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劲松;曾卫东;李希波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240例,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医生护理质量总体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细节护理模式能提高手术的配合度,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安全及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凯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肝癌全球发病率不断增高,多数病人确诊时已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因此寻找能够早期鉴定肝癌的标志物成为降低肝癌致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肝硬化病人传统的定期超声波检测以及血清AFP含量检测灵敏度和准确率有限.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寻找一系列高效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早期肝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以后肝癌的早期鉴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利多卡因、无水乙醇在肾囊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肾囊肿采用利多卡因、无水乙醇注射治疗,36例肾囊肿采用无水乙醇治疗,对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用利多卡因组和未用利多卡因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利多卡因、无水乙醇在肾囊肿治疗,具有创伤小、简单易行、副反应小、疗效肯定,易被接受.注射利多卡因在硬化治疗中应推广.
作者:杨芳;周宏伟;张黎敏;朱芸;李江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加动力切割系统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共128例声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支撑喉镜下应用动力切割系统进行微创手术.结果 术后10d对患者进行走访调查,100例声带息肉患者治愈95例,好转3例,有效率达98%.声带囊肿2例,全部治愈.术后半年回访,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加动力切割系统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很好,视野清晰,操作精度高且创伤性小.
作者:杨世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TORCH的感染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外,国内各医疗单位检测数据不一,结论各异,导致其检测对优生优育的价值褒贬不一.因此,全面、客观了解TORCH检测的意义和局限性对优生优育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罗明;周才丽;樊应红;熊雪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IF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与IL-1β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45例,正常人28例,应用EHSA测定MIF和IL-1β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程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滑液中MIF及IL-1β表达水平作单因素方差分析.MIF的KOA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β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IL-1β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MIF与IL-1β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45(P<0.01),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MIF可能是KOA发病过程中促进关节滑液炎症、介导软骨退变的重要因子.
作者:邝立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收治的38例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加强护理手段,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干预后,38例患者全部治愈,心衰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无死亡病例出现.通过加强对血液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令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通过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知抗生素的使用在呼吸内科达78%,其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抗生素是社区医院呼吸内科常用的一种抗菌药物,其种类繁多,临床只有合理应用,才能保证抗生素在社区呼吸内科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收治的40例长期住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各项综合要求,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金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应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行剖宫产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60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感觉阻滞高平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石平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HCG、Prog检测联合阴道彩色B超检查对异位妊娠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240例终止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0例异位妊娠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因其他原因终止妊娠的门诊宫内妊娠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血清β-HCG、Prog及阴道彩色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对照组血清β-HCG、Prog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根据停经时间不同比较血清β-HCG、Prog水平,结果观察组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β-HCG数值与停经时间呈正相关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阴道彩色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表现明显不同.结论 临床应用血清β-HCG与Prog检查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可提高异位妊娠的确诊率.
作者:魏璐华;黎莉;戴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实验诊断方法在丙型肝炎(丙肝)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丙型肝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HCV-RNA含量与血清ALT、前白蛋白、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并探讨HCV RNA定量与ALT、PA、TBIL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7例丙型肝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增强化学发光法(C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RT-PCR)进行检测,应用AU2700型自动生化仪及其生化检测试剂检测全部标本ALT、PA、TBIL指标.结果ELISA、CIA及PCR方法检测样本丙肝阳性率分别为77.2%、78.9%和84.2%;三组x2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含量呈阳性的样本中,ALT异常率与HCVRNA含量间呈正相关P<0.01,而ALT数值的变化与HCV RNA含量并无相关性(P>0.05).PA在治疗前后升高差异显著(P<0.05),可与HCVRNA、ALT联合监测丙肝治疗过程中肝功变化.结论 ELISA诊断试剂盒较CIA法检测丙肝抗体同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临床诊断中联合PCR检测HCVRNA能提高HC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HCVRNA含量反映了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患者的病程变化,并且在丙肝治疗进程中能与ALT、PA联合监测疗效.
作者:张秀英;顾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例1:熊某,女,39岁,已婚.于2008年6月6日因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在我站行剖腹探查术、病灶切除术及左侧输卵管结扎术(结扎术式为结扎剪断式),术后恢复月经1次,即2008年7月22日.因停经52d伴左下腹隐痛,不规则阴道流血3d于2008年9月14日再次来我站就诊,查体:T36.8℃,P 88次/min,R 24次/min,BP 90/60mmHg,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下腹压痛;盆腔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少量血迹,宫颈肥大,举痛明显,未见着色,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后穹窿饱满,穿刺抽出5ml不凝血,左侧附件区增厚、压痛,右附件区压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尿HCG阳性,Hb:100g/L,WBC:4.6×109/L,分类N:0.72,L:0.28;B超提示:宫腔内未见孕囊,左附件区见低密度混合占位包块,后穹窿2cm液性暗区,右附件显示不清,初步诊断:左侧输卵管妊娠.
作者:金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9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肩难产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x2=16.8,P<0.01);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7,P<0.05).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肩难产发生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婕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进行肝胆手术的1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肝胆手术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相关因素为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方法、切口大小、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术后并发症.经过单因素分析,排除次要的相关因素,对主要的相关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不同肝胆手术部位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对此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贾学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发病2~72h内临床考虑脑梗塞患者行MR常规T1WI、T2WI及DWI序列检查.结果 30例脑梗塞患者T1WI、T2WI共检出病灶110个,其中51个超急性、急性期梗塞病灶在DWI上显示呈高信号,ADC上呈低信号,梗塞部分均对应相应临床症状,阳性率为100%,51个病灶中T1WI及T2WI显示40个,阳性率为78%.结论 DWI技术在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分期方面,较常规MRI优越,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佳治疗方案.
作者:章宏;鲁国卫;程平章;尹成俊;胡丽春;孙世介;王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末梢血、静脉血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寻求准确有效采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82例住院采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同一时间采集末梢血、静脉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标本的血常规结果.结果 末梢血与静脉血WBC、RBC、Hb、MVHC、Hct、MCV、PLT等7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MV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代临床应用静脉血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误差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是首选的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
作者:叶国华;邹尚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7.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明显,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缓解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吉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高频彩超对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进行检测,探讨高频彩超对糖尿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检测60例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并与57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呈现CDFI血流充盈缺损、欠连续或中断,PW示频谱欠均等,血流速度减低或消失等现象,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超对糖尿病第一跖背动脉的血流检测能为临床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史月秋;卢长庆;黄发基;方荣军;方杰;廖江;董宝玲;谢菲;李柯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各类需进行腹部或四肢手术的患儿,共计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神经阻滞麻醉:B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麻醉;C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氯胺酮麻醉.对比三组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儿的呼吸、心率较C组低(P<0.05),三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好,没有明显的体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C组患儿的肌松情况良,但是偶有体动及少许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后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