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勉琴;陈亚萍
1 病例报告例1,男,46岁.左耳反复流脓35年.近2年来,常于劳累时左半侧头晕、发胀,伴耳鸣,视物有摇动或波浪运动感,左耳道内有新生物,摘除后复发.1958年6月18日病理报告示:鳞状细胞癌(鳞癌)Ⅰ级.双侧乳突Laws位摄片示:左乳突部肿瘤.于1958年6月30日入院.查体:左耳道口有一肉芽样组织堵塞,有少许水样分泌物,乳突(-).诊断为:左外耳道及中耳鳞癌(T2N0M0).于7月3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乳突凿开+外耳道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乳突为硬化型,肿瘤已侵犯耳道骨壁、中耳,彻底清除肿瘤组织.术后伤口愈合良好.7月17日左耳道新生物复发,7月25日出院后去肿瘤医院做放射治疗.于1982年11月12日死于肺部疾病.
作者:左晶;晁杰伟;张苇臣;王永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41岁,胃癌术后4年,下腹胀痛半月于2002年8月4日收住院.1998年6月5日因胃癌手术,病理报告中分化腺癌,术后5-Fu化疗5个疗程.半月前出现腹部胀痛,月经已延后10天未来潮,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剖宫产术后17年,无肿瘤家族史.查体:体形较胖,左下腹皮下有8cm×6cm不规则实性包块,腹水(-).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如7孕周大,子宫右后上方可及大于手拳、外形不规则实性包块,活动,与子宫以及双附件关系不清.B超:子宫后方偏右可见101mm×73mm实性包块,与子宫底界限不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血Hb85g/L,胃镜、胸片无异常.剖腹后取腹腔冲洗液镜检:未见肿瘤细胞.子宫底向外生长出一暗红色如带蒂浆膜下肌瘤样肿物,呈三叉状出芽样生长,分别为8cm×6cm、6cm×4cm、4cm×3cm大小,有粗大的血管供应支.双附件无异常.行全子宫切除.剖视肿瘤与子宫底肌界限不清、剖面淡黄色、质脆,一个肿瘤剖面有出血坏死及液化.子宫内膜肉眼无异常.切除左下腹皮下包块,剖面为密集针尖样暗出血点.术后病理报告:子宫平滑肌肉瘤,可见大量多核瘤巨细胞及明显异型间变细胞;子宫内膜增殖症;左下腹子宫内膜异位症.上级病理专家会诊:子宫低分化平滑肌肉瘤.
作者:马谦;杨发萍;崔芸;张学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APSpro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和用脉冲振荡气道阻力(IOS)为观察指标的敏感性、反应性及阳性判定标准、临床应用价值并与用力肺活量一秒量(FEV1)对照研究.方法对26名健康志愿者和111名疑哮喘或气道高反应性未确诊者用APSpro进行组织胺气道反应性测定.药物:磷酸组织胺配制成3.125mg/ml溶液,一浓度六步法,间断气溶吸入.两组受试者均按标准规范方法测定FEV1、Zrs(呼吸阻抗)、Rc(中心气道阻力)、Rp(周边气道阻力)反应值并以此为观察指标描记剂量-反应曲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照组和气道高反应组FEV1、Zrs和Rp各浓度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剂量-反应曲线:Zrs反应阈值比FEV1明显左移且斜率增大;PC-20FEV1相当于PC+80Zrs;Zrs、Rc、Rp三项指标中,以Rp敏感性及反应性高.结论APSpro作为药物支气管激发试验其敏感性、重复性较好,而且能以更少的药物剂量,达到其他定量雾化器同样的效果,对病人更安全,操作方法简单规范易标化,应用于临床具有实用性.
作者:赵明华;汗克斯;杨晓红;姜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左心室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组(D组)和牛磺酸治疗组(T组),每组20只,N组按常规喂养,D组在饮水中加呋喃唑酮饲养,T组除加呋喃唑酮饲养外同时注射牛磺酸,饲养4周和8周后分两批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病理学测量大鼠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游离壁厚度,HE和VG染色分别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和间质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左心室肌TGF-β1表达水平.结果D组大鼠左心室内径增大、游离壁变薄,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明显增生;左心室肌组织TGF-β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T组大鼠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正常,TGF-β1表达水平较D组大鼠明显降低.结论牛磺酸能下调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左心室肌TGF-β1水平,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
作者:黄荣杰;刘唐威;庞玉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是维持血容量稳态的重要神经激素.现简要介绍BNP在心力衰竭诊断、预后判定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杨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9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阴道超声表现和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以感染多见,占58.6%;其次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占17.29%;恶性肿瘤为6.44%,以子宫内膜癌多见.绝经后出血阴道B超子宫内膜厚度≥5mm者,93.8%为病理性改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大部分为良性病变,具有高危因素、绝经时间长、尤其>10年出血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阴道B超可作为子宫内膜活检术前的筛查方法.
