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吴美菊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骨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方法对179例骨痛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参考终确诊结果,分析全身骨显像的优缺点.结果在179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病例154例,其中肿瘤患者59例,良性病变患者85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对肿瘤所引起的骨痛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一些良性病变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正确使用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以很好的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其波;刘京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子宫内放置ICU避孕在我国现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避孕方法,具有一次放置、长期有效、取出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深受我国育龄妇女的欢迎,对控制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行宫内ICU取出术一般都很顺利,但对于ICU迷路,包括ICU尾丝迷失、粘连、断裂、嵌顿、穿入或穿出子宫等,应用常规方法取出ICU困难.
作者:康淑芳;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近年来应用生长抑素+四肽-思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冬梅;蒋丹娜;杨伟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回顾性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12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平扫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及部分增强扫描和核磁共振图像,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弥漫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多数累及侧脑室周旁白质.结论充分认识本病后,CT平扫结合临床病史对本病即可诊断,一般不需再作增强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施付强;卢昌宏;谈瑞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水平与脑电图(EEG)改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39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CD62P水平及EEG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结果血浆CD62P水平与脑电图改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脑梗塞患者血浆CD62P水平与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密切.
作者:王韵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阑尾炎是外科多发病,占我院每年手术病人的三分之二左右.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既增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积极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作者:姜立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临床上常采取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人工肛门改变了正常粪便的排泄途径,由此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对直肠癌转移规律认识的提高,吻合器的不断进步,吻合方法的改进及护理手段的完善,在Miles手术基础上产生许多保肛手术,其5年生存率与Miles手术相似,却明显提高了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院肛肠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肠吻合器治疗直肠癌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如果不改变传统观念,由此带来的医疗纠纷也将逐渐上升.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发生医疗纠纷.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布以来,医务工作者倍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因此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措施,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护患纠纷,势在必行.
作者:毛玉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又由于人们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医疗保险等原因,许多患者选择门诊输液治疗,因而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作者:王冶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腰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CEA)的双重优点[1].2004年2月,我院应用CSEA行下肢手术及术后镇痛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洪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洁;刘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科室2004年共施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158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77例,年龄25~65岁,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亚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教科书规定臀大肌注射部位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但在临床中我们则发现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注射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作者:朱梅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2005年2月18 日收治1名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安全性输入段梗阻致十二指肠降段破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欣林;李承;姜长滨;周军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病之一,典型症状表现三多一少目前诸多糖尿病患者并非如此,尤其老年人发病隐匿,常以各种并发症就诊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隐蔽,故临床常被漏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年内遇到的28例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由于此类病人术前病情较重,心功能较差,手术费用较高,而且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口服抗凝药,因此患者易出现手术恐惧、担心预后、经济困扰、家庭支持与否等心理障碍.我们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33例行瓣膜置换的风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以期制定相应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验证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先取伴抑郁、焦虑情绪的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每日口服氟西汀20mg,共4周,于治疗后进行SDS、SAS测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1.2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眠情绪均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高毅;周志壮;于永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方向.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依据,我们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对乐群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许多金属元属多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双硫腙法操作复杂,特异性及精神性较差.本文以试镉灵-OP来测定空气中的镉,并对三种增溶剂的增溶效果及实际应用的可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丛辉;孙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液湿敷对11例感染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感染性伤口清创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结果11例病人伤口全部愈合.结论高锰酸钾液湿敷感染性伤口,操作简单,经济实惠而且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永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