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生的错误提出建设性批评

郭华

关键词:护理程序, 建设性批评, 护理实习生
摘要:通过总结护理实习生在犯错误和接受批评时常见的心态、原因及效果,认识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在批评时首先评估护理实习生所犯的错误和所处的心理状态,确定批评目标,制定合理的批评计划,选择合适的批评方法、批评时机和场所,注意批评的措辞和语气,并对结果不断进行评价,能较好地发挥建设性批评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标.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跃期人工破膜加安定静推临床应用

    针对近年来各医院剖宫产率的逐渐上升,如何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保证母婴平安的度过自然分娩这一难关是摆在我们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责任,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新科题[1].我院采取在活跃早期行人工破膜加安定缓慢静脉推注,加速产程进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海萍;张翠芹;曹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11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11例充血性心衰并低血压病人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方法 所有病人治疗前、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HTR),左房、左室大小,平均压(MBP)、心率(HR),尿量变化.结果 11例病人全部存活,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前后MBP(mmHg):71.12±9.5,75.97±15.62,<0.05;HR(次/分):116.73±14.68,88.16±17.47,<0.05;心胸比HTR0.71±0.06,0.52±0.07,<0.05;LVEF(%):0.25±0.19,0.68±0.34,<0.05;左房(mm):42.2±1.23,37.3±1.16,<0.05;左室(mm):67.5±2.86,56.9±2.41,<0.05;尿量ml·24h:310±150,990±240,<0.05.结论 CVVH能够平稳清除水及毒素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治疗充血性心衰并低血压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丽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再发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47例患者中,再发脑出血127例,再发率8.77%,第一次出血到第二次出血间隔时间,短3月,长12.7年,平均3.1±2.5年.再发类型以基底节-对侧基底节多见,其次为脑叶-脑叶和基底节-丘脑,多在对侧再发,很少在同一部位再发.与首发脑出血患者比较,再发脑出血患者多与长期高血压病以及血压控制不良有关.结论 脑出血后3年内再发危险性较大,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脑出血再发.

    作者:吕秀玉;尹运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肺栓塞4例报告

    肺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的急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特殊的检查技术,过去检出率偏低.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检出水平的提高,诊断例数明显增加.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共确诊4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茂荣;董鹏飞;赵凌怡;王保中;张雅君;孙志宏;孙大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抽吸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抽吸要后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总结124例患者中10例再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长期饮酒,体形肥胖,血压过高且控制不好,首次抽吸血肿量过多是引起再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脑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注意手术适应症的选择,首次抽吸量的控制,操作轻柔,必要时通过使用肾上腺素溶液,避免再出血.

    作者:韩力强;任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术前灌肠对妇科肿瘤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附30例报告)

    目的 术前灌肠对妇科肿瘤病人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妇科肿瘤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前1小时灌肠,对照组不灌肠,评价灌肠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术后第一次肠蠕动出现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 术前灌肠对妇科肿瘤病人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使病人早日进食,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吴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烫伤的观察

    大面积烧、烫伤为一种紧急疾患,若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绿脓杆菌的感染,造成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在5年中,共治愈100多例烧、烫伤患者,其中有10余例为全身大面积烧、烫伤,下面以其中治愈的1例患者为例浅谈烧、烫伤患者的一些治疗方法.

    作者:马越;吴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不同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环锯减压柱状植骨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对4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环锯减压柱状双面皮质骨植骨术(22例)及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块状双面皮质骨植骨加内固定术(23例),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节段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5.8个月,环锯减压组平均改善率48%,优良率65%,1例并发脊髓损伤致瘫痪;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改善率为75%,优良率为85%,无脊髓损伤严重并发症.两组融合率为100%.环锯减压组术后融合节段高度丢失(平均2.0mm)明显大于椎体次全切除组(平均0.69mm)(p<0.05).结论 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加内固定术中减压更为安全有效,术后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更为可靠,疗效优于单纯环锯减压植骨术.双面皮质骨植骨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作者:黄寿国;袁令晖;张英华;鞠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附21例报告)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资料.结果 本组21例含脂肪组织较多的肿瘤14例,少脂或无脂肿瘤5例,2例经薄层CT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的脂肪成分.结论 CT检查可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含脂肪较多的错构瘤,CT表现典型,诊断容易;少脂或无脂的错构瘤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薄层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裴庆林;王和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成分输血

