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晖亮
作者:刘莉丽;王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激素替代疗法(HRT)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和缓解女性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表明,HRT增加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性的2~4倍,其机制主要是凝血酶产生增加,抗凝血酶水平下降,蛋白C和蛋白S活性下降和活化蛋白C抵抗形成的高凝状态。
作者:赵延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死亡率高。近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卵巢癌的影响受到关注。临床研究发现,hCG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hCG动态观察对估计预后有积极意义。对离体培养的癌细胞的研究也证明了hCG对卵巢癌有刺激其生长的作用。某些卵巢癌细胞膜上有hCG受体表达,hCG与癌细胞上的LH/hCG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控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邢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可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末端重复序列,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增殖和癌变关系密切,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调控,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可能是其激活的关键性限速步骤。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端粒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升高,hTERT mRNA表达上调,并与高危型HPV感染、抑癌基因p53失活密切相关。端粒酶激活是高危型HPV感染后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关键性步骤,端粒酶及其催化亚单位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重要肿瘤标志物。
作者:奚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王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张峻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子宫内膜异位相关性卵巢癌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现综述卵巢癌临床、病理、免疫和激素治疗的研究及与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的关系。
作者:陈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齐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贺国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介绍3种非宫腔镜去内膜术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子宫热球仪、微波、热盐水去内膜术。对其适应证、手术器械与方法及疗效分别作了论述,并提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谢晖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但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常因肿瘤细胞耐药而受限,耐药机理除传统耐药机制外还包括细胞对药物摄取与转运的改变,非特异的胞浆防卫系统及DNA分子修复系统改变等。实验已证实,抗凋亡机制在肿瘤细胞耐药中起更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文献中抗凋亡机制与卵巢癌耐药关系的研究。
作者:于利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魏鸿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宫内感染中常见、危害大的一种病毒,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保护性疫苗的早期预防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综述HCMV疫苗研究进展及在预防先天性HCMV感染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邱红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高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汪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近年一些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问世,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及早期高危宫颈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总例数超过2000例,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及腺鳞癌。用这种模式治疗不仅提高了肿瘤局部控制率,而且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明显改善了宫颈癌生存率。使得复发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下降了50%和40%。同步放化疗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毒性较单纯放疗高,但绝大多数是可逆的。远期并发症两者相似。同步放化疗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一种新的标准模式。
作者:朱笕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机体的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Th1/Th2细胞在免疫学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通过追溯Th1/Th2概念的由来、分析Th1/Th2漂移的意义,阐述了Th1/Th2细胞功能失衡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并对肿瘤免疫治疗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妇科肿瘤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时春艳;师素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存在及其与宿主细胞的整合将导致宫颈细胞异常病变,终可发展为宫颈癌。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将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目前,HPV诊断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对HPV诊断做一简要回顾,并重点介绍新出现的HPV-DNA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及其在宫颈癌筛查和癌前预报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