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平;邓富秋;李云;何燕;陈小艳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方向.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依据,我们于2003年6月~2003年11月对乐群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科室2004年共施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158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77例,年龄25~65岁,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亚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分娩疼痛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075%左旋布比卡因(A),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左旋布比卡因(B),100例足月产妇接受0.125%左旋布比卡因(C).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法记录疼痛分数和下肢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妇生命体症,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量,器械助产,产后出血量及胎心宫缩图和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三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有较明显的差异(P<0.01),三组在活跃期VAS皮肤分别为:A组(6.58±0.65)分,B组(3.98±0.62)分,C组(3.05±0.61)分.三观察组中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是A组长(P<0.05).三组借助器械分娩,分别为7.6%,8.7%,9.7%.催产素用量B,C组明显多于A组(P<0.05),且以C组多.产后失血量元明显区别.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相似.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并且促进活跃期,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冰;蔡慧;袁源;谭思源;徐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当病人就医时,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导致纠纷的发生.做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减少护理纠纷,已成为广大护理工作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高文霞;刘屹东;崔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的不断更新,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白蛋白注射液50ml静点完后,续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先锋必注射液4.0g静脉点滴时出现白色颗粒状物质.
作者:杨福琴;鹿宪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阑尾炎是外科多发病,占我院每年手术病人的三分之二左右.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既增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又延长了住院时间.因此,积极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作者:姜立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由于此类病人术前病情较重,心功能较差,手术费用较高,而且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口服抗凝药,因此患者易出现手术恐惧、担心预后、经济困扰、家庭支持与否等心理障碍.我们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33例行瓣膜置换的风心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以期制定相应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水平与脑电图(EEG)改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39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CD62P水平及EEG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结果血浆CD62P水平与脑电图改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脑梗塞患者血浆CD62P水平与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密切.
作者:王韵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短程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作用.方法7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治疗原发病、退热治疗,治疗组在体温≥37.5℃时加服苯巴比妥.随诊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46例发热359人次,有8例(17.4%)复发FC12人次;对照组30例发热225人次,有12例(40%)复发FC29人次,比较两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短程预防FC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洁;刘成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的几个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783例人工气道患者的人工气道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呼吸机的使用和参数的调节、保持气道温、湿度、吸痰的护理、加强口鼻咽部的护理等.结果有4例痰痂形成(0.5%),意外脱管3例(0.3%),口腔溃疡8例(1%),无1例因护理操作方法不当导致病人死亡.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气道的温湿度和吸痰、口鼻咽部的有效护理、呼吸机的正确使用.它们是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18例颈椎病或颈椎骨折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方法①做好心理护理.②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③密切观察病情.④保持正确体位,做好基础护理.⑤做好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工作的认真细致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局部缺血而失去感觉和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溃疡久治不愈严重者肢端坏死.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加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正确认识,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显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截肢比例.
作者:谢丽芹;张连瑞;姜琳昭;刘学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是本病的复杂,病情变化快,症状严重的阶段.正确的治疗与护理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对100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吴美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如果不改变传统观念,由此带来的医疗纠纷也将逐渐上升.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发生医疗纠纷.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布以来,医务工作者倍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因此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措施,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预防护患纠纷,势在必行.
作者:毛玉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XCG是一种在炎性胆囊内可以形成瘤样肿块的疾病,在临床上易与癌瘤相混淆,在病理检查上易被忽视.国外Christensen和Ishak1970年首次描述胆囊纤维黄色肉芽肿[1].1983年国内黄应堂等作了第一次报道[1],以后逐渐增多.现收集我院从1990年1月~2005年1月术后病理诊断42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作一简要讨论.
作者:王丽萍;杨金英;黄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腰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CEA)的双重优点[1].2004年2月,我院应用CSEA行下肢手术及术后镇痛1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洪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常规滴眼法,药液外溢造成浪费且药液流入鼻腔及咽部有口苦恶心的感觉,为此我们将滴眼法进行了改进,使药液充分发挥了作用又避免了不适感.
作者:司存武;谢丽芹;郭艳秋;姜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病之一,典型症状表现三多一少目前诸多糖尿病患者并非如此,尤其老年人发病隐匿,常以各种并发症就诊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隐蔽,故临床常被漏诊.为了提高对老年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年内遇到的28例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手术前放化疗进行评价.方法28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行手术前放化疗.术前放疗采用6/15MV-X线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为40Gy/20f/28d.全身化疗共两个疗程,放疗前后进行,具体剂量为:DDP:20mg/m2,dl,静脉滴;5-FU:750mg/m2,dl~5,24h连续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完成后2~4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前放化疗期间全组未出现因毒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者,仅1例出现造血系统Ⅲ度毒性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治疗,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经术前辅助治疗,2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病理总有效率(CR+PR)为67.8%.结论术前放疗+全身化疗安全有效,可缩小原发肿瘤,使部分肿瘤病理完全缓解,从而达到降低肿瘤病理分期,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
作者:楼奕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导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医疗服务保障机制的健全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全面开展,各医院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企业医院更是举步为艰.因此,科教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温晓慧;蒋英姿;周志壮;范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