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平
1 病例报告患儿,男,10岁,因咽痛、发热、咳嗽6天,颈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于1999年1月8日入院.查体:T38.9℃,急性病容,头颈部呈强迫右斜颈位,双侧扁桃体肿大Ⅱ°,局部化脓斑,咽部充血明显,双侧颏下淋巴结肿大,轻触痛,双侧颈后肌群僵硬,压痛明显,右手上举受限,感觉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作者:张越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将20年来收治的16例伸膝装置损伤中漏诊的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23~65(平均41)岁.股四头肌腱损伤4例,髌韧带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5例,开放性损伤1例.
作者:许卫东;翁齐列;黄林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和老年前期心电图P波终末向量(PTFV1)正常界限值及临床机理.方法住院老年和老年前期170例,分为正常组、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定PTFV1值等,并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根据本文正常组PTFV1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90%、95%、99%水平的界限值分别为-0.022、-0.025、-0.030 mm·s.异常PTFV1按不同界限值在冠心病组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和阳性预期值:<-0.022mm·s时为80.5%、92.5%、91.7%和82.2%;<-0.025mm·s时为53.7%、92.5%、88.0%和66.1%;<-0.030mm·s时为14.6%、100.0%、100.0%和53.3%.将PTFV1与下列16项变量:即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病史中高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近期检查3次血压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Tv1、Tv5、Sv1+Rv5(振幅)、RaVL+Sv3、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同射血分数有定量关系的QRS计分以及二尖瓣多普勒A波峰速,进行相关分析,仅与A波峰速(r=0.397,P<0.01)相关.各组PTFV1异常发生率:正常组为7.5%、高血压Ⅰ期组为6.9%、高血压Ⅱ期组为3.3%、高血压Ⅲ期组为26.7%、冠心病组为80.5%.结论老年和老年前期PTFV1的界限值以-0.022mm·s为宜.PTFV1与心脏舒张功能只有较弱相关.
作者:李蔚华;国俊芳;金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1999年9月19日下午5时因斩打铁物,左前臂背侧腕横纹外上6cm处被一异物击伤,当时血流如注,色鲜红,自行压迫处理后血止.
作者:谢和渭;刘长荣;陈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31岁,住院号42585.因钢筋刺伤会阴部疼痛出血1小时于1999年10月7日入院.1小时前患者会阴部不慎被一残留在水泥块上的如食指粗长约20cm的钢筋刺入,自行站立脱离钢筋后发觉裤子被血染红、创口疼痛而来本院门诊清创缝合后收入住院.
作者:杨毅;舒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31例,现就其早期胃镜检查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谢春生;贾柳萍;古雨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科用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喉气管及食管狭窄各1例,经6~8月随访,效果满意.1 病例报告例1,男,42岁,喉气管挫裂伤经当地医院行气管切开,喉气管修复成形术后半年,不能拔管.
作者:梅桢峰;叶非常;王明善;刘认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利福平(Rifampin,RFP)为抗痨药之一.近年来,其用途逐年扩大,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就近期文献报道其临床新用途概述如下.
作者:卢绍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皮肤过敏原试验主要用于外源性过敏原所致疾病的过敏原检查,方法简单,结果比较可靠,对检测出的过敏原临床上采用避免接触或特异性脱敏治疗可望获得满意疗效,但假阳性、假阴性结果会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浅谈皮肤过敏原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作者:张颖;杨兆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QT间期包括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反映各部位心肌复极的离散程度.在心肌局部缺血或室壁运动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不全时,均可导致QTd变化.本文通过77例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对照,对心电图运动试验时QTd、QTcd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作进一步讨论.
作者:温孝如;魏华毅;刘德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90~1998年共收治下肢静脉曲张症120例,其中伴色素沉着、脱屑、湿疹、慢性溃疡形成等皮肤营养性改变98例,占81.50%,与文献报告符合[1].现将98例伴肢体营养性改变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唐建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结构、材料与制备1.1 结构由胸膜腔穿刺针头、导管、小胶管、针接头、导管开关及负压管组合构成(见附图).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近年投入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确切的新型保肝药物:疗尔健、阿波莫斯、角鲨烯、促肝康、巯基丙酰甘氨酸、思美泰、易善力、氟马西尼、乳利醇、谷胱甘肽、藻酸双酯钠、1,6-二磷酸果糖等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等临床问题进行了总结.
