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常帅;赵明东;曹新山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肝脏, 占位性病变
摘要:目的 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06-2016-06间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怀疑为肝脏肿瘤的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验确诊为肝脏良性、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良性肿瘤患者归为良性组(23例),恶性肿瘤患者归为恶性组(67例).对两组均行MRI扫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扫描,其中IVIM设置8个b值,范围在0~1200s/mm2,通过MADC图像处理后得出ADC(表观扩散系数)、D(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以及f(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等相关指标参数值.观察良性组、恶性组相关指标参数情况及差异.结果 良性组ADC值为(2.02±0.59)×10-3mm2/s,D值为(1.60±0.47)×10-3mm2/s,f值为(29.88±13.24)%.均显著高于恶性组的ADC值(1.14±0.41)×10-3mm2/s,D值(0.85±0.32)×10-3mm2/s,f值(21.62±10.12)%,差异显著(P<0.05).两组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ADC、f、D面积分别为AUCADC=0.879、AUCf=0.889、AUCD=0.914,对应的良性、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0.8%,82.0%,97.6%.诊断特异度分别为71.3%,82.1%以及71.3%.其中以AUCD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灵敏度高.结论 IVIM DWI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D值(慢速表观扩散系数)的诊断价值高.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06-2016-06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8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且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接受抢救治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h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各项生命体征,并与治疗前相比较,另观察两组患者哮喘的缓解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RR(26.4±2.7次/min),HR(112.5±14.6次/min),PO2(74.3±7.9mmHg),PCO2(54.3±7.1mmHg)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RR,HR,PO2,PCO2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缓解率为69.77%,与对照组41.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机械通气辅助)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其效果明显,可有效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并缓解患者哮喘的发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温健文;苏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H型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1-01-2014-05间新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963例,调查及记录入院时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及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H型高血压组2147例,非H型高血压组1816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饮酒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H型高血压组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H型高血压组与H型高血压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R=1.487,95%CI(1.239~1.784),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后OR=1.476,95%CI(1.217~1.79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型高血压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

    作者:姜昆;崔荣;胡艳丽;白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锥形束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应用锥形束CT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开封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5-08-2016-08间收治的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患者50例,在诊疗过程中均应用锥形束CT,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65颗牙)为上颌埋伏牙,普通X线片术中符合率为80.3%,明显低于CBCT 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7颗牙)为下颌埋伏牙,5颗在腭侧,2颗在唇侧;35例接受正畸牵引治疗,15例将埋伏阻生尖牙与多生牙拔除,效果较好.结论 CB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孙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2014-10-2016-07间结肠癌患者88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44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设置为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的患者设置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转移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显著较低(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开腹组均显著较低(P<0.05);腹腔镜组疲乏、疼痛评分较开腹组显著较低(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较开腹组20.45%显著较低(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何坚沃;罗文杰;梁伟彬;冯安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的临床对比

    目的 探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的临床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实施根治性手术3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分组并予以不同手术治疗,即: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每组15例.对比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30例患者中,(28±11)枚为每例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清扫数目分层情况比较,二组患者除在浸润深度pT3范围存在统计学意义,在≤50例手术时期内,和开腹组相比,在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腹腔镜组相对较少(P<0.05).结论 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腹腔镜手术及时也在向成熟化发展,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与其相差无几.

