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陈琳丽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肝硬化失代偿期, 拉米夫定
摘要: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48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DNA、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病毒耐药突变率的比较上对照组48w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α-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患者满意程度的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60(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6/60(76.7%),试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57/60(9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44/60(73.3%),两组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α-干扰素结合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和只采用微波进行宫颈糜烂的治疗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而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可以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鼻胃管减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1%,治疗组患者腹部不适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效的缓解了患者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再次手术的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占庆;马强;高玉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持续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治疗的效果研究

    将我院收治的84例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持续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的HR、CVP、RR、SaO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78.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患者实施持续性胸段硬脊膜外麻醉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安全性好。

    作者:张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2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21d治疗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上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化验检查无异常变化。依达拉奉在减轻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改善神经细胞缺失,保护脑细胞方面很有帮助,是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魏锋;蒋小玲;徐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护理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

    作者:兰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60例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相关干预治疗措施。分析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结果入院 GCS、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脑疝、凝血功能异常,进展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脑CT中线位移、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以及脑组织缺氧与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明显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脑CT中线位移、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以及脑组织缺氧是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展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脑CT中线位移、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以及脑组织缺氧均会加大急性脑膨出风险,临床上应该加强对该危险因素的控制,详细了解受伤机制以及影像学资料,以降低患者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风险。

    作者:李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骨科100例确诊为股骨骨折的患者为目标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带锁髓内钉组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带锁髓内钉患者给予带锁髓内钉术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愈合时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内固定术后股神经麻痹、肢肿胀、内固定取出骨神经麻痹的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感染、股骨不愈合的人数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术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恢复快,预后好,伤害小。

    作者:韩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评价

    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选择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和治疗前相比,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明显(P<0.05)。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中,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预后,促进康复。

    作者:陈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1018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采用Vitek 2 Compact对我院2013~2014年临床分离101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01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下呼吸道标本分离菌占68.9%(701/1018),尿液分离菌占11.8%(120/1018),伤口分泌物10.9%(111/1018),血液4.3%(44/1018)。临床科室分布以ICU多20.6%(210/1018),呼吸内科14.9%(152/1018),胸外科11.1%(113/101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β-内酰胺酶(ESBLs)检阳性率为达37.0%对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率为72.5%,60.5%,42.2%和36.3%,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检出率为4.2%。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日趋严重,临床应重视其流行情况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袁雕;陆兴热;陈凤羽;朱德永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路径式健康教育在痔瘘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以125例痔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护理,对比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痔瘘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路径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群;毛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将12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或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严海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取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DN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DN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疗效相当,具有积极的临床研究和推广价值。

    作者:曾琼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6例黄疸新生儿。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取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长时间蓝光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8.68%较对照组的60.38%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2、4d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分别为220.48±41.38μmol/L、71.85±30.94μmol/L,对照组为224.93±42.59μmol/L、93.48±28.7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8%,对照组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效果较好,患儿的不良反应小,血清胆红素改善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罗红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分析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患者68例。采用1.5TMRI磁共振成像机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分析MRI临床表现。结果经MRI诊断,68例患者中有30例(44.12%)患者表现出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多发13例,104个终板受到累及,L4~S1受累及的椎体终板一共52例。分型为:Ⅰ型31例(45.59%)在T1WI上呈现出低信号,在T2WI呈现出高信号;Ⅱ型23例(33.82%)在T1WI和T2WI呈现出高信号;Ⅲ型14例(20.59%)在T1WI和T2WI均呈现出低信号。 MRI能够准确的诊断出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且病变部位、形态改变和信号明确,是该病变佳检查方法,并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顾李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疗效观察

    将86例冠心病伴发房早、室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且治疗后房早和室早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运用加减炙甘草汤方治疗冠心病伴发的房早、室早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晓辉;邓国辉;陈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分析

    选自2008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儿童癫痫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均为未曾接受过其它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新近诊断的患儿),对照组50例(在服用原有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添加托吡酯),统计两组患儿抽搐发作的频率,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00%,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托吡酯单药及添加治疗儿童癫痫均有较好的疗效。托吡酯单药治疗可用于新诊断的癫痫患儿,添加治疗可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两者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侯萍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择我院3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各150例。常规组按照急诊科常规方法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在对急诊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可进一步减少护患纠纷,对完善我院专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海妮;罗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的护理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并将患者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进行相应的对比,其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风险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感染率以及切口裂开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风险防范护理能够大大降低其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风险率,以此来提升护理的质量,并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黄灶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低盐饮食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均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在患者用药期间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患者饮食习惯其分为低盐组、中盐组和高盐组各20例,持续1个月,对各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并记录,并分析对血压控制情况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盐组显著高于高盐组,低盐组显著高于中盐组和高盐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控制满意率中,低盐组为100%,中盐组为70%,高盐组为50%,中盐组显著高于高盐组,低盐组显著高于中盐组和高盐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低盐饮食,对于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十分有效,患者满意率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徐旭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细辛脑联用病毒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采用细辛脑联合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细辛脑联合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方式对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建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