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吻合器治疗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护理21例

周宇

关键词:肠吻合器, 治疗, 直肠癌, 手术基础, 生理和心理, 吻合方法, 生存质量, 人工肛门, 联合切除, 护理体会, 护理手段, 规律认识, 恶性肿瘤, 保肛手术, 永久性, 生存率, 肛肠科, 癌转移, 排泄, 临床
摘要: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临床上常采取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人工肛门改变了正常粪便的排泄途径,由此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对直肠癌转移规律认识的提高,吻合器的不断进步,吻合方法的改进及护理手段的完善,在Miles手术基础上产生许多保肛手术,其5年生存率与Miles手术相似,却明显提高了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院肛肠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肠吻合器治疗直肠癌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室常见护患冲突原因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同时又由于人们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医疗保险等原因,许多患者选择门诊输液治疗,因而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作者:王冶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病和颈椎骨折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目的通过18例颈椎病或颈椎骨折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方法①做好心理护理.②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③密切观察病情.④保持正确体位,做好基础护理.⑤做好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左旋布比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分娩疼痛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075%左旋布比卡因(A),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左旋布比卡因(B),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25%左旋布比卡因(C).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法记录疼痛分数和下肢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妇生命体症,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量,器械助产,产后出血量及胎心宫缩图和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三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有较明显的差异(P<0.01),三组在活跃期VAS皮肤分别为:A组(6.58±0.65)分,B组(3.98±0.62)分,C组(3.05±0.61)分.三观察组中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是A组长(P<0.05).三组借助器械分娩,分别为7.6%,8.7%,9.7%.催产素用量B,C组明显多于A组(P<0.05),且以C组多.产后失血量元明显区别.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相似.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并且促进活跃期,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冰;蔡慧;袁源;谭思源;徐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42例腹腔镜手术下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发生的部位是输卵管.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目前被认为是佳的治疗方法.2003年9月~2005年3月,我院经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42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建议

    脱落细胞学突出的特点是简单易行、安全性强、对设备要求不高、费用低,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查率高.随着近几年癌症率的不断提高,脱落细胞学亦日益备受临床的关注,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足之处是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学检查采集标本量少,看到的细胞数少,因而假阴性多.为了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而降低假阴性,减少可疑性,杜绝假阳性,工作中总结的几项建议,以供交流.

    作者:安翠;王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合并高血压病.2004年10月我国卫生部和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布了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级(轻度)高血压即血压在140~159/90~99mmHg的病人合并糖尿病者列入高心血管病危险组,与重度高血压(≥180/110mmHg)同等视之,因此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目标血压应降到130/85mmHg以下,可有效地延缓心脑血管或微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宇;孙志宏;侯英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护患纠纷的分析及防范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当病人就医时,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导致纠纷的发生.做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减少护理纠纷,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高文霞;刘屹东;崔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股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治疗技术来促进人类健康是不够的[1].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护士如何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在家较快康复成为现实.

    作者:覃柳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查对制度在放射科的运用

    卫生法是调整人们在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总和,包括与卫生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等,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力保障其实施[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放射科紧跟时代的步伐,从2004年10月份由以前旧的X光机换成高清晰、高质量的CR、DR、CT和16排螺旋CT,把放射科带入了高科技、高信息的网络时代.因而,严格规范地实行三查七对制度这一护理常规,是降低差错发生率的有效保证,是保证病人安全,使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对这一制度在放射科的运用呢,我们进行了探索.

    作者:杨海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由于此类病人术前病情较重,心功能较差,手术费用较高,而且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口服抗凝药,因此患者易出现手术恐惧、担心预后、经济困扰、家庭支持与否等心理障碍.我们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33例行瓣膜置换的风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以期制定相应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锰酸钾液湿敷在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液湿敷对11例感染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感染性伤口清创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结果11例病人伤口全部愈合.结论高锰酸钾液湿敷感染性伤口,操作简单,经济实惠而且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永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方向.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依据,我们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对乐群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锐器伤中的诊治

    自2003年至今,我们对51例胸部锐器伤进行了辅助小切口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均取得满意效果,使诊断与治疗同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姜长滨;张毅奎;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空气中镉的测定及增溶剂的选择

    许多金属元属多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双硫腙法操作复杂,特异性及精神性较差.本文以试镉灵-OP来测定空气中的镉,并对三种增溶剂的增溶效果及实际应用的可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丛辉;孙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宫腔镜在宫腔内ICU迷路取出术中的应用

    子宫内放置ICU避孕在我国现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避孕方法,具有一次放置、长期有效、取出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深受我国育龄妇女的欢迎,对控制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行宫内ICU取出术一般都很顺利,但对于ICU迷路,包括ICU尾丝迷失、粘连、断裂、嵌顿、穿入或穿出子宫等,应用常规方法取出ICU困难.

    作者:康淑芳;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滴眼液中诺氟沙星含量

    目的建立诺氟沙星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检测波长为278n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乙腈(87:13),流速为1.0ml/min.结果诺氟沙星滴眼液检测浓度在1.5~3.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6%,(RSD=0.40%,n=3).结论本法可以用于诺氟沙星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王中兰;陈菊;冯碧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42例临床病理分析

    XCG是一种在炎性胆囊内可以形成瘤样肿块的疾病,在临床上易与癌瘤相混淆,在病理检查上易被忽视.国外Christensen和Ishak1970年首次描述胆囊纤维黄色肉芽肿[1].1983年国内黄应堂等作了第一次报道[1],以后逐渐增多.现收集我院从1990年1月~2005年1月术后病理诊断42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作一简要讨论.

    作者:王丽萍;杨金英;黄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28例首发症状分析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病之一,典型症状表现三多一少目前诸多糖尿病患者并非如此,尤其老年人发病隐匿,常以各种并发症就诊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隐蔽,故临床常被漏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年内遇到的28例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例利多卡因静脉误推引起急性中毒的教训

    三查七对工作制度是每位护士必须遵守的操作制度,然而在工作中,由于制度执行不严,药品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差错事故屡见不鲜,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使病人致残或导致死亡.现就工作中见到的误把利多卡因作为50%葡萄糖静推(静脉推注)引起急性中毒2例报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的警戒.

    作者:李玉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暴发型流脑抢救护理体会

    暴发型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脑膜脑炎型、休克型、混合型.起病急,病情凶猛,变化快,死亡率高,若不及时抢救,可以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因此,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工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经过临床实践,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和护理.

    作者:郭长萍;高玉梅;孟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