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黄鹍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 黛力新, 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探讨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黛力新治疗效果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治疗早期脑梗死的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7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50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A组(小切口弹性髓内钉固定,150例)、B组(钢板内固定,90例)、C组(骨牵引+夹板固定,110例),随访7~12个月,对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B、C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总优良率与B、C组患儿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卓伟;王志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CT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诊疗方案选择的意义

    目的:探讨CT关住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方案选得意义。方法选取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病患者,均在CT平扫检查的基础上实施CT灌注成像扫描。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与溶栓标准符合,CT灌注成像检查,病灶侧局部rCBF参数、rCBV参数、达峰时间与病灶对侧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在溶栓24h后NIHSS评分分值减少幅度≥4分,显著改善,占70%;1例无变化,占5%;5例分值较治疗前增加,占25%。行3个月随访显示,死亡1例,其它无异常表现。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疾病,采用CT灌注成像检查,可对患者脑储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利于治疗方案个体化选择,为改善预后创造条件,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朱逸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56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平均止血时间以及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龚双秋;陈永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就诊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2次/d;观察组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0.25g/次,2次/d)治疗,4w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汉成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复方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随机将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个疗程后将两组在总有效率、心率、血压变化、超声心动图指标、6min步行试验等指标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联合组具有明显优势。复方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具有疗效佳、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时海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大黄浸泡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随机将5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分为A组和B组,所有病例都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A组口服或胃管注入大黄浸泡液,2次/d,100ml/次。大黄浸泡液能帮助患者快速降低血淀粉酶含量及血清CRP,在恢复肠道功能与减轻腹痛方面也更为有效。大黄浸泡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庆伦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β-受体阻滞剂从上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应用至今,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是广泛应用的心血管药物之一,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也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作者:刘文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防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进行肛肠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塞入肛门,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胶浆棉条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可以明显的减轻肛肠疾病手术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渭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咳嗽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较佳选择。

    作者:林忠胜;郭廷耀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乳腺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探究

    乳腺疾病中乳腺肿块是具体的临床表现,多数是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由于乳腺肿块有着较为繁多的类型,通常在手术之前无法对恶性或者良性的肿块类型进行确定,常常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冰冻切片对肿瘤的性质进行确定,确保能够对手术范围进行确定,因此,正确的诊断冰冻切片的病理对乳腺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的作用。乳腺疾病手术中通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能够较为有效、快速的对肿块的类型进行确定,且有着较快的迅速性以及较高的准确性等基本特征,广泛的应用在乳腺癌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对乳腺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毛燕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探析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形成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观察并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另选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监测并对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6.44±8.99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6例(67.65%);颈动脉斑块43例(63.24%)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8.23±9.42μmol/L,无颈动脉斑块25例(36.76%)同型半胱氨酸值为22.90±5.22μmol/L;健康对照者同型半胱氨酸值为11.56±7.34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3例(6.25%),有颈动脉斑块4例(8.33%)。伴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P<0.05),颈动脉斑块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为脑梗死诊断、治疗依据,还可反应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

    作者:张桂芳;郝孝盈;王骐;张钦军;曾军燕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及体会。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2例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唑治疗)和观察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治疗7d,对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肺部异常呼吸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青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儿科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探究

    调查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及探究其合理用药方案。对660份住院治疗儿科治疗方案进行检查,研究引起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常见药物及其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用药的对策。儿科常用药物共有8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数多,发生不良反应多影响的是消化系统,占56%。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其中有104份的治疗方案不合理,占15.75%。多为用法不当。经过调查研究及开展一系列临床药学服务,能降低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保障儿童的治疗安全。

    作者:陆晓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0~2012年接受的剖宫产产妇8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盐酸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对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麻醉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旭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的临床疗效。收治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来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柯广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治疗策略,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67例,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结果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61%,抑郁患者中独身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抑郁患者,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则明显偏低,进一步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文化程度,及透析充分性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患病率高,与婚姻状况,肾性贫血,慢性炎症及营养状态有关,其中婚姻状况,血红蛋白的水平可能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作者:杨雄;任世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8.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筛选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35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于治疗后2w血β-HCG均明显下降,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1.42%和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作者:赵晶蕾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从2012年9月~2013年5月男科接收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采用回顾分析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68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满意率达到了9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5%。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尚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