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辉;鲁永鲜
作者:杨建华;石一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刘小华;方爱华;张令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免疫炎性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水及体外培养的异位内膜细胞上清液中MIF值较正常值升高,一方面MIF能直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促使新血管形成;另一方面其可通过限制局部巨噬细胞移动,增加局部巨噬细胞浓度,并促使巨噬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化学物质,而参与EMs的发病机制.
作者:金爱红;何福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张迎辉;鲁永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调节缺氧反应基因的一个核转录因子,能与缺氧反应基因上的HIF-1结合位点相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转录,使细胞适应缺氧的环境.大多数肿瘤组织均存在缺氧因素,因此HI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HIF的结构、功能、分布、调节因素,HIF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以及相关的治疗措施综述.
作者:林爽;李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内膜息肉虽为临床常见疾患,但其病因学及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细胞凋亡不仅与生物生长发育、组织器官形成、维持和分化有关,亦与增殖性疾病和癌变密切相关.Ki-67抗原是与细胞有丝分裂、增殖密切相关的标记性核抗原.增殖与凋亡失衡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细胞因子可作为生长因子,调节靶细胞的分裂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亦与细胞分裂增殖相关.从细胞增殖与凋亡、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遗传学畸变、细胞因子等方面对子宫内膜息肉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小春;冯力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机理不明,对受试患者缺乏适宜试验是令研究迟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裸鼠等动物模型能够研究EMs形态学特征、黏附、血管形成机理及药物作用疗效,有重要应用价值.综述不同月经周期、不同部位的EMs或在位内膜在裸鼠模型中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种植部位、不同体外条件对异位灶形成的影响,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生成因子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机理,并简要介绍利用动物模型探讨EMs新型治疗药物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秀兰;糜若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梁轶珩;樊尚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在子宫颈癌中HPV DNA的检出率达99%以上.高危型HPV E6和E7的表达是维持细胞转化所必需,被认为是HPV的原癌基因,表达于肿瘤进展的各个时期,是至今被选择作为治疗性疫苗理想的特异性靶抗原,这些原癌蛋白可以影响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HPV疫苗用以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治疗性多肽疫苗的研究方法及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周坚红;谢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外阴癌发病少见,其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外阴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但HPV阴性外阴癌主要与外阴硬化苔癣及p53突变有关,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是外阴癌发生的风险因素.
作者:葛崇华;李庭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完整而协调的内分泌系统,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内分泌功能,并互相调节和影响.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及生育.单基因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可由亲代传给子代,呈现出家族性的发病特点,也可能由于子代生殖细胞发生新的突变,呈现散发的特点.单基因病可发生在性腺轴的不同水平,终导致性腺功能低下,从而影响性别决定、激素合成、发育及生育.
作者:刘素英;张月萍;韩金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陈诚;常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马良坤;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钟刚;何福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是由胰岛β细胞产生,并与胰岛素协同分泌的一种激素.近年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清IAPP水平明显升高,可形成淀粉样纤维,在胰岛中沉积使胰岛发生淀粉样变,并对β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致β细胞凋亡增加,在2型糖尿病、GD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宁;牛秀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梁轶珩;樊尚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种少见的子宫恶性肿瘤,缺乏大样本的治疗学研究,相关文献比较分散,总结这些分散的文献,希望找出治疗上的规律性,作为临床处理的参考.ESS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是标准术式.辅助治疗以放疗或激素治疗为主,化疗方案比较凌乱,主要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氮烯眯胺、异环磷酰胺、顺铂等多种.就ESS的各种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赵晓东;张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李秀兰;孙晓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抗氧化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器官和组织.HO催化血红素降解为同摩尔的一氧化碳(CO)、胆绿素和铁.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作用下,迅速生成胆红素.CO可以诱导血管扩张,胆红素是内源性的抗氧化剂.HO能在正常胎盘表达,并降低胎盘的灌注压.同时对合体滋养细胞、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HO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胎盘中表达降低,可能与该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何顺之;胡继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杨辰敏;侍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