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透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王敏

关键词:血液透析, 风险因素, 护理, 干预措施
摘要: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护理风险因素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结果164例患者发生感染、出血、凝血、溶血和不良心理等护理风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9.1%、17.7%、10.4%、6.1%和73.8%,对照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5.9%和85.4%,干预组为75.6%和93.9%,干预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透过程中的安全,提升了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洁尔阴洗液联合替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洁尔阴洗液外用联合替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替硝唑栓阴道给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洁尔阴洗液外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洁尔阴洗液联合替硝唑栓对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可行性,优于单独应用替硝唑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一步法用于宫颈病变患者HPV分型检测的初步研究

    目的:为明确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一步法对宫颈病变患者的细胞学样本中HPV分型检测的有效性。方法研究了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集的79例液基细胞学样本。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到30.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40.7%,宫颈鳞状细胞癌的43.8%。结果所用样本中均未检测到HPV16感染者,这与HPV16是目前所知常见的高危型HPV这一结论不相符。结论我们推测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有两个原因:多重聚合酶链反应一步法这一检测方法在多种引物混合等方面存在漏洞;HPV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差异。

    作者:王慰敏;安瑞芳;朱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50例。Ⅰ组采用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Ⅱ采用肠溶性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Ⅲ组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胶囊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成本-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BG、PBG、HbA1c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而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Ⅰ组成本-效果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P<0.05),而Ⅱ组与Ⅲ无差异性(P>0.05);三组药物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剂型二甲双胍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病症,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的成本-效果优于其它两种。

    作者:秦树森;汤锦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其流行病学情况,总结防治对策。方法对我地区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140例手足口病患者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40例手足口病中,2010年发生23例,2011年29例,2012年41例,2013年47例;2010年重症病例4例、死亡0例,2011年重症2例、死亡1例,2012年重症2例、死亡2例,2013年重症2例、死亡1例;高发月份为4~6月。患病人数中以5岁以下为主,男多于女。结论我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以4~6月为主,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男性发病率较高,且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刘杰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片、拜阿司匹林在治疗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62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HHcy,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叶酸片及拜阿司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60d分别监测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予以NIHSS及ADL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评分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片、拜阿司匹林治疗伴有HHcy的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Hcy浓度,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钟有;苏麟;张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七胶囊联合非那雄胺减少TURP术中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术前联合应用三七胶囊和非那雄胺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出血量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2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4组: A组患者术前常规给予口服非那雄胺10mg/d,三七胶囊2g/d;B组患者术前常规给予口服三七胶囊2g/d;C组患者术前常规给予口服非那雄胺10mg/d;D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实施手术,分析比较4组患者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量、术中平均失血量、1g前列腺组织切除平均失血量。结果 A、B、C、D组的组织切除量分别为28.3±7.6g,27.6±7.2g,29.5±8.2g,28.9±8.7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72.4±47.6、213.5±67.9、197.2±52.4、292.8±77.3ml,A组在术中失血量,切除1g前列腺组织失血量上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分别为45.7±20.9、48.8±23.2、46.9±19.7、68.3±22.6min,A、B、C组间无明显差异,但都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联合应用三七胶囊和非那雄胺可显著减少TURP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TURP术中出血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宏;孙科;杨俊福;金志波;杨锦建;贾占奎;顾朝辉;姚文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符合研究条件的84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双盲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bid,应用14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30mg加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应用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62.7%,其临床差别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确,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少,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正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被江西省卫生厅评为省级期刊

    接江西省卫生厅通知,根据《关于印发〈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2011年修订版)〉的通知》(赣人社发[2011]47号)精神,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总结过去评审经验、借鉴外省做法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编辑了《江西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医学杂志分级汇总表(试行)》,作为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中界定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与省级期刊的依据,以进一步规范我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现代诊断与治疗》在我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中被评为省级期刊。

    作者: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南昌市卫生局科教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鱼金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12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药鱼金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止咳、平喘、退热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鱼金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临床护理干预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地塞米松加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2.35%,且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期间给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作者:汪燕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良性气管狭窄误诊2例及文献复习

    例1女,55岁。因“确诊支气管结核3年,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年7月因低热、咳嗽入住当地某医院,经检查确诊支气管结核,予以规范抗结核四联治疗12个月,定期随访未发现结核复发。平时患者偶有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呼吸困难。入院前2个月患者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不伴心悸、双下肢水肿、胸痛及咯血。外院行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提示轻-中度阻塞性肺通气障碍,考虑为“支气管哮喘”,予以舒利迭50/250以及万托林吸入、沐舒坦雾化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既往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2级,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血压148/68mmHg。神志清楚,喘息貌,查体合作。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可及明显双相期高调干啰音,未及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HR 96bpm,心律整齐,心音正常,无附加心音,无心包摩擦音,无杂音。触诊腹壁紧张度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腹部包块无,肝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34×109/L,血小板214.6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4.92%。葡萄糖7.46mmol/L,尿素氮2.52mmol/L,肌酐48.0umol/L,尿酸355.0umol/L,钾3.33 mmol/L,B-型脑尿钠肽36.80pg/ml,超敏C反应蛋白0.20mg/dl,红细胞沉降率26mm/h。喉+肺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冠状动脉硬化;气道狭窄(C7-T1水平);喉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超细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距离声门约3cm处可见明显气管狭窄,肉芽组织增生。诊断:高位良性气管狭窄。予以全麻喉罩通气条件下行气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暂时性气管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于2w后取出支架。

    作者:胡轶;赵苏;尹雯;张卫明;谭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评估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照组使用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通气功能指标以及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估(呼吸困难指数)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有效改善其肺部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相比异丙溴胺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坤;赵弘卿;冯金萍;吕蕾;朱湘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熊去氧胆酸。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TBIL、DBIL、AST、ALT指标变化;统计患者的黄疸、肝区不适、腹胀和乏力的改善情况,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黄疸、肝区不适、腹胀和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TBIL、DBIL、AST、ALT指标变化比较,都要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治疗确切,能有效维持及修复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相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分析和探讨采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进行临床诊治的效果。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诊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2例。将他们根据就诊时间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患儿31例。分别给予其常规疗法和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情绪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经过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恢复情况(FVC、PEF、FEV1)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3.5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74.19%),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病症的临床诊治中,应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因而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诊疗方法。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佐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将120例住院手足口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病毒对症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外涂口腔患处,同时加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喷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家长容易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经皮肾镜与输尿管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0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行输尿管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小,疗效好,且患者恢复时间比较短,而经皮肾镜与输尿管治疗方法虽然一次碎石成功率比较高但是较容易出现出血事故。

    作者:袁晓筠;罗剑斌;刘健;傅立中;朱正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影响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建立气腹后和拔管时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唤醒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气腹后和拔管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指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窦建;陈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竭82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乌拉地尔对慢性肾衰(CRF)并发急性左心衰竭(ALVF)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CRF合并ALV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酚妥拉明,研究组应用乌拉地尔,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26/41),研究组总有效率87.80%(36/41),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拉地尔可改善CRF合并ALVF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42例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社区门诊实施治疗的84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2例,百分比为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差异显著(P<0.05)。孟鲁司特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以加大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黄泳;文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40例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性肺炎采用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症状和体征消除,缩短病程,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于德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