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护理

郝文颖;李爽;孙莉;李明慧

关键词:经皮, 肝穿刺, 胆管引流术, 淋巴结转移, 临床诊断, 肝门部, 资料, 年龄, 男性, 患者, 肝癌
摘要: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53~65岁之间,临床诊断均为肝癌、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人急症手术的麻醉体会

    高血压病人接受急症手术麻醉时风险较大,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术前及术中有效控制血压,结合妥善处理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本文总结42例高血压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哲;张健;董宏;杨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马钱子的炮制与应用

    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马钱子有大毒,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为此,对马钱子的炮制和使用提出一点初步实验,士的宁的含量测定均按药典法.

    作者:蔺学燕;赵兴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及护理

    突发性耳聋是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疾病,目前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内耳微循环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但不论何种原因终导致毛细血管细胞水肿;血细胞凝集及高凝状态而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巴曲酶是一种单成分溶血栓微循环治疗剂,具有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全血粘度、改善内耳微循环的作用.我科于2000年至2003年应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氦氖激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探讨(附120例报告)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激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激光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治疗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前后血常规、血糖、血脂、血沉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良好,并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慧;叶小雯;许幸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膝关节镜下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术的手术配合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股骨髁上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手术方法有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由Green.Serigson.Heny三人设计的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简称GSH钉)固定术[1].其手术方式则需切开关节,对关节功能有较大影响,而在关节镜监视下的GSH钉固定术则不需切开关节,不需外固定,对关节功能影响小,固定可靠,恢复快.我院从2003年10月~2004年5月,实施15例手术,术中顺利,由于此手术开展例数较少,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付庆华;王淑华;位玉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颈椎病是一组综合症状,其病理变化为脊椎骨骼与关节周围的退行性变,使椎间盘退变,膨出或突出,椎体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变化,加之长期采用不正确的姿势工作,高枕睡眠等,致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形成颈椎负重力线的变化.增生的骨刺对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等组织产生压迫和刺激,出现颈椎病分型中的各类症状.

    作者:李丽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后常出现暂时的呼吸功能低下,以及由于手术创伤与引流部位疼痛,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可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并发症.现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效防止痰痂形成,预防肺不张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腹部手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P-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临床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粘附分子P-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35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手术患者外周血PMN凋亡、P-选择素和ICAM-1水平.结果手术患者床前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P-选择素和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3h、12h、36h PMN凋亡呈进行性下降,72h时有所升高;P-选择素和ICAM-1水平在3h、12h、24h、36h呈进行性升高,P-sel在72h开始下降,而ICAM-1在72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手术应激可致上腹部手术患者外周血PMN凋亡延迟,粘附分子水平升高,可能是术后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

    作者:廖文焱;张美兰;张良清;徐军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1例肝转移瘤的介入治疗体会

    肝脏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位置使其成为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既往治疗多采用全身化疗和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而介入治疗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了一种有效地方法.我科自2000年3月~2003年5月收治肝转移瘤患者21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富永;孙玉敏;任军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6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溶栓治疗的预后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多数文献报道[1,2,3]AMI合并RBBB预示梗塞范围大,其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均较不伴RBBB的AMI高.对于AMI患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限制梗死面积,防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及降低死亡率已得到确认.而对伴RBBB的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近期预后有何影响,国内报道尚少.为此本文对AMI合并RBBB的61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安凤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股四头肌替代术护理体会

    我院骨科自开展儿麻矫治手术以来,共收治100例儿麻后遗症患者,其中股四头肌瘫痪者占35%;男18例,女17例;年龄小6岁,大27岁.这些患者膝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屈曲、内旋、反屈、肌肉萎缩等畸形异常姿态,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施行2~3次手术才能改善功能状况.其中腘绳肌转位代股四头肌30例,缝匠肌前移代股四头肌5例.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和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朱远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晚期肺癌化疗的护理

    我院于2001年1月~2003年3月收治晚期肺癌病人212例,实施化学药物治疗,兹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霞;赵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菠萝蛋白酶和施坦宁联合治疗小儿肺炎(60例)

    目的观察菠萝蛋白酶和施坦宁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照组30例,应用施坦宁50mg·kg-1ivdrip bid.菠萝蛋白酶组60例,应用菠萝蛋白酶3万UPo qd+施坦宁50mg·kg-1ivdrip bid.结果对照组中30例,其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和87%.菠萝蛋白酶组60例,其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85%和93%.结论菠萝蛋白酶和施坦宁联合用药可增强施坦宁的抗菌作用,增加治疗痊愈率,缩短治疗用药时间.

    作者:李伟华;王学杰;程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视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技术,治疗胆道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9例电视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病人特别是一次大批量手术的病人行病区管理,病人术前、术后管理护理.结果本组病人99例术后6小时拔胃管,离床活动,无1例并发症,术后3日出院.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细致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保证.

    作者:夏霜梅;于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膀胱前壁炎性假瘤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膀胱前壁炎性假瘤的诊治问题.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7例膀胱前壁炎性假瘤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病史了解不深入,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疑为肿瘤而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均与感染有关.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诊深入全面了解病史,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提高正确诊断率,防止误诊误治.

    作者:钟小文;李健忠;李国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

    我院于2000年至2003年采取经皮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弘宇;马龙;王松峰;杨伟华;魏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热惊厥患儿的家庭指导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起病急,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由于复发率高,有转变为癫痫或遗留智力低下的危险.现在患儿多为独生子女,让年轻的父母掌握一些急救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师玉晶;王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首发癫痫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首发癫痫的癫痫发作类型及其病因.方法对我院48例老年患者首发癫痫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老年患者首次癫痫发作多在活动状态下发病,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结论老年患者首发癫痫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以脑血管病为常见.

    作者:吕秀玉;张雪凤;马鑫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拓莫兰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拓莫兰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随机分为阿拓莫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阿拓莫兰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300ml+阿拓莫兰1.8~2.4g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I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I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拓莫兰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案.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流行于夏秋季节,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较高.2002年7月以来,我院共收治8例乙脑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敬请参考.

    作者:刘曙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