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青坚

关键词:哮喘, 胎盘多肽注射液, 维生素D, 免疫功能,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对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01—2015-01间在广东省吴川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5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125例患儿在1年内哮喘的平均发作次数为(2.86±0.72)次,平均发作持续时间为(2.61±0.94)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25例患儿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免疫功能IgG、IgA、IgM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IgG、IgA、IgM、IgE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免疫功能IgG、IgA、IgM、IgE等指标与治疗1个月后和3个月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治疗1~3个月会对患儿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半年后恢复正常.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四腔心切面头侧偏转法在筛查胎儿先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本文针对超声四腔的切面头侧偏转法的基本切面的检查方法、实用性及局限性等进行概述,并对此方法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优势进行评价.

    作者:徐静;常建荣;刘罩明;孙建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新生儿脐血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新生儿湿肺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新生儿脐血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并发新生儿湿肺(tachypnea of newborn,TTN)的关系,进一步揭示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TTN的发病机理,为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TTN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新生儿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60例、非选择性剖宫产组30例、自然分娩组30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组分为选择性剖宫产TTN组(并发TTN)30例及选择性剖宫产对照组(未并发TTN)30例.在足月新生儿娩出5 min内留取脐静脉血备检,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脐血皮质醇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1)选择性剖宫产组脐血皮质醇水平低于非选择性剖宫产组及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选择性剖宫产TTN组脐血皮质醇水平低于选择性剖宫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选择性剖宫产组及选择性剖宫产TTN组中男性与女性脐血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脐血皮质醇水平低于非选择性剖宫产儿及自然分娩儿,其机理可能与选择性剖宫产儿的应激状态不完善有关;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脐血皮质醇水平降低可能与TTN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武宜亮;董自江;朱礼刚;肖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通气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另选取54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组的肺功能,即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大呼气量(PEF),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IL-33)、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对照组病情无改善、加重及病死患者数远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全程并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后除血清IFN-γ、TNF-α外,肺功能及其他细胞因子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而观察组则无论是肺功能还是血清细胞因子等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治疗前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其肺功能评价指标以及血清IL-10、IFN-γ水平均较低,而IL-4、IL-33、TNF-α则明显较高;而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能有效提高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林再;王成存;谢五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于患者疗效以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2011-04~2013-04间入院的9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使用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后的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期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效果优秀率65.31%,优良率为97.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6%及79.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疗效.

    作者:杨家君;黄玉宝;邓俊晖;黄稳达;傅继勇;黄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科合作全程衔接预防护理模式对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

    目的 研究多科合作全程衔接预防对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多科室全程衔接压疮预防小组之前两年及之后两年入住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采用多科合作全程衔接预防对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未实施多科全程衔接预防措施的对照组在入院后Barden评分、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发生后的清创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压疮发生后的评估时间以及记录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护士对于压疮预防的专业知识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成立压疮预防小组实施多科合作全程衔接预防,能够有效地降低重症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的发生时间与上报时间较实施前也显著提高,护士对于压疮护理的专业知识也得到较大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曲;韩晓红;杨梅;刘磊;阮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龙通络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选择黄龙通络汤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表现出的修复作用以及针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大鼠数量为60只.结果 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复合肌肉诱发电位振幅恢复率、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以及小腿三头肌湿重(WWT)恢复率方面,同A2组以及A3组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明显优势(P<0.05);同A3组大鼠进行比较,在上述系列指标方面,A2组表现出明显优势(P<0.05);在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方面,同A3组进行比较,A1组以及A2组表现为显著的增多(P<0.05);A1组同A2组之间进行比较,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选择黄龙通络汤进行干预,可以发挥显著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其修复.

    作者:黎勇;郑雨中;刘思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真空超声波清洗技术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应用探讨

    目的 观察真空超声波清洗机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的临床清洗消毒使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进行清洗消毒的420件手术室腔镜器械随机分为应用组与对照组.结果 应用组210例手术室腔镜器械中消毒合格有208例(99.0%),不合格2例(1.0%);对照组210例手术室腔镜器械中消毒合格有190例(90.5%),不合格20例(9.5%),两组间的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空超声波清洗技术能够对手术室腔镜器械起到较好的清洗消毒作用,有效减少腔镜洗消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清洗消毒的合格率.

    作者:凌丽娟;邓小凌;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表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协同恒定外磁场体内外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表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EPI-CDMN)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外磁场协同EPI-CDMN对人体膀胱癌细胞(BIU-87)株的体内外增殖、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EPI-CDMN并检测其化学性质,分成对照组、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的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磁场+EPI-CDMN组的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平均重量、瘤体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BIU-87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平均重量、瘤体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BIU-87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结论 外磁场协同EPI-CDMN对人体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的增强,为膀胱癌的磁导向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何灵生;邓少珍;刘百川;王健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省高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01—2014-12间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时间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患者的美学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总引流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美学满意率分别为93.3%和71.1%,也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贵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双环醇片预防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并发脂肪肝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双环醇片预防乳腺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并发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肝脾、血脂的影像学变化及脂肪肝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肝功能改善及血脂升高情况不显著,脂肪肝发生率为15.0%,应用双环醇片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伴有不同程度上的肝功能损伤和血脂升高情况,脂肪肝发生率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同时服用双环醇片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脂肪肝的几率,安全性好,值得应用.

