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现状

李莉;谭跃;余绪锋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摘要:埃索美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成员,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效应.本文就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恶性癫痫性脑病非药物治疗新进展

    恶性癫痫综合征患儿具有显著的神经认知倒退、精神发育迟滞和难以控制的发作.对于这种孩子,非药物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现讨论手术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法和生酮的膳食疗法等在婴儿痉挛症、Lennox-Gastaur综合征和进行性肌阵挛癫痫中的作用.同时根据恶性癫痫综合征的类型、治疗特点选择非药物治疗对减少发作、促进发育及行为改善的依据.

    作者:邹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人大肠癌的围手术期处理

    重视老年人大肠癌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本文重点介绍老年大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注意事项.

    作者:孟军;张洋;朱四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2例导管扩张症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误诊为乳腺癌14例,乳腺纤维腺瘤4例,误诊率43.7%.42例中32例行乳腺象限或小叶切除;有脓肿形成10例先行一期切开引流, 1个月后二期手术切除.6例术后复发.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易误诊,术后易复发,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任立军;孙清慧;张伟;杨延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Lewy小体型痴呆研究进展

    Lewy小体型痴呆是一种具有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现就本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宋盛萍;丁勤;吴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加用注射用炎琥宁冻干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P<0.05).结论炎琥宁对控制喘憋、消除肺部喘鸣音、缩短住院日有较好疗效(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薇;李奇玉;唐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外周血细胞及影像学改变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外周血细胞和肺部影像学变化,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84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外周血细胞、肺部影像学资料.结果婴幼儿组白细胞总数(WBC)增高占55.6%,正常占44.4%,WBC正常、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占25%,胸片呈弥漫双肺点片状影多见,部分局限在下肺.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组WBC正常、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占87.5%,胸片病灶在下肺多见,右肺多于左肺.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细胞及肺部影像学改变随年龄不同而异,婴幼儿组WBC及胸片改变多样、无规律性,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组外周血WBC正常、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多见,胸片以下肺点片状影多见.

    作者:龙桂芳;王彩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疗效观察

    对76例复发性(频发或重症)阿弗它口腔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76例)疗效优于对照组(67例),P<0.01.中西结合治疗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推广.

    作者:黄启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段硬膜外腔注药对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防治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注药对围术期心肌缺血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心肌缺血行胸腔、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PCEA治疗1周,药物配伍为:罗哌卡因150mg+芬太尼0.2mg+艾司洛尔100mg,B组常规镇痛48h.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单胺类神经递质均增高,术后1周均有所下降.A组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值,且A组心率减慢明显.结论胸段硬膜外注射能有效防治围术期心肌缺血.

    作者:储静红;颜瑞龙;王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33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部酸痛不适,且小便时排出米粒大小石头1粒,当时未在意.后于 2005年6月20日突发右侧腰部绞痛,持续 3小时.查体: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侧肾区扣击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Hb 175g/L,WBC 6.9×109/L.尿常规:正常.B超: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右肾积水;左肾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片:右侧输尿管L3横突右外下方见一花生米大小的结石影.静脉肾盂造影(IVP):左肾轮廓较对侧大,左侧可见双肾盂、双输尿管且输尿管于L4左侧横突区汇合后进入膀胱;右肾盂输尿管移行处结石,右肾显影差.手术证实:左侧肾盂输尿管不完全性重复畸形;右侧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见1.5cm×2.5cm大小的结石.

    作者:廖建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酒精性肝炎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因反复腹胀痛半月入院.既往无明显不适情况,有酗酒史20余年,近3年来日饮白酒250g以上,此次起病前曾暴饮大量烈性酒.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面部毛细血管明显扩张,肝掌,颈部及胸部可见多个蜘蛛痣(30余个),颈静脉怒张,颈动脉可见明显搏动,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脐上、脐下血流方向均向上,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10cm,剑突下约5cm,质地偏硬,表面尚光整,无压痛,脾肋下2cm,质地中等,边缘钝,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约10次/分,余未见异常.以酒精性肝病收住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31.1×109/L,RBC 2.81×1012/L,N 0.67.