作者:顾勉琴;陈亚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3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统计,就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预后与病种和意识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激性溃疡好发于原发病早期,以呕血常见.其在脑出血发生率为15.69%,意识障碍者高为46.88%,并发出血的死亡率明显增加(41.67%,P<0.01).结论应激性溃疡出血是危害机体的严重并发症,原发病严重时多见,预后差,应及早干预.
作者:杜登青;肖颖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应用β-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堪称该领域的一场革命.各种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已明确要求给所有有症状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阻滞剂.尽管如此,目前仍有一些临床试验未能回答的问题如β-阻滞剂作用机制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隆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探讨胰岛素抵抗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分析饮食结构、肥胖、吸烟、运动以及妊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理,认为运动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提倡进行生活模式改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作者:常桂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主要对口服给予L-精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袁文金;吴红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分析46例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等.结果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方式独特,优点多,旋切子宫内膜至子宫峡部稍上即可,无须穿透宫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与其它术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有望成为经腹子宫切除的常规术式.
作者:林萍;高善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因发热、头痛5天,全身皮肤、巩膜黄染3天,并进行性加重于2003年7月28日入院.患者缘于5天前,睡地板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乏力、全身肌肉酸痛,拟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行解热、镇痛等治疗,但症状无明显好转.约2天后出现尿黄,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纳差,偶伴恶心,但无呕吐而急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身体一般,7年前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
作者:朱建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尿失禁是神经系统损伤的常见后遗症之一,现就有关尿失禁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治疗与康复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吕风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疑有血管性病变患者的MRA图像重建.结果46例均获得了清晰的血管图像,其中正常6例,椎动脉正常变异16例,异常24例.结论常规MRA具有无辐射、无创伤及不用对比剂等优点,成像效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仿,因此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安明;丁耀军;张捷;柳健;熊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颈扭曲试验加入Valsalva's动作对颈性血管性眩晕检出效果的影响.方法46例颈性眩晕患者行颈扭曲试验,阴性者在颈扭曲试验到位后加做Valsalva's动作.观察阳性症状检出率.在经颅超声多普勒脑血流图检查下重复以上过程,计算双侧血流不对称指数.资料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用卡方和卡方直接概率法及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颈扭曲试验阴性29例,阳性17例,阳性检出率36.95%.阴性者加入Valsalva's动作后阳性症状出现率增加17.39%(P<0.05),与对照组比较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颈扭曲试验加入Valsalva's动作前后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做颈扭曲试验时加入Valsalva's动作能加强扭曲试验效果,增加阳性症状的检出率.
作者:刘江;高平;黄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综述了欧洲2003年心衰会议有关欧洲心衰指南、心衰治疗现状、失败的临床试验和失败的原因等论文报道.
作者:胡红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氟替卡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9例年龄2~16岁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纳入本研究.氟替卡松剂量为:轻度哮喘125~250μg/d,中度哮喘250~375μg/d,重度哮喘375~500μg/d.根据病情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时间共12周,其间进行3次随访,对患儿症状、体征及肺功能进行评价和计分,并记录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全部患儿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肺功能治疗前后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1或0.05).在合并过敏性鼻炎的22例中,治疗后17例鼻炎症状完全控制,4例症状减轻.总的疗效评定显示,22例达临床控制,13例显效,4例好转,无无效病例.在12周的治疗中,未发现咽部感染、声音嘶哑及支气管痉挛等药物副作用.结论氟替卡松具有疗效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等特点,适用于儿童哮喘的长期防治.
作者:何月光;郑松青;王玲;管新民;迟伟;陈福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RNA干扰(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RNAi现象在各种生物中的普遍性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现对近年来RNAi的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及其应用进行评述.
作者:焦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挂线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引起的出口梗阻性便秘加以分析,发现脱线时间的长短与其治疗效果、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有明显的差异.术后效果差及复发病例脱线时间均较长.随访1年,在排粪造影、术后感染率、住院天数、每次排便时间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
作者:周锡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7个月余,症状加重伴咳嗽、气促10天入院.患者于7个月前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渐出现面色苍白,症状反复,且食欲差、全身乏力,曾多次在外院拟支气管炎予抗炎、对症治疗,近10天病情加重,伴气促,急诊入院.
作者:刘小莲;佘妙容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