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环;纪华安;张峻岭;詹庆霞;王雨
1 临床资料本组十二指肠损伤22例,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16~50(平均35)岁.腹部闭合性损伤19例,其中车祸伤10例(均为驾驶员),拳击伤6例,摔伤2例,开放性损伤4例,刀刺伤3例,枪击伤1例.十二指肠球部3例,降部16例,横部3例,就诊时间3小时~4天.行十二指肠憩室化简化手术,具体方法:(1)十二指肠破裂处清创、修补;(2)切除胃窦部,关闭十二指肠残端;(3)行胃、空肠吻合术;(4)将胃管多处剪开侧孔,经食管、胃、胃空肠吻合口,逆行插过修补处,并到达关闭的十二指肠残端处,使剪开之侧孔分别位于残端、修补处、十二指肠水平部、胃腔;(5)于十二指肠修补处放置腹腔引流管.治疗效果:行清创、修补加胃管引流术11例,其中十二指肠瘘合并感染死亡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5例,其中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十二指肠憩室化简化手术6例,均痊愈出院.
作者:伍卫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CT平扫对高、低及混杂密度的硬膜下血肿(SDH)易于分辨,而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ISDH)容易漏诊或误诊,造影增强扫描可以提高其诊断率.本文对我院68例ISDH的CT诊断作一分析.
作者:蒋新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药物诱导排卵是治疗卵巢功能紊乱引起的不孕症有效的方法,而超声检查逐渐成为促排卵治疗中的重要监测手段.我们应用阴道超声对30例不孕症妇女的51个治疗周期进行了排卵监测并指导用药,从而提高了受孕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蓓;潘凌云;涂怀军;袁巧玲;王珍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骨髓非清除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新策略,本文就其概念、优点、适应证、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加以综述.
作者:张海燕;高春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搜集前纵裂池出血10例,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并与50例正常大脑镰和前纵裂池的表现比较,旨在提高即时确诊前纵裂池出血的能力.
作者:刘明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年来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诊治观念得到了更新.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作者:柳玲;朱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深入,传统心肌酶学用于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越来越多暴露出诊断时间窗短、特异性不高、早期阳性率不高等不足,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弥补了这些不足而备受关注.本文就ACS相关生化标志物的组织特异性、释放动力学特征、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崇剑;徐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己开始进入临床应用的新药.
作者:潘启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Gly?214Arg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分子杂交技术对北京地区2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ICAM-1基因Gly?214Arg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279例北京地区的非卒中对照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CAM-1基因Gly?214Ar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ICAM-1基因Gly?214Arg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
作者:马丽媛;赵勇;王兴宇;刘力生;刘一仙;KLAUS Lindpaintner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根据血清cTnⅠ免疫放射测定的结果,判断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微小心肌损害(Minor myocardial damage,MMD)的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UA患者高危亚组的筛选.方法在David提出的UA临床预后分级标准的基础上,以41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为对照,对103例UA患者进行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免疫放射检测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观察6个月随访期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Ⅳ级患者中cTnⅠ阳性持续72小时以上者的比率和CK-MB的阳性率与其他各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Ⅲ级和Ⅳ级患者中cTnⅠ阳性率、cTnⅠ阳性者平均峰值浓度比Ⅰa级、Ⅰb级和Ⅱ级显著增高(P<0.05).但这两级间无显著差异.6个月随访期内,Ⅳ级患者中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与其他各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David的UA临床预后分级中,Ⅳ级患者合并微小心肌损害者的比率高,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也高,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作者:赵健;李顺辉;张皑;魏友平;张忠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有明显的家族史,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和严重瘙痒的皮肤疾患,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光镜下结构已明确,但AD皮损电镜下结构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光镜与透射电镜方法观察21例AD患者皮损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张玉环;纪华安;张峻岭;詹庆霞;王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2天,于2000年3月20日入院.血压160/90mmHg,血糖13.8μmol/L,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显示前降支起始处狭窄95%,前降支中段及右冠状动脉狭窄50%,左心室前壁运动减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
作者:成杞润;姚建民;张笑萌;赵向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是性传播疾病(STD)中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而且NG、Ct、Uu混合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为此,我们从性病门诊收集了1339例患者进行NG、Ct与Uu的检测与培养,旨在为临床STD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婧;詹素云;龙军;周智兴;邓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心脏的组织多普勒表现.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速度模式的方法,观察甲亢患者和正常人室壁运动的区别.结果甲亢组室壁运动色彩较正常组明亮,频谱多普勒曲线上,甲亢组在收缩期、舒张期室壁运动各峰值均大于正常组,两组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甲亢患者心肌运动功能增强,说明DTI是一种新的较敏感的检测心肌室壁运动功能的方法.
作者:李荆;梁荣新;陈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及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及常规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率为42%,总有效率为82%(P<0.05).结论β-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效果较好.
作者:华明军;周汉庭;张茂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结合我们多年的用药经验,将青霉素皮试期间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归纳如下,供临床参考.1 皮试消毒液对结果判别的影响
作者:程书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总结了1999年期间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重型肝炎转归,报告如下.
作者:程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水蛭含水蛭素、组织胺样物质、肝素和抗血栓素.水蛭素不受热或乙醇之破坏,能阻碍血液凝固,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近十几年来该药运用广泛,但凡有瘀血证表现者用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就其临床运用情况作一简述,以供同仁借鉴.
作者:蔡芝镜;郭十银;胡发明;王雁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病例报告患者,13岁,因经期下腹部疼痛3天于1998年12月20日步行入院,月经13(6~7)/(30),规则,量中.己来月经9个月,近3个月有痛经,每次均需药物止痛,本次痛经口服及肌肉注射药物均无效.体检:T 37℃,P 84次/分,R 19次/分,BP 120/82.5mmHg痛苦面容,心肺(-),肝脾(-),耻骨联合上区触及包块,无压痛.妇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有血迹,处女膜完整,肛查:盆腔触及包块约10cm×8cm×8cm,囊性,边界清,活动度差,无触痛.
作者:凌纬联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免疫性炎症和肾血凝机制紊乱是肾小球疾病的二大发病机制,血液高凝状态引起机体的循环障碍对肾小球疾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己得到国内外公认[1].有关肾小球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也有不少报道,但在儿科领域的报道很少[2].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颖;张毓文;王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