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邯枫
报告52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幕上CWI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皮层前型17例(32.7%),皮层后型28例(53.8%),皮层下层7例(13.5%).CWI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据CT或MRI.
作者:杨延芳;任立军;张士喜;刘建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9岁.因腹痛、腹泻1天,于2001年2月17日入内科,以急性肠炎治疗2天,腹痛加剧,出现腹胀,频繁呕吐,肛门无排气、排便,腹部X线透视发现肠腔广泛充气,多个液平面,考虑肠梗阻转外科.既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查体:T 38.5℃,P 105次/分,R 24次/分,BP 67/52mmHg.表情淡漠,呼吸急促,口唇轻度发绀,手足湿冷.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不齐,有房颤律.腹部膨隆,无腹外疝,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膜炎体征,广泛性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腹穿抽得棕褐色血性液体.
作者:熊炜;钟洪全;曾永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对13例喉癌患者采用术前2周采血、贮血、术中自身输血,并在采血前、后补充铁剂,同时检测凝血功能和T细胞亚群.采血前、后凝血功能无改变.输自身血后,T细胞亚群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身输血法既简便、经济、又安全且无输异体血的副作用和无免疫抑制作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桑;王杰;屠理强;董频;刘思良;孙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是人体重要的一类生长因子,除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外,还在蛋白代谢方面具有独特的调节作用.IGF-Ⅰ加强蛋白质的合成,血清IGF-Ⅰ水平可反映机体氮平衡的变化.现就新资料,对IGF-Ⅰ调节蛋白质代谢方面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选择行双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20例(40侧)患者,分为A侧(单纯FESS组)及B侧(FESS+Nd:YAG激光组),分别观察患者的中鼻道术腔及上颌窦窦口开放情况,并以此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探讨Nd:YAG激光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福珍;王杰;王桑;陈菊仙;董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例1,女,55岁,右胸隐痛4月入院.查体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近心包处可见一9cm×8cm的圆形包块,边界清晰,与纵隔关系不清.CT扫描包块为囊性.术前诊断:纵隔囊肿.全麻下手术,见包块位于右前下纵隔心膈角脂肪内,约9cm×8cm×8cm大小,呈透亮圆形,囊性,有包膜,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胸腺囊肿.痊愈出院.
作者:黄俊军;姚艳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比分析96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正常人双侧颈动脉形态学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1)高血压组颈动脉壁增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2)高血压组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期末流速(EDV)较正常人组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流速减慢为主.(3)颈动脉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多有相应特征性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准确、实时反映颈动脉硬化程度.
作者:夏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8岁.因乏力、体重下降、纳差、易疲劳半年,发现左下腹包块1周来我院.查体:神志清,消瘦;皮肤无黄染、瘀点、瘀斑;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肋下1cm,质软,无触痛;脾平脐,质硬、表面光滑;双下肢无浮肿.
作者:吕军;陈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抗白念珠菌IgY对阴道感染白念珠菌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环磷酰胺造成BALb/C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经阴道感染白念珠菌,用IgY治疗,2天后取阴道冲洗液进行细菌学培养,计算菌落数(CFU).结果感染标准菌株实验组菌落数的几何均数为0.5853,对照组为2.1100;感染临-1菌株实验组菌落数的几何均数为0.5227,对照组为1.9131;两两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白念珠菌IgY对免疫功能低下鼠阴道感染白念珠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况南珍;傅颖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选择年龄3~14岁确诊为中度哮喘的患儿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两组病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明显临床症状者短期给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或口服,治疗组另加用舒氟美.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用药后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稍短于对照组;激素减量更快,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作者:李敏;王运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因右眼上眼睑不能抬举,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于2000年2月4日收入神经内科.体检:神清,右侧眼睑下垂,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0mm,右侧6.0mm,右侧间、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内收,向上、下活动不能,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左侧上下肢肌力Ⅱ度,左侧Babinski征(+).头CT扫描:右侧中脑及基底节区梗死.给予降纤、扩血管治疗.次日出现右侧头痛、眼痛,角膜雾状浑浊、水肿,球结膜充血,前房浅,瞳孔强直性散大6mm,其眼内结构看不清,眼压:TR 50mmHg、TL 24mmHg,房角均为窄Ⅰ,视力=指数/30m,2S=4.8,左眼前后节未见明显改变.诊断:急性青光眼.转入眼科,立即停用降纤、扩血管治疗,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点,bid,2%匹罗卡品点眼,头痛、眼痛稍缓解,于2月7日局麻下行右眼深层巩膜绞切减压术,左眼巩膜根部切除术,术后眼痛、头痛消失,眼压均为17.3mmHg,视力右眼0.08、左眼1.0,神经系统体征无改善.
