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王艳

关键词:α-干扰素, 微波, 宫颈糜烂, 疗效
摘要: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患者满意程度的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60(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6/60(76.7%),试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57/60(9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44/60(73.3%),两组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α-干扰素结合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和只采用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而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可以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DR与多层螺旋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比较

    选取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54例,分别采用DR和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和影像学特点。 CT诊断肋骨、腰椎、颈椎、胫骨平台、胸骨、腕舟骨骨折等阳性率明显高于DR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对隐匿性骨折诊断效果明显优于DR检查,可作为临床首选。

    作者:张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123例外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外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3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患者。按照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术前瞳孔改变,GCS评分,致伤原因、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统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术前瞳孔改变,GCS评分,脑损伤类型,患者年龄五个指标与急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相关,性别、致伤原因与预后关系不大。结论 GCS评分,瞳孔改变,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等指征是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手后应接受密切观察以降低硬脑膜外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薛元峰;严建松;张源源;丁俊宏;周立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护理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

    作者:兰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3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各150例。常规组按照急诊科常规方法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在对急诊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可进一步减少护患纠纷,对完善我院专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海妮;罗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以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阴影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高,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治军;范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经由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并收治的188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标准规范及其影像学资料,根据不同的瘤体位置及瘤体性质实施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首先根据其影像学资料选定科学的手术入及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治愈、残废、死亡)情况,并统计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后归纳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残废率、死亡率分别为88.30%、9.57%、2.1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21%、19.15%、10.64%(P<0.05)。两组相比,手术时长无显著差异,而研究组手术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1%(P<0.05)。结论颅内肿瘤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技术可显著提升手术的治愈率,同时在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长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手术创伤,并且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作者:云亚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西酯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胶囊治疗,经8w治疗后,分别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与肾功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者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尿微量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治疗起到了一定的降压疗效,且对肾功能影响不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俞晓红;汪剑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耳镜下自体脂肪移植对鼓膜穿孔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鼓膜穿孔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对鼓膜进行修补。治疗组患者采用耳镜下自体脂肪移植对鼓膜修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在听力改善、愈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鼓膜穿孔采用耳镜下自体脂肪移植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敏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甲强龙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奇;徐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疗效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疗效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早期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肌注组和口服组各58例。分别给予肌注和口服黄体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及围生儿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Apgar低评分、新生儿畸形、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疗效显著,口服和肌注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相当,治疗后与正常孕妇相比围生儿妊娠结局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时可以根据患者的意愿、经济情况、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作者:陈丹;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选取在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9例,对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火亢盛型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下降率大,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出现非杓型曲线的几率大,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24h动态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来判断靶器官损害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唐剑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患者满意程度的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60(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6/60(76.7%),试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57/60(9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44/60(73.3%),两组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α-干扰素结合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和只采用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而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可以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疗效观察

    将86例冠心病伴发房早、室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且治疗后房早和室早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运用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晓辉;邓国辉;陈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慢性鼻炎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慢性鼻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接受诊治的76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鼻甲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4.7%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4.2%)(P<0.05);观察组94.7%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60.5±4.8)ml、手术时间为(56.2±5.6min),住院时间为(8.9±2.7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例)(P<0.05)。结论慢性鼻炎发病率较高,诱因复杂,临床上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南昌;卢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48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DNA、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病毒耐药突变率的比较上对照组48w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琳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评价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6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后行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急诊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6.45±1.03d,显著优于对照组18.45±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胃出血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丁高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一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SV、CO分别为62.64±6.54%、70.69±6.82ml、4.82±0.62L/min,高于对照组的57.69±5.24%、54.36±7.21ml、4.02±1.25L/min,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淑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奥曲肽和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腹痛缓解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汪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护理分析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9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Bayle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yle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采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应用体会

    对52例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效果显著,稳定患者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梁绮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