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教科书规定臀大肌注射部位为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但在临床中我们则发现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注射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作者:朱梅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尤其在32周后为多见.本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国内外报道较多,全国妊高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妊高征与年龄、第一胎、第一产、多胎及遗传等有关.本文重点就云南省思茅市贫困移民妇女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李雪梅;段玲;肖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的不断更新,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白蛋白注射液50ml静点完后,续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先锋必注射液4.0g静脉点滴时出现白色颗粒状物质.
作者:杨福琴;鹿宪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综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进展.方法依据文献介绍药物筛选思路及药理作用.结果与结论: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目前首选.其他类药物也有较好疗效,但均应进一步探索.
作者:曾秘;顾克敏;蒋英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常规滴眼法,药液外溢造成浪费且药液流入鼻腔及咽部有口苦恶心的感觉,为此我们将滴眼法进行了改进,使药液充分发挥了作用又避免了不适感.
作者:司存武;谢丽芹;郭艳秋;姜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隔离症是肺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指一部分肺发育不全,无呼吸功能与相邻肺叶的正常部分相隔离.好发于两下叶后基底段,尤以左侧多见.位于脊柱旁沟,多呈三角形,团块状阴影,其内可见囊性结构边界清楚.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以前者为多见.
作者:王胜;吴修会;许名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已引起国际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我科自2003年4月开展了陪伴导乐分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玉平;邓富秋;李云;何燕;陈小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骨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方法对179例骨痛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参考终确诊结果,分析全身骨显像的优缺点.结果在179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病例154例,其中肿瘤患者59例,良性病变患者85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对肿瘤所引起的骨痛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一些良性病变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正确使用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以很好的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张其波;刘京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许多金属元属多可以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双硫腙法操作复杂,特异性及精神性较差.本文以试镉灵-OP来测定空气中的镉,并对三种增溶剂的增溶效果及实际应用的可能进行了探讨.
作者:丛辉;孙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病之一,典型症状表现三多一少目前诸多糖尿病患者并非如此,尤其老年人发病隐匿,常以各种并发症就诊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隐蔽,故临床常被漏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年内遇到的28例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睾丸扭转和急怀睾丸炎临床上均以急性阴囊疼痛来诊,临床上有时很难鉴别,早期正确的超声鉴别诊断,对临床采取及时、恰当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商慧华;刘卫星;安雪岚;郑晓红;朱本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18例颈椎病或颈椎骨折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方法①做好心理护理.②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③密切观察病情.④保持正确体位,做好基础护理.⑤做好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院从1995年至2005年共做过8例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过程均平稳顺利,现总结一些体会如下.1一般资料8例病人,年龄40~75岁,6男2女,ASAⅡ~Ⅲ级,均有不同程度不同年限的反复发作性心悸,进行性加重,发作时有的有全身紫绀.入院查血压都高于正常达200~160/130~100mmHg,心率90~140次/分,心界有不同程度扩大,心电图示T波改变,血糖升高,术前经B超、CT均已诊断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作者:王永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手术前放化疗进行评价.方法28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行手术前放化疗.术前放疗采用6/15MV-X线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为40Gy/20f/28d.全身化疗共两个疗程,放疗前后进行,具体剂量为:DDP:20mg/m2,dl,静脉滴;5-FU:750mg/m2,dl~5,24h连续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完成后2~4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放化疗期间全组未出现因毒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者,仅1例出现造血系统Ⅲ度毒性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治疗,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经术前辅助治疗,2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病理总有效率(CR+PR)为67.8%.结论术前放疗+全身化疗安全有效,可缩小原发肿瘤,使部分肿瘤病理完全缓解,从而达到降低肿瘤病理分期,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
作者:楼奕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甚至暴发流行.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身痛、乏力、咽喉疼痛、音哑、咳嗽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能于病情好转后出现急性肾炎及风湿病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医生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李文惠;牟宇红;张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威胁广大妇女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发生的部位是输卵管.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采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目前被认为是佳的治疗方法.2003年9月~2005年3月,我院经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42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合并高血压病.2004年10月我国卫生部和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布了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级(轻度)高血压即血压在140~159/90~99mmHg的病人合并糖尿病者列入高心血管病危险组,与重度高血压(≥180/110mmHg)同等视之,因此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目标血压应降到130/85mmHg以下,可有效地延缓心脑血管或微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宇;孙志宏;侯英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三查七对工作制度是每位护士必须遵守的操作制度,然而在工作中,由于制度执行不严,药品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差错事故屡见不鲜,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者使病人致残或导致死亡.现就工作中见到的误把利多卡因作为50%葡萄糖静推(静脉推注)引起急性中毒2例报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的警戒.
作者:李玉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子宫内放置ICU避孕在我国现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避孕方法,具有一次放置、长期有效、取出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深受我国育龄妇女的欢迎,对控制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行宫内ICU取出术一般都很顺利,但对于ICU迷路,包括ICU尾丝迷失、粘连、断裂、嵌顿、穿入或穿出子宫等,应用常规方法取出ICU困难.
作者:康淑芳;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分娩疼痛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075%左旋布比卡因(A),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左旋布比卡因(B),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25%左旋布比卡因(C).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法记录疼痛分数和下肢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妇生命体症,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量,器械助产,产后出血量及胎心宫缩图和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三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有较明显的差异(P<0.01),三组在活跃期VAS皮肤分别为:A组(6.58±0.65)分,B组(3.98±0.62)分,C组(3.05±0.61)分.三观察组中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是A组长(P<0.05).三组借助器械分娩,分别为7.6%,8.7%,9.7%.催产素用量B,C组明显多于A组(P<0.05),且以C组多.产后失血量元明显区别.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相似.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并且促进活跃期,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冰;蔡慧;袁源;谭思源;徐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