    作者:周敏;谢传高;蔡建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2例发生DGF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DGF 32例(12.4%),常见原因是:供肾热缺血时间过长(4例)、器官灌注不良(10例),术中低血压(6例)、早期急性排斥反应(10例)、外科并发症(2例).结论缩短供肾热缺血时间、改善器官灌注量和压力、加强低血压病人的术中处理是预防术后DGF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新长;曾涛;孟栋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单脐动脉致胎死宫内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2岁,因停经37周、腹阵痛2小时,于2005年11月1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3月2日.妊娠4个月时自觉胎动,半个月前始胎动不明显,产前检查10次均无异常.16天前于外院B超检查示胎儿无异常,之后未再检查.孕期无病毒感染史、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入院2小时前始腹阵痛,B超检查示:胎儿胎头轮廓完整,形态不规则,内部结构显示欠清晰,直径7.3cm,颅骨与头皮间见液性区0.7cm,未见胎心及胎动,心包腔及胸腔分别见液性区,深约0.4及0.8cm.胎儿股骨长4.6cm,腹围23.2cm,羊水深度9.6cm,胎盘置子宫后壁,厚约2.1cm,胎盘成熟度0级.入院查体:T 36.8℃,P 88次/min,R 20次/min,BP 120/70mmHg,心、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扪及.产科情况:腹围85cm,宫高29cm,未闻及胎心,宫缩30秒/1~2分钟,较强.阴道检查:宫颈口扩张10cm,臀先露,胎胞明显.20分钟后以骶左前位急产一男死婴,体重850g,外观无畸形.羊水轻度混浊,有异味,量约2000ml.检查胎盘:重约400g,直径约11cm,羊膜面光滑可见白色斑片.脐带长21cm,直径0.8cm,切面仅见1条动脉及1条静脉.病理报告示:(1)脐带内血管畸形(单脐动脉);(2)胎盘发育迟缓;(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作者:崔恒岩;张延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35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微创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胸腔镜辅助微创左腋下小切口游离动脉导管,丝线及钛圈三重结扎动脉导管.结果 35例术后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无导管残余分流等并发症,平均住院7天.随访31例,彩超检查无导管再通.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容易掌握和推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徐靖;方向明;许国安;刘振玉;周亚军;陆文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后,联合药物治疗3~6个月,复发率4.5%(5/112).其中44例合并不孕症者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妊娠率为61.4%(27/44).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复发率低、受孕率高的优点,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黄彩彩;饶美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并鳞状上皮癌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3岁.上腹间歇性痛2年,加重9天伴发热及全身黄染7天.外院曾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超声检查: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明显扩张,胆总管内径为2.1cm,胆总管下段见1.2cm×1.1c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胸膝位可见其移动.于该强回声团上方另见约2.8cm×1.8cm范围的高回声区,与胆总管壁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后方无声影,胸膝位未见其移动.胆囊轮廓清,大小8.6cm×4.3cm,壁光滑,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超声提示:(1)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胆囊肿大;(3)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结石;(4)胆总管中段高回声区(胆总管癌可能性大).术中:胆总管直径2.2cm,其下段见一1.3cm×1.2cm的结石.结石上方另见一3.1cm×2.0cm肿瘤,菜花样,与胆总管壁分界不清.病理诊断:胆总管鳞状上皮癌.

    作者:鲍昌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新进展

    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功能和免疫学特性是目前医学免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对DC免疫/耐受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大限度地发挥其耐受潜能,从而探寻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凡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伴胸腔积液1例

    1 病例报告孕妇,30岁,孕3产1,1次人流,停经6个月零3天,无阴道出血,无腹痛,因自觉无胎动10天就诊.超声检查示:胎儿双顶径39mm,股骨长26mm,羊水76mm,胎盘后壁,厚22mm,Ⅰ级,无胎心搏动,胎儿胸腔内见中等量游离性液性暗区,颈部周围见一厚壁巨大囊性包块,囊液透声好,囊内见分隔.超声诊断:(1)宫内死胎;(2)胎儿畸形: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伴胸腔积液,左上肢短小畸形.引产后解剖及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相符.

    作者:胡序红;肖秋金;王珍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现状

    埃索美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成员,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效应.本文就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莉;谭跃;余绪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对乙酰肝素酶(HPSE)的基因定位、结构、生物学作用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特别是HPSE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该酶参与肿瘤转移的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黄庆;田辉;李林;梁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TTE选择适合封堵的ASD病人25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TTE进行动态随访观察.结果 25例中除1例释放失败外,其余24例均释放成功,成功率为96%;术后1例病人有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0%以上病人接受了6个月随访.结论经导管ASD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可以准确地应用于ASD封堵术中.

    作者:涂学军;王鸿;李慧忠;耿丹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