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静脉内瘘术钛轮钉吻合与直接缝合的对比观察

孙治华;柳林伟;黄浩;鲁格平

关键词:肾功能肾竭, 动静脉内瘘术, 钛轮钉, 吻合, 直接缝合
摘要:2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时随机分成二组:钛钉组120例用钛轮钉吻合法;缝合组110例用直接缝合法.半年内观察临床使用效果,结果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ALT升高在献血者中分布特点及其与HBsAg、抗-HCV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汕头市中心血站2003年2月~2004年8月除去金标法初筛HBsAg阳性的无偿献血者28655人检验结果.方法 采用X2检验.结果 ALT升高在献血者年龄中分布特点表现为中问高、两头低,男性ALT升高明显高于女性,兼有HBsAg、抗-HCV阳性者ALT升高明显高于普通献血者.结论 ALT升高与人群的多种非病理性因素有关,同时HBsAg、抗-HCV阳性者ALT明显升高.

    作者:罗文毅;林树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监测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趋势

    目的 监测近5年间院内感染(HAI)鲍曼不动杆菌(ABA)的分离率、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近5年来临床送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微生物方法操作,用Vitek-Systems ATB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分析仪,并结合传统手工非发酵微量生化管编码补充试验进行分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及法国梅里埃ATB试条.结果 共分离到ABA 296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科室以重症监护中心(ICU)和呼吸内科多,与同期分离菌株相比,检出率从2004年的12.2%依次上升至2007年的30.4%,对21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不同程度增强,对亚胺培南、舒普深、哌啦西林+他唑吧坦、多粘菌素B敏感性高.结论 5年间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性逐渐增强.对确定ABA感染的患者,建议4~5天后复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使用碳青酶烯类药物,以减少此类耐药株的出现和扩散.

    作者:周金凤;黄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25例分析

    分析探讨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临床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管萍;杨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频彩超对阴囊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阴囊内疾病的诊断价值,以进一步为临床提供诊断信息.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对阴囊内病变进行全方位探查,总结分析声像图特征及作出超声诊断.结果 超声诊断阴囊内病变279例,睾丸肿瘤9例(7例恶性,2例良性);睾丸炎症8例,其中继发于儿童病毒性腮腺炎1例;睾丸囊肿7例;附睾炎症108例;精索静脉曲张52例;睾丸鞘膜积液34例;隐睾12例;附睾囊肿24例;腹股沟斜疝25例.结论 高频彩超对阴囊内病变能进行全面的检查,Diagnostic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Ultrasound in Scrotal Diseases作出诊断,是评价阴囊内病变的首选和有重要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吴小友;罗明;杨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对孕妇、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ICP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0名孕28~40周体检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TBA、Tbil、ALT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TBA、Tbil、AL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也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期孕妇应定期作TBA检测和动态观察,并结合其他指标,有利于ICP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胎儿的监测、改善胎盘循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绘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对12例短期内不能苏醒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患者均不同程度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经皮胃造瘘术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患者康复提供了营养保证.

    作者:淦作松;倪修红;龚锦文;唐尤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NI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呼吸衰竭中作为撤机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接受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的38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病情有所好转,但尚未完全达到拔管撤机标准时随机分为两组:NIV组:拔管后立即经面罩给予NIV进行过渡撤机;有创正压通气(IPPV)组:继续经气管导管给予压力支持通气(PSV)实施过渡撤机.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 拔管后应用NIV患者的pH,PaCO2和PaO2与应用IPPV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NIV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PPV组(P<0.05),NIV组的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IPPV组(P<0.05),病死率低于IPPV组(P<0.05).结论 应用NIV作为正在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撤机方式是可行的,NIV可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德厚;李坚;黄贤凤;包泉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关于全血细胞的检测

    全血细胞计数是临床检查常规的项目,本文就全血分析仪检测系统、全细胞形态学检验及血细胞检验的影响因素等作一简述.

    作者:张学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心房纤颤284例临床分析

    对284例资料完整的老年房颤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房颤与冠心病、高血压密切相关,分别为122例(43%)和84例(30%).主要治疗是药物、电除颤复律和抗凝.

