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馨提示单在门诊膀胱灌注患者中设计与应用

许春凤;杨建华

关键词:
摘要: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单纯手术电切治疗复发率高达50%~70%,且多数在半年至2年内复发,其中10% ~ 30%的肿瘤复发后分级、分期有加重趋势[1].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可降低和延缓肿瘤复发,防止肿瘤发生浸润,消除残余病变及原位癌,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由于患者的治疗周期长、经济条件不同[2];医患沟通不畅、病人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有限,家属支持不足,对膀胱灌注的必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病人不能按时或遗忘来门诊膀胱灌注,影响治疗的延续性,从而贻误佳的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3].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门诊膀胱灌注患者温馨提示单,在传统口头宣教的基础上,建立以温馨提示单为载体的书面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0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33例正常对照组和57例哮喘患者血清IL-10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表达与哮喘的临床分期有关,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低于慢性持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持续期低于临床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无关(P<0.05).结论 IL-10表达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动态测定哮喘患者血清IL-10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友阳;刘敏;杜开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艾灸烧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局部艾灸烧伤患者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25例由艾灸导致的Ⅲ°烧伤患者,创面面积1 cm×1 cm至4 cm×5 cm的病人作为治疗组,对其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包扎创面每日1次.同时选择同期门诊治疗的同等深度同等面积艾灸烧伤患者25例,创面外用碘附纱布包扎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创面的局部变化及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通过换药方法直接愈合24例,占96%.平均非手术愈合天数24.5 d;对照组通过换药方法直接愈合13例,占52%,换药后期肉芽创面行手术植皮愈合12例,占对照组48%,排除手术例数平均非手术愈合天数41.6 d.治疗组患者非手术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换药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宝湿润烧伤膏能够促进上皮生长,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局部艾灸烧伤及小面积深度患者创面较理想的外用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张博;崔晓林;胥学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精髓的中医技术也有了显著发展,其中针灸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医领域针对针灸方面的探索也更加深层次,针灸治疗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此外,康复理疗当中应用针灸推拿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能够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针对针灸推拿和康复理疗进行研究,并且对于双方结合的要点进行总结,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作者:鲍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取我院化疗科收治的50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奈达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方案,实验组则采用奈达铂与培美曲塞联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中,培美曲塞疗效确切,与吉西他滨相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更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洪水强;张月葵;李世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活检乳腺结节病灶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超声引导活检乳腺结节病灶所致病理组织学低估的相关因素.方法 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240例,术前均接受超声引导乳腺结节穿刺活检,详细记录穿刺病理活检结果,并取手术切除标本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对比病理穿刺活检造成的误诊以及病理组织学低估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前240例患者共接受病理穿刺活检262次,穿刺活检诊断结果符合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共计194次,占80.8%;误诊9次,占3.8%,病理组织学低估共计37次,占15.4%.且16 g针穿刺活检造成病理组织学低估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8G穿刺针活检结果(P<0.05);穿刺取样局限、乳腺肿瘤多样性组织成分以及未精准定位病灶是导致超声引导活检乳腺结节病灶病理组织学低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乳腺结节病灶通常会受到穿刺取样偏倚、肿瘤组织内部多样化成分、穿刺活检样本组织量获取过少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组织学低估现象,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对此进行纠正,例如采用管径更大的穿刺活检针管、提高穿刺次数等方法确保所取组织样本量满足病理诊断需求,减少超声引导活检乳腺结节病灶过程中组织学诊断低估现象的发生率.

    作者:罗燕娜;陈文志;林菜梅;黄宏;谢勤;徐景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枳实薤白桂枝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枳实薤白桂枝颗粒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为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 经心电图筛选合格的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枳实薤白桂枝颗粒7天,并从第5天开始同时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连续3天,制备心肌缺血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中MDA、SOD、GSH-Px和NO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DA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SOD、NO水平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枳实薤白桂枝颗粒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目的.

    作者:郭迎喜;韩玉生;侯志涛;吕晓琳;冯丽媛;田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8-iso-PGF2α与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相关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8-iso-PGF2α与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未经治疗的首次发生糖尿病的孕妇25例及正常单胎孕妇25例.入选标准:前日晚22:00后禁饮食,与次日上午09:00前测空腹血糖5.1 mmol/L,口服75 g糖溶入300 mL水中,从服第一口开始计时,5 min内服完,测1h血糖10.0 mmol/L,2h血糖8.5 mmol/L,其中的任意一项达到或超过以上标准者,诊断为GDM.ELISA检测血浆中8-iso-PGF2α,免疫凝集法检测HbA1c.结果 8-iso-PGF2α在正常对照组及GDM组的平均值分别为121.5±9.8、268.5±17.1.HbA1c在正常对照组及GDM组的平均值分别为5.2±0.2、6.8±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8-iso-PGF2α与HbA1c无相关性(r=0.022,P>0.05),GDM组8-iso-PGF2α与HbA1c有正相关性(r=0.986,P<0.05).结论 8-iso-PGF2α与HbA1c在GDM中检测结果均升高,说明脂质过氧化作用是GDM的始动机制之一,两者联合检测用以预测GDM产妇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吴宏;卢莉萍;丁伟;魏红艳;陈倩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药物过敏反应

    目的 研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药物过敏反应.方法 查阅湖北省药监中心于2013年上半年不良反应报告及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品种依次为:左氧氟沙星1207例,头孢曲松738例,克林霉素571例,前十种均为抗菌药物.结论 减少抗菌药物过敏反应,是正确选用给药方法、给药剂量.能口服不打针,能肌注给药不静脉给药.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必须分秒必争救治.