作者:程书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较少见的儿童疾病,其胸部X线表现与小儿支气管肺炎、粟粒性肺结核相似,鉴别诊断较困难.本文报告10例,对其X线与病理表现对照研究,旨在深化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夏梅英;侯刚;杨文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血液生理、生化研究进展,凝血酶原片段(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与凝血酶-抗凝血酶(Thrombin-antithrombin,TAT)已从实验研究走向临床研究.目前常用ELISA方法检测F1+2及TAT含量,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二项指标的临床应用相得益彰,各有所长,对检测血栓前状态及DIC诊断较准确,可监测抗凝、溶栓疗效,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含量均显著升高.
作者:宋海容;李卓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采用酵母花环试验测定了52例烧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RBC-C3bRR和RBC-ICR这两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指标.结果严重烧伤患者RBC-C3bR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RBC-ICR则明显升高.从而表明在烧伤患者体内,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低下.结论在对烧伤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调节白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文军;黄雪芳;杨太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肝癌肝动脉碘油抗癌药乳剂栓塞(LP-HAE)后,碘油潴留形态不同,则栓塞后肝癌复发的时间和范围也不同[1],为了更清楚显示栓塞后碘油潴留形态,我们采用两组窗(即软组织窗和骨窗)进行观察,更准确地分析栓塞术后碘油沉积形态及量.
作者:陈慧玲;刘世联;朱明星;倪星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颗粒具有高度的不均一性,利用超速离心和梯度凝胶电泳等技术可将其进一步分成若干亚组分.现已证明各亚组分在物理性状、化学组成、代谢和致动脉粥样硬化上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LDL亚组分理论为正常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时的动脉粥样硬化问题提供了依据.LDL亚组分谱已日益成为临床预测冠心病、寻找和评价药物治疗的新指标.
作者:涂德军;吴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理想药物和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166例Hp阳性的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分为4 组:A组(42例)为洛赛克或雷尼替丁+阿莫仙+胃泰胶囊;B组(42例)为丽珠得乐+阿莫仙+胃泰胶囊;C组(41例)为洛赛克或雷尼替丁+胃泰胶囊;D组(41例)为对照组,洛赛克+阿莫仙+灭滴灵.结果 (1)4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71%、83.33%、51.22%和85.37%,A、B、D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A、B、C三组治疗后胃粘膜内慢性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而D组慢性炎症无明显改善(P>0.05);(3)A、B、C、D各组治疗后胃粘膜炎症活动性程度均明显减轻(P<0.01);(4)A、B、C三组中仅1例(0.8%)出现副作用,而D组有4例(8.9%)出现副作用,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胃泰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对Hp的根除作用相似;(2)胃泰二、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一样可显著减轻胃粘膜的活动性炎症;(3)含胃泰的二、三联疗法可显著减轻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而标准三联疗法无此作用;(4)胃泰三联疗法的副作用显著低于标准三联疗法,且患者的依从好.因此,胃泰三联疗法可作为治疗Hp相关性疾病的较为理想方案.
作者:王崇文;谢勇;吕农华;徐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治疗中,患者越早接受治疗,获益越大,这就要求尽早确立AMI或UAP的诊断.目前用于诊断AMI和UAP的血清学指标中,以CK和CK-MB为佳,但它们仍因敏感性较低而使其应用受限.近年来心肌特异性结构蛋白在AMI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cTnT,它具有特异性高、心肌中含量高、心肌损伤后释放入血早、在血中维持阳性的时间长等优点,故是早期诊断AMI的良好指标;还可用于判断AMI再灌注治疗后血管是否再通,其价值优于CK 和CK-MB.另外,cTnT可用于评估UAP患者的预后:cTnT阳性之UAP患者预后较差,且cTnT值越高,预后越差;但对于UAP的诊断来说,与CK和CK-MB一样,因敏感性较差而诊断价值不高.
作者:唐熠达;杨跃进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