    作者:方丽兰;余更生;李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山市体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市体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感染率及感染高危因素,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4-01~2015-06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康体保健中心体检的HBsAg阴性人群1989人,采用荧光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统计HBV-DNA阳性人数,阳性者3个月后复查乙肝两对半及HBV-DNA排除窗口期感染可能;同时分析年龄、人口流动性、经济等因素与OBI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989例HBsAg阴性体检者行HBV-DNA检测,发现有3例OBI,阳性率为0.15%,OBI患者HBV-DNA滴度较低;3例OBI检出者均为流动人口,年龄均在45~65岁之间.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中存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潜在危害性不容忽视.

    作者:吴汝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芪泡服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芪饮片泡服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给予控制饮食、血糖、适量运动等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黄葵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饮片泡服,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mAlb、FBG、HbA1c、TC、TG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mAlb、FBG、HbA1c、TC、TG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黄芪饮片泡服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控制mAlb、FBG、HbA1c、TC、TG,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茜;陈永华;杨娟;王小星;吕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及其与Creasy高危因素评分的关系3

    目的 比较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及其与Creasy高危因素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取先兆早产孕妇200例,将其随机分为盐酸利托君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和硫酸镁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每组各100例.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其与Creasy高危因素评分的关系.结果 盐酸利托君组患者起效时间、妊娠延长天数及综合疗效显著优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reasy评分低于12分时,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Creasy评分高于12分时,盐酸利托君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具有起效快、延长妊娠天数长的特点,综合治疗成功率高于硫酸镁治疗,Creasy高危因素评分与先兆早产患者的妊娠结局关系密切.

    作者:吴涯;罗水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天津市的流动儿童4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随机抽取天津市4条街道作为调查现象,以自制同一问卷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逐项询问填写,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在各职业中,家长职业为打工者的五苗接种率低;家长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下者较学历在高中及以上者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要低;来自城镇的儿童免疫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父母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越好,儿童免疫接种率越高.结论 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仍是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多部门的合作,加强健康教育、规范管理等,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

    作者:刘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联合用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针对联合用药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cy disease,PID)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潮州市湘桥区妇幼保健院在2012-01—2014-12间接收的PID后遗症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即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及甲硝唑呋喃唑酮栓阴道内给药;治疗组即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及中药药渣热敷下腹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法治疗PID后遗症优于单纯西药抗生素治疗,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音;王金英;陈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骨科卧床患者并发压疮患者8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骨科卧床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68例卧床发生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Braden评分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raden评分为(19.31±1.0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raden评分为(12.22±1.74)分,观察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骨科卧床压疮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雪芬;包永兰;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下颌埋伏牙拔除术前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定位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下颌埋伏牙拔除术前应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定位价值.方法 将经初步筛选出埋伏阻生牙根与下颌管关系密切或重叠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根据诊断结果应用牙列轴面螺旋CT扫描处理,并通过容积再现和多层平面重建等技术获得患者牙体的立体图像,以及各个平面和曲面的断层图像.结果 分析得到的图像,发现30例患者中有阻生中切牙9颗、尖牙12颗、侧切牙7颗、多生牙10颗以及第三磨牙5颗.结论 应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定位埋伏牙,并清晰直观的显示出其形态、方向与邻牙之间的关系,降低X线口腔全景曲面断层片的假阳性率,帮助临床医生对手术风险做出初步评估及手术方式的确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李华辉;阙永盛;王健康;赵文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红细胞形态在贫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红细胞形态在贫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贫血患者(观察组)以及2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显微镜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结构进行观察,并检测其红细胞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和血球仪计数红细胞参数基本无异常变化;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形态变化率为90%,红细胞异常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00例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具体为:小细胞贫血89例,大细胞贫血57例,双相性贫血30例,形态正常20例,其中小细胞贫血中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细胞贫血中MCV升高率为89.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红细胞形态检查和参数可以为贫血患者提出诊断性意见,便于临床医师进行准确的诊疗,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翠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5—2015-08间深圳市南澳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干预时机分为A组(n=52,早期治疗组)和B组(n=48,晚期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针灸结合康复治疗,采用独立性评定表(FM)、改良的Bathel指数(MBI)评定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FM、MB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A组治疗后FM、MBI评分高于B组(P<0.05);将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接受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鹏;王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护理方法结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30例,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训练等中西医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一般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χ2=5.44,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法护理干预脑梗塞恢复期的副作用少,安全、效果好,并辅以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黎惠英;梁少琴;陈凤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