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3例眼球破裂伤的处理体会

李爱玲

关键词:眼球破裂伤, 清创缝合术, 诊治体会, 眼球摘除, 显微
摘要: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共收治眼球破裂伤48例,除15例行眼球摘除后,其余33例均行显微清创缝合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肌皮血管皮瓣修复下肢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附7例报告)

    目的探讨下肢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下肢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采用肌皮血管皮瓣修复7例.结果 7例全部成功,随访6个月~1年半,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供区无并发症.结论肌皮血管皮辨是修复下肢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魏建军;李园艺;解力琴;李薇;施宏宇;冯爱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160例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目前绝经年龄普遍推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年限也相应延长,使绝经后取IUD的难度增大,为探索减轻绝经后妇女在取IUD术中的痛苦.我院于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绝经后妇女取环前,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隆放置,获得有效扩张宫颈及镇痛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燕;张立凤;申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卒中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变部位和抑郁的关系.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8.70%,轻、中、重分别占13.22%、19.35%、6.13%.临床表现以中度抑郁为多见.左半球和前半球易发生抑郁,前半球比后半球易发生抑郁.结论病变部位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马熙岳;石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发性额叶癫痫一家系报告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发性额叶癫痫(aut osomal dominant 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ADNFLE)为一种部分性癫痫发作.Scheffer等1994年报道澳大利亚5个家系并提出ADNFLE的概念.ADNFLE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70%~80%.目前国内发现很少,现报道一家系.

    作者:王志平;王红梅;段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离子导入加牵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58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原因.牵引、按摩等治疗是主要方法.近几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加入骨盆牵引复位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梅;陈玉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近几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剂量应用,部分人性生活混乱及浴池条件差等原因,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较高.我院以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杰;房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痛经再述

    凡在经前、经期、经后,发生腹痛及其他不适,以至影响工作及生活,需要医治者为痛经,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症状.既往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为功能性,少数为器质性病变造成;而继发性痛经则多数伴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子宫肌瘤或安放宫内避孕器等,少数为功能性.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爱宝疗应用于宫颈糜烂89例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长期以来一直用局部上药、波姆光、冷冻、电烫、激光等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我们把英国百克顿厂研制的爱宝疗应用临床,治疗宫颈糜烂,对89例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田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与临床意义

    尿液的常规检验对一些全身性疾病,尤其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随着自动化仪器的普及,其检测结果的精密性和敏感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依据,同时我们对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也不可忽视,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边跃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硬肿症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1998年9月~2002年2月15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窒息或感染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作者:张晶;赵华贤;李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5例旅途精神病的追踪随访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由于医师对诊断标准的理解和掌握的尺度不一,常出现对疾病的诊断的分歧意见,特别是那些只在诊断标准中可见,而在精神病学书中没有的疾病名称,临床医师常各执己见,难以统一.笔者对1996年8月至2001年4月住入我院,诊断为旅途精神病的15例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壮;李淑华;赵艳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门诊注射室护士预防血源性感染的措施

    随着人群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增多,作为这些疾病的聚集地--医院,其感染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血液中潜在的具有传播性的病毒因子有10多种,为重要的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这三种病毒在患者及带菌者血液中大量存在,可达104~108个/ml.血源性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暴露波频率与性质,有无可见血与量,是否含有病毒损伤的深度以及损伤后的处理[1].而门诊注射室具有独特的接触血液致病菌的危险,如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及操作锐利器械等.现就门诊注射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陈凤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力尔凡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1例

    我科在2000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顺铂胸腔灌注为对照组,使用力尔凡和顺铂联合胸腔灌注为治疗组,现将两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苗淑荣;杨文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莲必治和双黄连针剂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对照观察(附56例报告)

    莲必治注射液即亚硫酸钠穿心莲内酯注射液,是用科学方法从中草药穿心莲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等多方面临床用途.我院自去年7月起使用莲必治治疗小儿急性肺炎,同时与使用双黄连的病人进行对比观察,以评价其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结果如下.

    作者:孙缨;童晓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自发性脾破裂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左侧腰部疼痛5天,左上胸剧痛8小时入院.患者于5天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左侧腰疼,并向左肩放射,呈阵发性,在当地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于8小时前疼痛加重,呈持续性绞痛样,大小便正常,无恶心呕吐.否认有外伤史,既往无肝脾及血液系统病史.查体T37.6℃P126次/min R25次/min BP110/80mmHg,贫血貌,腹软,肝脾未触及左上腹,压痛明显,移动性浊音,(++),化验:血红蛋白10g/L,大小便常规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

    作者:田向阳;王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运动疗法对膝关节伸位粘连性僵直术后效果的影响

    运动疗法在膝关节粘连性僵直康复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病例中,单凭运动疗法也无能为力,需要配合手术,而术后效果绝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疗法的适当运用.本文介绍了膝关节伸位粘连性僵直术前、术后的处理方法,并通过1例自身对比证实,运动的疗法对手术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李丽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溶血对不同生化反应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临床生化检验中,常使用的是血清,而溶血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现将溶血的原因及其防止和对生化检验的干扰做一简述.

    作者:边跃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溶栓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AMI)是心血管病急症之一,危险性大,死亡率高.溶栓疗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降低AMI早期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本文对本院近2年来16例AMI病人溶栓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张祥敏;颖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了慢性乙肝患者120例、肝硬化43例,血清标本测定抗核抗体(AVA)和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结果慢性乙肝和肝硬化ANA的检出率分别为9.1%和18.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P<0.05).两组病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抗E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和7.0%,阳性主要有SS-A、Sm、Scl-70、Go-1、dsDNA等多种类型.结论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显著高于正常人.

    作者:关伟;高艳;周云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对难治性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体会

    所谓肾性高血压系指肾实质病变和肾血管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一种.它分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和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其中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是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升高所致的血压升高,包括肾动脉硬化和10%的肾实质性高血压.利尿、脱水常因使肾血流量下降导致肾素分泌增加,使血压更趋升高.一般认为,应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可使此型高血压下降.

    作者:孙大炜;孙志宏;孙宝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