    作者:李艳;李贵才;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三维血管减影技术(3D-S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采用GE Light Speed16螺旋CT机进行头颅螺旋扫描,先进行平扫,后增强,利用减影软件得到减影后的图像,再利用相关软件进行VR、MIP重建,得到颅内血管的3D、2D图像,然后进行诊断.结果 颅底伪影干扰明显减少,显示颅内动脉血管及分支满意.23例21个动脉瘤,3D-SCT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常规CTA敏感性95.6%,特异性100%,.结论 3D-SCTA是一种相对元创的血管检查,对颅内动脉及颅内动脉瘤的三维空间形态显示更直观,能满足诊断及临床治疗的需要,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何孔明;余帮龙;蒋世民;张福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3例马蜂蛰伤中毒临床分析

    采用拔除毒刺、5%碳酸氢钠局部冲洗、1%~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及早期预防性透析治疗马蜂蜇伤53例,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术钛轮钉吻合与直接缝合的对比观察

    2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时随机分成二组:钛钉组120例用钛轮钉吻合法;缝合组110例用直接缝合法.半年内观察临床使用效果,结果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孙治华;柳林伟;黄浩;鲁格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及时应用长托宁及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获救.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高,副作用少而轻,病程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唐建杰;吴秋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LMD)联合干扰素(IN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二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185例HBV-DNA和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LMD与INF联合治疗,B组单用LMD治疗,C组单用INF治疗.A、B两组LMD均为100mg/d,口服,12个月为1疗程,但A组于LMD治疗第7个月开始加用INF 3Mu,3次/周,6个月为1疗程;C组单用INF 3Mu,3次/周,6个月为1疗程.三组均在1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结果 疗程结束时,A、B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A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A、C两组比较,A组以上四项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或高度统计显著性(P<0.01).随访结束时,A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或高度统计显著性(P<0.01).结论 LMD联合INF治疗CHB疗效明显优于单用LMD或INF,是CHB患者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普增;杨巧凤;侯传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抗青光眼药物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眼压升高是造成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当今对青光眼行激光和手术治疗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但药物治疗仍是重要、基础的治疗手段,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现就对抗青光眼的药物分类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贾洪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径路的选择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 对76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67例,以神经源性及涎腺肿瘤为多见.手术采用口内径路6例,颈侧径路52例,颈咽联合径路4例,颈颌联合径路8例,颈腮腺联合径路6例.结论 颈部彩超及颈部CT、MRI、MR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应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及肿物的性质选择手术的径路,达到既能够充分显露手术野、完整摘除肿物,又能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文源;洪育明;梁振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术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与意义

    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391例住院病人进行术前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甲型肝炎(HAV,IgM型)、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HCV)、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统计,结果HAV阳性率0.2%,HBV阳性率10.7%,HCV 0.2%,梅毒阳性率0.5%.

    作者:周才丽;胡燕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并甲状腺疾病3例

    1 病例报告例l,女,50岁.因患类风湿关节炎(RA)10余年,服用强的松5mg,qd,甲氨蝶呤(MTX)()10mg/周,柳氮磺胺吡啶(SASP)1.0,bid等药物.近1年来感口干、眼干,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反复心悸半年,2005年4月曾查甲状腺功能示:FT3 6.28pmol/L,FT413.43pmol/L,TSH O.01μIU/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当时未治疗.2006年4月再发心悸、胸闷,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左心室高电压,心肌供血不足.查体:BP 125/80mmHg,轻度突眼,心率14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

    作者:吴云平;陈凡;陈勇;魏忠光;吴茂春;林星;郑丽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双向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面罩呼吸机双向正压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吸氧.结果 治疗组56例在治疗1~3h症状好转,呼吸频率减少,心率下降,肺部湿啰音减少,PaO2上升,PCO2下降,治疗5~10h急性肺水肿症状消失,与治疗前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87.5%;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有38例好转,总有效率67.9%,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面罩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杨巧凤;孙普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健康知识调查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探讨对乙肝人群健康教育的手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在患者就诊时自己填写,填写有困难者医生诊察过程中帮助填写,填写时以近2年的情况为依据,内容均真实可靠.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确定差异性.结果 大部分HBV感染者希望对肝炎知识有所了解,83.83%的.HBV感染者希望了解全部或大部分肝炎知识,了解肝炎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21.84%(199/911)、报纸杂志18.77%(171/911)、肝炎书籍18.00%(164/911)、亲朋病友介绍15.26%(139/911)、医生介绍11.96%(109/911)、电台广播9.44%(86/911)、肝炎知识讲座2.41%(22/911)、其他途径7.79%(71/911).肝炎知识更新较慢,28.10%的人12个月以上才了解一次肝炎知识,HBV感染者中48.96%认为系垂直传播,仍有9.77%的人认为乙肝疫苗不能预防肝炎传染.HBV感染后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劳动能力构成了一定影响,病情愈重影响愈大,27.18%的人1~3个月内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58.2%的HBV感染者接受过治疗.结论 公众对肝炎知识的了解较少,知识更新较慢,部分人对HBV感染重视不够,而另一部分人存在过度治疗.

    作者:张巧云;魏连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