作者:马玉杰;宫旭海;杨凤民;李冬梅;喻巍;段慧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海葵毒素是从海洋生腔肠动物海葵体内提取的多肽和蛋白质毒素,种类很多,包括Anemone Sulcata毒素,Actinia equina毒素和Anthopleurin毒素等.它们主要为心脏和神经毒素.多数毒素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结合,减慢钠通道的失活过程,且对不同组织的钠通道及不同钠通道亚型作用有差异.也有一些毒素是钾通道阻断剂.它们主要作为工具药研究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另外,有些毒素还表现其他作用,如抗病毒和细胞毒作用等.
作者:傅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肝癌的介入治疗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同时提高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肝癌的介入治疗的优缺点、介入治疗的技术方法、理论依据和发展前景作一论述.
作者:谭少庆;丁耀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采用ZK-10C型心肺阻抗血流检测仪对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行研究,并与同龄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收缩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作者:朱卫华;林宇辉;徐启勇;戴莉;龙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为TACE+中药治疗,B组(31例)为单用TACE治疗;全部病例均术后随访.结果 0.5、1、2年生存率A组为79.31%、41.38%、20.69%;B组为67.74%、16.13%、3.23%.肿瘤缩小、AFP下降、外周白细胞减少A组均优于B组.治疗1年后总有效率(CR+PR)A组为51.72%,B组为32.26%,A组稍优于B组.结论本法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明显.
作者:余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对比64例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的血压及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左室壁厚度(PWT),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结果服药6个月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特别是舒张压下降明显.PWT、IVST和EDd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意义.
作者:王静;艾沙;高方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头孢唑啉钠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力学参数,比较头孢唑啉钠肌注和静注给药方案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头孢唑啉钠肌注和静注除达峰时和大血药浓度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药动学参数基本相似.对严重感染者,可采用一天两次静脉点滴和晚间一次肌注的给药方案.
作者:付群;彭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恶性肿块63例(浸润性导管癌59例,单纯癌2例,导管内癌2例),良性肿块46例(纤维腺瘤4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小叶增生2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恶性肿块无血液(0级)检出率4.8%,显著低于良性肿块(52.2%).Ⅱ级以上血流检出率,恶性肿块为80.9%,显著高于良性肿块(10.9%).恶性肿块阻力指数为0.74±0.05,良性肿块阻力指数为0.64±0.07,恶性肿块搏动指数为1.68±0.49,良性肿块搏动指数为1.00±0.07,两者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恶性肿块大血流速度高于良性肿块,但差异不大(P>0.05).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5.2%、89.1%、92.3%.结论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许伟;张改英;李晓君;史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998~2000年收治的30例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结果 30例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者9例,血小板抗体类型为IgG、IgA、IgM,9例患者中8例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加用左旋咪唑和强的松组血小板恢复较未用者明显(37.6×109/L VS 16.1×109,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机体免疫细胞攻击造血细胞提供了一个直接证据,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指导手段.
作者:朱伟;葛晋源;姜岩;张鲁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岁.出生后6月右侧腹股沟区出现条索状包块,站立或哭闹时明显,用手按压可还纳.此后渐大,包块进入右侧大阴唇,近日包块出现频繁,且较前明显,不能完全还纳.但无恶心、呕吐.
作者:曾立志;戢运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