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周志壮;于永达
三查七对工作制度是每位护士必须遵守的操作制度,然而在工作中,由于制度执行不严,药品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差错事故屡见不鲜,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使病人致残或导致死亡.现就工作中见到的误把利多卡因作为50%葡萄糖静推(静脉推注)引起急性中毒2例报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的警戒.
作者:李玉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许多金属元属多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双硫腙法操作复杂,特异性及精神性较差.本文以试镉灵-OP来测定空气中的镉,并对三种增溶剂的增溶效果及实际应用的可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丛辉;孙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科学评估三期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胰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显示程度.方法收集40例胰腺CT平扫正常人,于三期分别行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胰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显示程度.结果胰周主要血管的显示率均≥95%,显示程度评分≥2分.结论胰周血管三维成像能够较清晰显示胰周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形态、位置和走行.
作者:李春志;赵志梅;李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方向.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依据,我们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对乐群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少见,但因其发病急、进展快、范围广及中毒症状严重,应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彻底引流是关键.延误诊断治疗致肢体功能障碍教训是深刻的.现就我院收治坏死性筋膜炎7例,结合临床如下.
作者:罗开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隔离症是肺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指一部分肺发育不全,无呼吸功能与相邻肺叶的正常部分相隔离.好发于两下叶后基底段,尤以左侧多见.位于脊柱旁沟,多呈三角形,团块状阴影,其内可见囊性结构边界清楚.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以前者为多见.
作者:王胜;吴修会;许名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教科书规定臀大肌注射部位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但在临床中我们则发现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注射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作者:朱梅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甚至暴发流行.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身痛、乏力、咽喉疼痛、音哑、咳嗽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于病情好转后出现急性肾炎及风湿病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医生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李文惠;牟宇红;张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子宫内放置ICU避孕在我国现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避孕方法,具有一次放置、长期有效、取出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深受我国育龄妇女的欢迎,对控制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行宫内ICU取出术一般都很顺利,但对于ICU迷路,包括ICU尾丝迷失、粘连、断裂、嵌顿、穿入或穿出子宫等,应用常规方法取出ICU困难.
作者:康淑芳;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 1998年9月~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72例,年龄2月~3岁,男108例,女64例;发热74例,无发热98例;轻度脱水104例,中度48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56例,<1.0×109/L116例;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乳酸菌素加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组88例,单纯乳酸菌素口服对照组84例.
作者:刘宪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分娩疼痛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075%左旋布比卡因(A),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左旋布比卡因(B),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25%左旋布比卡因(C).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法记录疼痛分数和下肢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妇生命体症,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量,器械助产,产后出血量及胎心宫缩图和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三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有较明显的差异(P<0.01),三组在活跃期VAS皮肤分别为:A组(6.58±0.65)分,B组(3.98±0.62)分,C组(3.05±0.61)分.三观察组中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是A组长(P<0.05).三组借助器械分娩,分别为7.6%,8.7%,9.7%.催产素用量B,C组明显多于A组(P<0.05),且以C组多.产后失血量元明显区别.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相似.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并且促进活跃期,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冰;蔡慧;袁源;谭思源;徐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的几个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783例人工气道患者的人工气道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呼吸机的使用和参数的调节、保持气道温、湿度、吸痰的护理、加强口鼻咽部的护理等.结果有4例痰痂形成(0.5%),意外脱管3例(0.3%),口腔溃疡8例(1%),无1例因护理操作方法不当导致病人死亡.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气道的温湿度和吸痰、口鼻咽部的有效护理、呼吸机的正确使用.它们是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XCG是一种在炎性胆囊内可以形成瘤样肿块的疾病,在临床上易与癌瘤相混淆,在病理检查上易被忽视.国外Christensen和Ishak1970年首次描述胆囊纤维黄色肉芽肿[1].1983年国内黄应堂等作了第一次报道[1],以后逐渐增多.现收集我院从1990年1月~2005年1月术后病理诊断42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作一简要讨论.
作者:王丽萍;杨金英;黄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新近发现的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后,来改善他们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对58例新近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短效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使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维持1个月后停胰岛素改口服降糖药.观察组开始即用降糖药治疗,1个月后使血糖的结果也在正常范围.观察两组6年来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无论在血糖控制和服药的剂量及并发症都优于观察对照组.结论对新近2-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建议对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新近2-型糖尿病患者应首先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马龙新;孙慧琛;殷春秀;周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院从1995年至2005年共做过8例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过程均平稳顺利,现总结一些体会如下.1一般资料8例病人,年龄40~75岁,6男2女,ASAⅡ~Ⅲ级,均有不同程度不同年限的反复发作性心悸,进行性加重,发作时有的有全身紫绀.入院查血压都高于正常达200~160/130~100mmHg,心率90~140次/分,心界有不同程度扩大,心电图示T波改变,血糖升高,术前经B超、CT均已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作者:王永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茧症是一种少见的腹部疾病,我院普外科1995~2005年手术中共遇见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石磊;樊琦;孙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导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医疗服务保障机制的健全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面开展,各医院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企业医院更是举步为艰.因此,科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温晓慧;蒋英姿;周志壮;范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洁;刘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氯胺酮、安定、普鲁卡因、阿托品、简称(KDPA)用于中小手术静脉全麻和其它手术的全麻诱导等,经临床观察,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2005年2月18 日收治1名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安全性输入段梗阻致十二指肠降段破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欣林;李承;姜长滨;周军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