    作者:王宪中;赵迎威;李冬冬;闫峰;李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改良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前牙深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MBT滑动直丝矫治技术配合微型平导矫治儿童前牙深覆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Ⅱ°和 III°前牙深覆合的患者使用MBT滑动直丝矫治技术配合活动微型平导板矫治器进行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用滑动直丝弓+平导板,参照组为未经矫治的原始资料.两组均拍摄头颅侧位片.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打开咬合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T矫治技术联合活动微型平导板矫治儿童前牙深覆合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并能有增加前下面垂直高度,改善面形,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林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B组采用注射用替加环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及临床疗效、14 d病死率和脱机成功率.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治疗14d后WBC计数及血清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B组治疗14d后WBC计数及血清PCT水平均较A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B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14 d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均P<0.05).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广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3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 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雄市中医院2015-01-2016-01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抗HP四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的临床效果、胃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胃溃疡愈合率为66.67%,观察组胃溃疡愈合率为96.67%,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33.33%)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33%)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沈金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麻醉复苏室中妇产科全麻患者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研究并分析妇产科全麻患者术后在麻醉复苏室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深圳市妇保健院2016-01-2016-02间妇产科全麻患者共9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总结在麻醉复苏室当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留室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留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麻醉复苏室当中的妇产科全麻患者,通过细心周到的观察护理来处理防范复苏期并发症,能够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复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佘宝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04-2016-07间洛阳市第二医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M组采取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解痉等基础治疗,并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滴;M+Y组在M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治疗副作用.结果 M+Y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M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无显著差异,P>0.05;M+Y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效果比M组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兰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评估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桂林市人民医院从2015-01-2016-08间入院治疗的85例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包括吸氧、镇咳祛痰、维持体液平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指数及肺顺应性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呼吸机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指数及肺顺应性,预后良好,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杨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06-2016-06间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诊断治疗的55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采取的治疗方法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采取泼尼松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是实验组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水肿消退时间以及尿蛋白转阴时间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腹部脂肪厚度以及二头肌脂肪厚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腹部脂肪厚度以及二头肌脂肪厚度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腹部脂肪厚度、二头肌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脂肪厚度、二头肌脂肪厚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7%,对照组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小华;徐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钢板固定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钢板固定(MIPO)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100例对象均为新乡市中心医院2014-01-2016-05间收治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50例归入观察组,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50例归入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评分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统计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病情比较复杂,较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来说,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明晶;田致忠;丁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血压水平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2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先后均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检测及CAG(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425例患者AASI值.根据冠脉病变的结果将425例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血压正常组85例、正常血压高值组140例、高血压组200例.再分别将各组再分为冠脉正常组以及冠脉病变组,探讨三组血压水平下AASI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各血压水平组冠脉病变组的AASI均大于各血压水平组冠脉组正常组AA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AASI在各血压水平组冠脉病变组、冠脉正常组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正常血压高值、高血压、AASI与冠心病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升高,冠脉病变风险增加.

    作者:刘建超;茶春喜;罗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带状疱疹感染的分析

    目的 对患有恶性血液病的患者化疗后带状疱疹的发生几率、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对东莞市人民医院的40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过化疗后出现带状疱疹并发症的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进行回顾.结果 40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223例出现带状疱疹,其中有16名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发病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化疗期的临床症状为骨髓抑制与白细胞减少,约有90%的患者白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明显异常.所有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症状均完全消失,其中3名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遗性神经痛.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的破坏,同时化疗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很容易患上带状疱疹.

    作者:张丽仪;姜义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不同插管方式的优缺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01-2015-12间40例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情况,治疗中使用螺旋型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按随机数字法和本人意愿,4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床旁盲插法插管,对照组患者使用胃镜辅助法插管,每组20例.比较两种置管方式的成功率,置管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置管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舒适度和营养管在体内平均置留的时间.结果 经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在置管的成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使用的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的方法,在置管过程中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置管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管平均置留时间以及在置管过程中的舒适度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的胃镜辅助法插管,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盲插螺旋型鼻空肠管的方法,是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建立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比较安全可行的方式,是重症患者的首选方法,其对设备要求低,置管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陈烈欢;黎燕玲;陈启生;梁雄;梁伟潮;王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15-02-2016-03间收治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术后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不应用影响凝血功能的相关药物以及抗凝剂.评估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血清学指标变化、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栓预防总有效率.结果 与术前、术后3 d相比,术后6 d时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有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6 d时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较为平稳(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6 d时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 d、术后6 d的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更长,DVT预防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改善机体血流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红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临床经验备孕事项总结

    文章通过对妊娠生理的简单描述,普及妊娠相关知识,并以导师吴克明在临床上治疗不孕症患者相关经验为基础,总结其指导患者成功受孕机理,旨在为备孕夫妇提供孕前相关指导,以期提高女性受孕率.

    作者:熊彩君;吴克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在核苷酸囊泡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苷酸在细胞内的运输不能自由穿过细胞膜,其储存与运输必须以囊泡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当囊泡与胞膜融合时将核苷酸等内容物质释放到细胞外[1].要探讨细胞外核苷酸/核苷激发的信号通路,就必须要理解三磷酸腺苷(ATP)和其他核酸是如何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而这也是生理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2];自从囊泡膜核苷酸转运体(vesicular nucleotide transporter,VNUT)被发现,其就作为ATP转运的关键因子而被广泛关注[3];现将VNUT在核苷酸囊泡转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立强;王洋洋;司艳辉;梁洁玲;李海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在2015-06-2016-06间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切口拆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樊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