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许武红;符燕

关键词:中老年,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 终末期肾病, 人口的老龄化, 微血管病变, 饮食结构, 血透患者, 危险因素, 生活质量, 非糖尿病, 多脏器, 存活率, 国人
摘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终末期肾病接受透析的患者中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比例在逐年增多.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多脏器微血管病变,使老年终末期糖尿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比较同龄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R-ESDH)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如何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是近年来关注及研究的方向.现将我院近8年来接受血透的23例老年ESDM血透患者的透析情况进行分析.
哈尔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准分子激光LASIK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护理

    目的 总结准分子激光LASIK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护理经验.方法完成101例199只眼LASIK手术取得满意疗效中,按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经验总结.结果重视术前检查和手术室的准备,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术前准备,在术中、医、护、患之间需紧密配合,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注意事项,按时复诊,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石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几种口腔案例研究

    口腔科医生对口腔专业是很熟悉的,但对口腔法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案件需要鉴别时肯定有一定困难.为此,笔者复习近年来有关口腔常见案例,综述如下.

    作者:解建设;孟宪安;孙效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三维超声诊断卵巢囊性肿瘤(附37例报告)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诊断卵巢囊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37例卵巢囊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获得肿瘤不同切面的二维及三维图像,并与术中及术后病理比较.结果三维超声所建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能够描述内壁特征,显示内部结构如间隔、乳头状突起,确定病变与相邻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三维超声成像从多切面、多角度对病变进行重建观察,获取更多的临床诊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作者:郑大伟;郑蕾;黄春慧;杨立岩;谷冬雪;赵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

    我院对住院病人的问卷调查表明,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100%,因此,我们采用各种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在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中,我们发现老年病人接受教育能力差,老人中文盲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康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于是我们针对这一特点给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如下方法.

    作者:徐静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观察(附150例报告)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自创立以来用于中风病的治疗受到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期病人选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初步观察,旨在了解补阳还五汤在这方面的微观功效.

    作者:朱应文;陈书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第一恒磨牙预防及窝沟封闭效果

    针对小学生进行龋病的预防,对6~12岁的儿童进行调查,掌握了儿童接受窝沟封闭龋病流行及发展状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恒磨牙窝沟封闭保存率和新生龋齿患病率.

    作者:杜丽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纳络酮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治疗肺性脑病30例临床观察

    肺性脑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很高.理想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医生探索的问题,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胞二磷胆碱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春华;刘立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疏血通合并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尽大可能减少梗死面积是降低病互率与致残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疏血通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哲鹏;王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颈折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随着现代化工具的运用,交通事故及意外事件的增多,本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趋向年轻化.股骨颈骨折导致骨折不愈合及骨坏死发生率高[1],而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破坏股骨颈血液供应,使其处于缺血坏死状态,致残率极高,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过去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令人满意,对年龄较轻的病人文不适宜做人工关节植换术,且并发症多.我院自2000年5月~2004年4月对60例病人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陈旧性骨折,均取得较好疗效,经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仔细观察,病人安全渡过难关,走向新的生活,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叶树珍;唐永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根治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3年10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8例,此法即避免开腹手术的弊端,又完整保留了女性器官,从而受到患者认可现将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芹;赵建玲;尹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临床治验录

    补阳还五汤源于清朝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补气、活血、通络之方,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口角流涎.根据我本人几十所的临床应用.本文加减治疗各种科一些杂病,获得临床效果,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耀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性操作,在操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许多静脉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现象,尤以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多见,如不能正确判断穿刺是否成功,而拨出针头重新穿刺,即给患儿增加了痛苦,又增加了护患、家属间的矛盾,还会造成血管的破坏,给需要长期输液的患儿今后的穿刺带来困难.因此,就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

    作者:廖庆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单枚双钜弹性针治疗小儿股骨骨折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枚双钜弹性针治疗小儿股骨中段、中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例6~10岁小儿股骨中段或中上段骨折,应用单枚双钜弹性针作髓内固定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0例小儿股骨骨折,经应用单枚双钜弹性针髓内固定,均一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满意.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变曲或折断.结论单枚双钜弹性针治疗小儿股骨骨折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实用性强、效果满意的材料.

    作者:罗雨桥;罗伯锋;邓思然;禤天勋;梁志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痛症的辨治经验

    痛症是一种自觉症状,有的急骤势剧,有的绵绵势缓,有的易治易愈,有的棘手难痊,成为医病两家所苦,今举临床痛症所经验者总结于后,以供参考.1三叉神经痛患者女,47岁,1973年4月12日初诊.自述三叉神经痛已3年,曾经封闭、针灸等法治疗,皆未能控制.此次因恼怒发作已月余,颜面左侧上起发际,下至面颊痛如电击,手不可近,牙齿不能咀嚼食物,夜寐难安,烦躁不宁,二便调,腰膝酸软,苔白质淡,脉沉旋.人处更年期,肾元亏虚,失于制约,虚阳上浮,阻碍精髓,气血运行违和,则发疼痛.治宜降气归元,佐以止痛.

    作者:刘淑清;陈景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数理统计学在急性肠梗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由于急性肠梗阻的定量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即绞窄性肠梗阻必须及早手术,单纯性肠梗宜采用中西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本院15年来346例不同类型号的急性肠梗阻的17个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统计学分析,从中找出定量的鉴别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双负压管引流防止乳癌术后皮下积液临床研究(附97例报告)

    目的 探讨乳癌根治术后,为防止皮下积液,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采用在创面的腋中线和胸骨旁各放一根多侧孔的硅胶管,并行持续负压吸引.结果本组发生皮下积液9例,较单独放置腋下引流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双负压管引流有效降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创面Ⅰ期愈合率.

    作者:高建军;王彬;徐守森;马维龙;李维安;郑福昌;张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孕症患者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健康需求.方法对500名不孕症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孕症患者对护士的要求以讲解疾病知识多,占99%;②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需求:不孕病因、检查目的 、治疗方法疗效、用药作用及注意事项的需求均在8l%以上;③患者对健康信息获得方法以医务人员讲解多,占97%.结论患者渴望了解不孕症的各类知识,希望医务人员给予支持和帮助.护士应从心理护理、宣教疾病知识、为病人保守秘密等方面进行护理.

    作者:丁连芳;杨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60例小儿沙眼衣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沙眼衣原体(CT)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现将本院2004年收治的60例小儿CT肺炎依据年龄进行分组,以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小儿CT肺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京伟;张其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30例疗效分析

    我院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30例,经临床检验,结论该药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1对象30例,均为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病时间1年~22年不等.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睡眠差、记忆力明显减退.患者年龄34岁~55岁,男女比例接近1:1.

    作者:韩云丽;滕东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医患关系的焦点和缓解办法

    基层医院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一支卫生队伍,肩负重任而又存在许多困难,在新时代的医疗卫生工作中,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基层医院不仅在医院的规模、级别,社会影响、技术水平和设备等方面和上级医院存在距离,而且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要求也不相同,造成了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也产生了很多的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的改变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我院存在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基层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医患关系的焦点和缓解方法作如下初探.

    作者:黄祥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哈尔滨医药杂志

哈尔滨医药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