    随着输血观念的转变,现代输血主张不用全血或少用全血,开展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而补充相应的成分,大大提高了疗效,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是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是输血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为临床成分输血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作者:赵国庆;郑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脉冲多普勒描记胎儿呼吸在晚期孕检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脉冲多普勒描记胎儿呼吸频谱图,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取胎儿面部冠状切面,应用彩超的脉冲多普勒频谱功能描记胎儿呼吸时由于气管液流动而产生的类似于血液流动样的脉冲多普勒频谱图.结果 所有受检胎儿均能被描记出其呼吸频谱图.结论 应用脉冲多谱勒技术描记的胎儿呼吸频谱图能够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曲明阳;邹原;宋广芝;牛佳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目的 根据不同原因,区分低流量型和高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提高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治水平.方法 7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年龄20~46岁,平均35岁.持续勃起时间4~68h,平均22h.其中服用两地那非后性交勃起异常1例,膀胱癌转移至阴茎1例,白血病1例,有外伤史者1例,不明诱因者3例.对异常勃起分型,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1例为高流量型,6例为低流量型.1例高流量型患者行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后治愈,6例低流量型患者,均先行肝素盐水及肾上腺素盐水龟头-阴茎海绵体冲洗,但效果不理想,随后改行龟头--阴茎海绵体分流术,5例患者术后1至5天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行病理活检为膀胱癌转移至阴茎,有阴茎全切术.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检查、阴部内动脉造影等是区分高流量型和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阴茎异常勃起如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孙平;孙岩;高太林;王树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扁平疣56例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二氧化碳激光祛除疣体后,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l隔日1次,疗程6周.结果 治疗组56例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能降低扁平疣的复发率,有较好的抗人乳头瘤病毒的作用.

    作者:历志;刘立红;张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病人发生压疮的原因探讨及管理措施

    压疮是身体某一部位,尤其是在骨隆突处皮肤遭受长期过度压迫,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及溃疡.基层医院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压疮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我院是县级中医院,医院条件差,护士素质参差不齐,2002年以来通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使压疮发病率由原来的3.81%下降为0,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探讨股静脉置管在双侧乳腺癌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侧乳腺癌患者同时行改良根治术后股静脉置管化疗的价值.方法 对9例双侧乳腺癌患者同时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应用股静脉置管输液,完成术后化疗.结果 每位患者各穿刺置管3次,穿刺过程顺利,各完成术后4至6疗程的化疗.结论 双侧乳腺癌患者同时手术后应用股静脉置管化疗,避免了双上肢静脉穿刺输液,保护了双上肢血管,避免了加重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陈红梅;吴清时;周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面神经炎173例治疗体会

    1一般资料本组面神经炎致一侧面瘫,173例,男107例,女66例;年龄小的5岁,大的70岁;病程短半天,长的5个月.

    作者:马云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制霉菌素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制霉菌素的水混悬液涂擦口腔病损处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 将制霉菌素片剂去糖衣,碾成粉末加入生理盐水,制成5万~10万U/ml的水混悬液,用力摇匀后用一次性消毒棉签蘸混悬液涂擦口腔局部病损区,每隔2~3小时1次.药液当天配制当天使用.对照组:用2%碳酸氢钠溶液涂擦洗涤口腔,每隔2~3小时1次.为防止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两组在哺乳前后均洗净乳头;棉签不能反复使用;在临床症状消除后需继续用药1~2天,以巩固其疗效.结果 制霉菌素混悬液治疗婴儿鹅口疮120例,有效率95%,其疗效优于对照组(2%碳酸氢钠液76.7%).结论 制霉菌素是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有效药物,其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室性心动过速一例治疗回顾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在基层单位遇到此等重症并不多,而本例又是较难纠正,故做以简单回顾.

    作者:马云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对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病情得到控制,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格林巴利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护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机械通气健康教育、用药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功能恢复锻炼健康教育等.结果 本组除1例死亡外,15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有效地防止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褥疮、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有药物不良反应能正确对待,主动配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硝哒唑、四环素、碘仿在感染根管内应用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为探讨在根管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应用,治疗程序实施策略,愈后的保证.方法 采用病患自身对照,参比病倒取之佳.结果 随访收集,反馈信息,根据时间为依据,达到医患满意.结论 认真总结科学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刘成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