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段梗阻致十二指肠破裂1例

原欣林;李承;姜长滨;周军德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后, 输入段梗阻, 重症急性胰腺炎, 现报告如下, 十二指肠, 安全性, 患者
摘要:我科2005年2月18 日收治1名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安全性输入段梗阻致十二指肠降段破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治疗技术来促进人类健康是不够的[1].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护士如何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在家较快康复成为现实.

    作者:覃柳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低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法

    阑尾炎是外科多发病,占我院每年手术病人的三分之二左右.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既增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积极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作者:姜立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12例CT分析

    目的通过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回顾性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1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平扫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部分增强扫描和核磁共振图像,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弥漫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多数累及侧脑室周旁白质.结论充分认识本病后,CT平扫结合临床病史对本病即可诊断,一般不需再作增强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施付强;卢昌宏;谈瑞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恶性黑素瘤早期预防和发现

    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高恶性程度的肿瘤.多发于皮肤、甲下、亦见于粘膜、眼脉络膜及软脑等部位.

    作者:刘明江;王丽丽;李战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42例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发生的部位是输卵管.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目前被认为是佳的治疗方法.2003年9月~2005年3月,我院经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42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宫腔镜在宫腔内ICU迷路取出术中的应用

    子宫内放置ICU避孕在我国现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避孕方法,具有一次放置、长期有效、取出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深受我国育龄妇女的欢迎,对控制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行宫内ICU取出术一般都很顺利,但对于ICU迷路,包括ICU尾丝迷失、粘连、断裂、嵌顿、穿入或穿出子宫等,应用常规方法取出ICU困难.

    作者:康淑芳;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洁;刘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臀大肌注射部位的讨论

    教科书规定臀大肌注射部位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但在临床中我们则发现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注射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作者:朱梅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空气中镉的测定及增溶剂的选择

    许多金属元属多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双硫腙法操作复杂,特异性及精神性较差.本文以试镉灵-OP来测定空气中的镉,并对三种增溶剂的增溶效果及实际应用的可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丛辉;孙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建议

    脱落细胞学突出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安全性强、对设备要求不高、费用低,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查率高.随着近几年癌症率的不断提高,脱落细胞学亦日益备受临床的关注,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足之处是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学检查采集标本量少,看到的细胞数少,因而假阴性多.为了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而降低假阴性,减少可疑性,杜绝假阳性,工作中总结的几项建议,以供交流.

    作者:安翠;王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体会

    本院从1995年至2005年共做过8例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过程均平稳顺利,现总结一些体会如下.1一般资料8例病人,年龄40~75岁,6男2女,ASAⅡ~Ⅲ级,均有不同程度不同年限的反复发作性心悸,进行性加重,发作时有的有全身紫绀.入院查血压都高于正常达200~160/130~100mmHg,心率90~140次/分,心界有不同程度扩大,心电图示T波改变,血糖升高,术前经B超、CT均已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作者:王永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核素骨显像在骨痛诊断应用中的经验探讨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骨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方法对179例骨痛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参考终确诊结果,分析全身骨显像的优缺点.结果在179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病例154例,其中肿瘤患者59例,良性病变患者85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对肿瘤所引起的骨痛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一些良性病变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正确使用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以很好的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其波;刘京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肺隔离症是肺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指一部分肺发育不全,无呼吸功能与相邻肺叶的正常部分相隔离.好发于两下叶后基底段,尤以左侧多见.位于脊柱旁沟,多呈三角形,团块状阴影,其内可见囊性结构边界清楚.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以前者为多见.

    作者:王胜;吴修会;许名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体会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少见,但因其发病急、进展快、范围广及中毒症状严重,应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彻底引流是关键.延误诊断治疗致肢体功能障碍教训是深刻的.现就我院收治坏死性筋膜炎7例,结合临床如下.

    作者:罗开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病和颈椎骨折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目的通过18例颈椎病或颈椎骨折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方法①做好心理护理.②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③密切观察病情.④保持正确体位,做好基础护理.⑤做好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食道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食道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20例,全凭静脉复合麻醉.B组(复合组)20例,静脉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结果B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留院时间均优于A组.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食道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比较优越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永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思茅市贫困移民妇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因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尤其在32周后为多见.本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国内外报道较多,全国妊高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妊高征与年龄、第一胎、第一产、多胎及遗传等有关.本文重点就云南省思茅市贫困移民妇女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李雪梅;段玲;肖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城区居民就诊意向及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城区居民就诊意向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法对8282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病后选择市级医院的占80.8%,社区卫生服务的仅占居民的4.2%.结论选择就诊医院的主要原因有离家近,合同医院.要求的服务项目有健康咨询、体格检查、上门护理等.大力发展医保进社区,为社区医生购买医疗责任险是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

    作者:卢昀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是本病的复杂,病情变化快,症状严重的阶段.正确的治疗与护理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对100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吴美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医药对防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甚至暴发流行.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身痛、乏力、咽喉疼痛、音哑、咳嗽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于病情好转后出现急性肾炎及风湿病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医生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李文惠;牟宇红;张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