PICU行CPAP的患儿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使用CPAP鼻塞前,观察组给予人工皮肤贴于鼻部周围,对照组给予胶布直接固定于鼻部皮肤。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鼻部局部皮肤损伤、感染情况。观察组鼻部局部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皮肤可有效缓解CPAP鼻塞对患儿鼻部局部皮肤的压迫,预防鼻腔皮肤及黏膜损伤,减少因其引起的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秀;桂春英;刘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外固定支架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为6.4±1.4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1.8个月,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1%。外固定支架法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愈合时间,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饶勇辉;曾翠妍;戴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凝血酶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曲肽,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凝血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48h再出血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为94.60%,对照组为7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48h再出血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缩短了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再出血率,治疗效果显著增加。

    作者:朱双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基层医院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内科收治的21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内科收治的21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予以管理,对比两组死亡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8%。在基层医院内科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规范医院工作流程,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仿敏;梁格祥;江俊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手术治疗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47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5.23±10.23) min,临床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49%,并且除心律失常、静脉炎等常见不良事件外,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临床接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临床管理体会

    选取我院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患者46例,明确患者低血压发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临床管理措施,以此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结果46例血液透析并低血压患者经积极处理,血压均升至正常,尚未出现危及生命安全事件,恢复良好。患者护理后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心理情绪及日常生活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加强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血压监测管理措施,及时处理低血压现象,积极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赖文娟;施彦;王红英;肖玉娟;何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经由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并收治的188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标准规范及其影像学资料,根据不同的瘤体位置及瘤体性质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首先根据其影像学资料选定科学的手术入及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治愈、残废、死亡)情况,并统计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后归纳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残废率、死亡率分别为88.30%、9.57%、2.1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21%、19.15%、10.64%(P<0.05)。两组相比,手术时长无显著差异,而研究组手术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1%(P<0.05)。结论颅内肿瘤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技术可显著提升手术的治愈率,同时在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长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手术创伤,并且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云亚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缺血修饰蛋白改变对冠脉介入治疗术中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早期和快速检测应用

    选取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分成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伴球囊扩张的治疗组(冠脉狭窄程度>=75%)和单纯冠脉造影的对照组(冠脉狭窄程度<75%)。治疗组患者术中对靶血管的病变行球囊扩张,完全阻断冠脉血流1min,分别测定球囊扩张前5min与扩张后5minIMA,对照组测定造影术前术后的IMA。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球囊扩张前5minIMA为78.02±12.84U/ml,扩张后5minIMA为91.92±16.33U/ml,较扩张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IMA44.12±10.16U/ml,术后IMA43.75±11.23U/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球囊扩张造成一过性心肌缺血后5min内IMA迅速升高,对球囊扩张导致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早期和快速检测价值。

    作者:陈琳;吴雁鸣;尤华;顾卫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硝苯地平防治妊娠高血压所致早产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以及早产儿出血、窒息现象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正常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早产儿出血率和窒息现象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用硝苯地平治疗方案后,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娜;何永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疗效观察

    将86例冠心病伴发房早、室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且治疗后房早和室早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运用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晓辉;邓国辉;陈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以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高,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治军;范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骨科100例确诊为股骨骨折的患者为目标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带锁髓内钉组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带锁髓内钉患者给予带锁髓内钉术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愈合时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内固定术后股神经麻痹、肢肿胀、内固定取出骨神经麻痹的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感染、股骨不愈合的人数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术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恢复快,预后好,伤害小。

    作者:韩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回顾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60岁)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同期收治的150例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非老年患者(<60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比较,消化道癌症发生率较高(29.3% vs 6.7%),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少(5.3% vs 28.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比较,腹痛呕血较少(2.4% vs 65.3%;4.7%vs36.7%),单纯黑便、低血压休克较多(89.3% vs 79.3%;35.3% vs 11.3%)。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需要临床医生重视,提高诊断率。

    作者:姜志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评价

    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选择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和治疗前相比,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明显(P<0.05)。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中,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预后,促进康复。

    作者:陈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细辛脑联用病毒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采用细辛脑联合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细辛脑联合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方式对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建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危型HPV感染检测与CIN患者LEEP术预后的相关性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以来收治的87例行LEEP术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对高危型HPV感染进行检测,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LEEP术预后的关系。结果CINⅠ、CINⅡ、CINⅢ患者术前、术后高危型HPV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CIN患者LEEP术后高危型HPV感染得到有效清除,且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可作为判断LEEP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CIN患者LEEP术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岑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用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则施以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4w ,研究组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的总有治疗效率为92.9%,其中治愈14例(50.0%),显效8例(28.6%),有效4例(14.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的总有效率82.6%。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研究组治愈和显效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7.1%,而对照组治愈和显效患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17.4%;上述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广泛的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余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