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42例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黄泳;文辉

关键词:孟鲁司特, 普米克令舒, 儿童支气管哮喘
摘要: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社区门诊实施治疗的84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2例,百分比为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差异显著(P<0.05)。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以加大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护理

    选择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60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其中30例进行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30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标记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3.3%远低于治疗组9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针对性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以使耳鼻喉手术患者对病情有更多的了解,大程度的降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与鼻咽癌

    目的: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阳性分布。方法以67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试验组,67例其他部位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比较两组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出结果,分析试验组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出性别、年龄、原发灶T分期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试验组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敏感性为53.73%,特异性为91.04%;试验组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病理类型鼻咽分泌物EB病毒阳性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T1、T2分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T3、T4分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T1、T2分期阳性率均显著低于T3、T4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特异性较高,有一定鉴别价值,但敏感性较差。

    作者:李小燕;张南廷;谢文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选取78例行喉显微手术的患者并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时均进行静脉推注0.6μg/kg美托咪啶,随后对照组选用1.5mg/kg琥珀胆碱、1.0μg/kg雷米芬太尼实施麻醉,观察组则采用2.0mg/kg丙泊酚、0.5μg/kg雷米芬太尼实施麻醉。观察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显微手术的麻醉时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可减轻患者应急反应,减少在麻醉当中的药物使用剂量,避免呼吸抑制的情况出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成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72例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72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4例。 A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普特彼治疗,B组采用中药联合普特彼组治疗,C组采用中药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A组痊愈率50.00%、B组83.33%、C组54.17%,A组痊愈评分、合计评分、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29±3.10分、9.23±2.89分、84.31±5.54分,B 组分别为1.10±0.79分、5.49±2.11分、80.42±16.03分,C 组3.14±2.02分、6.60±5.07分、83.12±13.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阴清热汤加减联合普特皮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

    作者:邬建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2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哇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伊曲康哇+两性霉素B+氟康哇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中轻症、中症、重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对比分析得出,两组中重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中轻症和中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轻症、中症、重症患者的治疗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相关指标均为正常,患者无显著不良反应。伊曲康唑可有效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是目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较为安全、理想和有效的一种口服抗真菌药,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等不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东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病脑外伤患者68例呼吸道护理体会

    将本院于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患有重病脑外伤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一般呼吸道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呼吸道护理进行加强,为对照组的34例患者提供常规性呼吸道护理,并对护理后的两组患者血气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呼吸道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PaCO2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在加强了呼吸道护理之后,患者的PaCO2水平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明显要低,而PaO2和SaO2的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病脑外伤的患者加强呼吸道方面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体内动脉血气的分析指标水平,患者出现的缺氧状态可以得到缓解,是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的护理形式。

    作者:欧阳映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一步法用于宫颈病变患者HPV分型检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为明确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一步法对宫颈病变患者的细胞学样本中HPV分型检测的有效性。方法研究了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集的79例液基细胞学样本。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到30.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40.7%,宫颈鳞状细胞癌的43.8%。结果所用样本中均未检测到HPV16感染者,这与HPV16是目前所知常见的高危型HPV这一结论不相符。结论我们推测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有两个原因: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一步法这一检测方法在多种引物混合等方面存在漏洞;HPV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差异。

    作者:王慰敏;安瑞芳;朱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筛查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产前门诊检查的孕妇220例,比较各种糖尿病筛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GDM 组HbAlc9.8±0.4%;OGTT9.2±0.3mmol/L;FPG9.6±0.7mmol/L,较正常妊娠组具显著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GDM筛查中HbAlc敏感性、可靠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为93.1%、98.0%、98.4%、81.8%,指标对比OGCT、FPG 均高。结论 HbA1c在GDM患者中可实用、简单、快速、不易受干扰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在GDM筛查中具应用价值。

    作者:陈鹤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其流行病学情况,总结防治对策。方法对我地区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140例手足口病患者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40例手足口病中,2010年发生23例,2011年29例,2012年41例,2013年47例;2010年重症病例4例、死亡0例,2011年重症2例、死亡1例,2012年重症2例、死亡2例,2013年重症2例、死亡1例;高发月份为4~6月。患病人数中以5岁以下为主,男多于女。结论我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以4~6月为主,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男性发病率较高,且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刘杰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透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护理风险因素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结果164例患者发生感染、出血、凝血、溶血和不良心理等护理风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9.1%、17.7%、10.4%、6.1%和73.8%,对照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5.9%和85.4%,干预组为75.6%和93.9%,干预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透过程中的安全,提升了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乙肝病毒基因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毒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恩替卡韦应用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耐药率较低,对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黎美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拉米夫定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47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48w后,对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HBV DNA转阴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AST、ALT和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BeAg 转化率为27.7%高于对照组(9.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的变化与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BP和DBP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一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付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近期住院部所收治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共计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基础护理结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抑郁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舒适护理对于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控制产妇抑郁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骆宝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

    观察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分析97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为异常高血糖、低血糖、输注障碍、胰岛素泄漏、输注部位疼痛或刺激,对胶布敏感和导管脱落等。应加强胰岛素泵的操作培训,了解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给予相应护理方法可确保胰岛素泵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制充气式压迫带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处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充气式压迫带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住院800例接受PICC置管血液肿瘤患者按数字序号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压迫30min,实验组采用自制充气式压迫带加压包扎1h。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率、出血量和出血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自制充气式压迫带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安全、减少护士工作时间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章玉英;杨桂梅;万爱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胱抑素C与尿酸水平的影响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样本均给予供氧、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硝酸脂质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增加冠心气血方中药方剂。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疗效,以及各组样本的Cys-C与UA水平,并开展比较。结果观察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治疗前的两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ys-C 水平为(1.31±0.14)mg/L,UA 水平为(301.57±47.73)umol/L,明显好于对照组样本,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展中西医治疗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明显增加临床疗效,提高血清胱抑素C并降低尿酸水平。

    作者:杨鸿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联药物治疗在混合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混合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硝唑+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乳酸菌+罗红霉素+保妇康栓。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阴道白带清洁度、治疗效果及随访复发情况。观察组治疗后阴道白带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治疗后阴道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罗红霉素+保妇康栓+乳杆菌可显著改善阴道炎临床症状,恢复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为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丽萍;马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熵指数监测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熵指数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ASAⅡ~Ⅲ级气管异物患儿40例,分为两组,Ⅰ组为熵指数监测组,II组为一般监测组。Ⅰ组根据熵指数监测的数值调整麻醉用药,使患儿的RE、SE值维持在40~60。 II组根据患儿的一般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来追加麻醉用药。结果Ⅰ组与II组相比,Ⅰ组手术操作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术中屏气、呛咳情况、手术暂停次数、支气管镜拔到主气管次数明显少于II组(P<0.05)。结论熵指数能反应麻醉期间深度变化,指导麻醉中药物的应用,所以熵指数的应用有非常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光军;方进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36例。用药组予以注射沐舒坦,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用药不同时间后患儿的MAP(平均动脉压), 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气氧浓度的比值)的变化以及新生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的MAP和PaO2/FiO2在用药70h后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SHE-IVH)发生率为25.0%(8/32),然而对照组发生率为59.4%(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死亡发生率的病例数,用药组比较对照组都有所下降,其RRR和NNT均显示有重大临床意义。在使用沐舒坦70h后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换气功能,并且能够降低平均动脉压,减少患儿的SHE-IVH、BPD、气漏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