    作者:金洪竹;从毅;高鸿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1例血友病患者家庭注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血友病患者对家庭治疗的认知情况、依从性及家庭注射遇到的困难.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51例血友病患者,并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这51例病患进行研究评估.结果 大部分患者对家庭治疗的依从性比较高但是家庭注射的存在一些困难以至于家庭注射实施现状不乐观.

    作者:崔岩;陈玲玲;崔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早期DN组(n=22)及单纯DM组(n=58),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血清CysC与Scr、BUN的差别.结果 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且单纯D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中血清Cys C阳性率为36.36% (8/22),均明显高于Scr的13.79% (8/58)与BUN的12.07(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 C可以作为反应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章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国孕期保健状况及分娩方式选择认知研究进展

    目的 孕期保健在保护孕产妇健康和促进安全分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中国农村孕期保健状况及分娩方式选择认知,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现将国内外孕期保健利用现状,我国目前的分娩方式的选择状况以及孕期保健对分娩方式选择认知的影响作一概述.

    作者:刘畅;郭琦;潘蓉蓉;梁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及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及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6例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及相关干预措施;分别比较两组肿瘤患者在入院时及循证护理干预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及相关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 入院时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循证护理干预2周后,实验组肿瘤患者在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性提高,其中在精神、家庭理解和配合、治疗副作用、饮食、对癌症的认识及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及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元梅莲;吴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的137株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7株胆汁培养阳性的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20株占87.6%,革兰阳性球菌17株占12.4%,引起胆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73株占53.3%,肺炎克雷伯菌25株占18.3%,铜绿假单胞菌12株占8.8%,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8%、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的为87.6%、头孢唑林为65.9%、哌拉西林为60.6%、头孢呋辛为60.2%,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9.8%、头孢哌酮/舒巴坦为5%,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为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8.6%、亚胺培南为1.1%、美罗培南0.2%、,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复方磺胺为天然耐药.结论 胆道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仍占主要地位,细菌耐药谱有较大差异,建议临床医师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沈旭;李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舒适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8例,两组均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96.9%、9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5%、84.4%),均P <0.05;术后随访1~3年,干预组无复发,成功妊娠57例(44.5%);对照组有11例(8.6%)复发,成功妊娠28例(21.9%).干预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水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易患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易患危险因素,为减低老年患者HAP的发生率、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246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HAP的10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HAP的易患相关原因.结果 观察组的卧床率、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蛋白水平分别为(33.81±19.01)、(37.32±4.53) g/L(P <0.01);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7.47±19.01)、(123.02±15.98) g/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HAP的发证率高,长期卧床、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低白蛋白血症.贫血为HAP的易患因素;控制易感因素,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HAP的发生率.

    作者:王华琳;杨敏;王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七彩药盒”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增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避免二代传播.方法 利用“七彩药盒”,将一周所服用的药物分装在7组药盒中,并标注早、中、晚,按时服用药物已达到有效避免漏服和服用错误现象的发生.结果 七种颜色,七组药盒有效避免了漏服和错服发生.结论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和服药习惯,有效地解决了漏服和服用错误的问题,服药依从性达到100%,保证了抗病毒治疗有效性.

    作者:孟清;孙淑琴;杨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狼疮性肾炎病理评分与临床评分的关系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LN患者肾脏活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分析LN的病理类型和患者临床表现和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近5年于我院就诊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实验室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肾脏活检等检测项目,根据光镜检查结果将患者肾脏病变进行分级和评分,对不同病理类型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肾炎综合征患者占28%,肾病综合征患者占50%,肾功能不全患者占5.2%.TIL为0者以Ⅱ和Ⅳ型居多,为1级者以Ⅳ型居多,为2、3级者以Ⅳ型居多.各型LN中,2-3和0-1级相比较病程较长(P<0.05).随着TIL级数增加,肾活检血Cr水平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尿蛋白含量分析显示1、2级比0、3级含量高,不同病理类型LN的AI、CI、TIL参数比较Ⅳ型LN的AI评分高和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CI值以Ⅵ型高,其次为Ⅳ型和V型;TIL值以Ⅵ型高,其次为Ⅳ型和Ⅲ型.Ⅳ型血尿蛋白含量和尿发生率均比较高,P<0.05,其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和其他类型比较较高,其血Cr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结论 Ⅲ型和Ⅱ型LN患者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常见于Ⅳ型和V型LN患者中,表现为高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也会出现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

    作者:简讯;罗晓英;李斌;肖胜;杨乔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需求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 调查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需求,为其提供更大的帮助.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80名患者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局部护理、术后饮食、日常生活等方面存在强烈需求.结论 通过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宣传和指导,使患者尽早实现造口自我护理.

    作者:薛瑜;吴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炎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进修期间在济南军区某医院2012年(单纯西医治疗)和2013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部队官兵患急性肠炎80个病例,分析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治疗的对比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炎,在痊愈和显效方面都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炎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姚振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 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在宁夏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急性心肌梗死认知度调查问卷,分别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第1天(未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前1天(住院期间给予系统健康教育)进行调查.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该种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长期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侯晓辉;刘国莲;许静翔;余亚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