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与卵泡发育

程敏;闻良珍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 卵泡发育
摘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而卵巢中的卵泡发育是一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对不同标本进行研究证明,TGF-β及其受体在卵巢不同发育阶段中均可表达,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机制参与调控卵巢功能,对维持卵巢内环境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血传播病毒在妇产科的研究现状

    TTV是一种新的DNA病毒,它广泛存在于世界人群中,感染率各学者报道不一,在人体的唾液、粪便、精液及眼泪中均发现其存在,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致病性及其与其他肝炎病毒的关系尚不能确定.在妇产科领域,母婴间是否存在垂直传播,孕妇及婴儿、儿童的感染率与感染的可能途径,各报道不一.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陈慧;王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与卵泡发育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而卵巢中的卵泡发育是一动态和复杂的过程.对不同标本进行研究证明,TGF-β及其受体在卵巢不同发育阶段中均可表达,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机制参与调控卵巢功能,对维持卵巢内环境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程敏;闻良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它们对激素相关疾病如绝经期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但对乳腺癌的预防作用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需进一步研究不同成分及浓度对乳腺细胞的影响,为开辟其广泛用于性激素补充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邓文慧;吴宜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激素与上皮性卵巢癌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5年生存率仅25%~30%左右.近年来已证明某些EOC组织能分泌多种激素并具有多种激素受体,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证明EO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激素及其受体关系密切.随着对EOC与激素及其受体的深入研究,激素辅助治疗可能会带来卵巢癌治疗的新发展.

    作者:朱楠;张淑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产科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卵巢内分泌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依赖于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然而经典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并不能完全解释优势卵泡的选择和发育、同期发育卵泡的闭锁及黄体的活动,现普遍认为卵泡的周期性发育依赖于促性腺激素及对其有协同作用或作为促性腺激素活动媒介的生长因子.卵巢内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分泌和活动,与卵巢的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蔡华蕾;蔡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妇科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p27与妇科肿瘤研究进展

    p27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得较多的一种多功能CKIs,它可以多种方式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终抑制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促进细胞的分化和凋亡.现就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彭勉;陈惠祯;刘少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雌激素受体α、β与乳腺癌

    ERα,ERβ在人体多种组织都有表达,包括乳房.但两者的组织学分布及相对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在正常乳腺组织的生长发育及大多数ER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雌激素具有重要作用,该作用由ER所介导.随着ERβ的发现,关于ERα、ERβ与乳腺癌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认识,并将渐趋深入.

    作者:张丹;黄荷凤;金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荧光原位杂交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前景

    近年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逐渐成为解决复杂的临床细胞遗传学问题的一项重要方法.在产科学研究中,它更是成为经典细胞遗传学的重要补充.本文就其在产前遗传咨询,孕期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及胚胎植入前产前诊断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进行探讨.

    作者:叶庆华;乔福元;钱小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乌苯美司在妇产科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对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新抗癌药乌苯美司在妇产科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作了系统阐述;对女性生殖器官氨基肽酶的分布、功能以及乌苯美司对其的作用和乌苯美司在乳腺癌、宫颈癌、葡萄胎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和爱滋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了介绍.

    作者:吴朝倩;俞绍鑫;石一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辅助动脉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新辅助动脉化疗(NIC)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局部进展型宫颈癌,总反应率47.6%~100%,但完全缓解率仅为4%~38.5%.NIC加放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对NIC有反应者加手术和/或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期.如何预测和提高NIC的疗效须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朱雪琼;岳天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其研究正不断深入并已向分子水平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从肿瘤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综述EMs研究进展.

    作者:宗利丽;何援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增生调节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及其相关肽类通过内分泌和自/旁分泌(autocrine/paracrine)机制介导和调节激素对靶组织的作用.多种GF作用于子宫内膜,不同的GF在子宫内膜的分泌细胞、靶细胞以及发挥的作用各异,且GF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各种GF及其相关肽类,子宫内膜的各种组成细胞与机体和卵巢分泌激素之间形成一个互联网络,复杂而又有序地调节子宫内膜周期性改变,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

    作者:谈玲芳;何福仙;钟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宫颈横纹肌肉瘤的治疗进展

    宫颈横纹肌肉瘤(RMS)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其预后较原发于阴道或子宫等其它生殖系统RMS好.病灶局限的宫颈胚胎型RMS可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疗效较好并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

    作者:孟琬如;糜若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基础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及其调控

    新生血管生成已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个新的病因学说.许多证据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为内膜腺体和间质种植发展的基础,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组织内血管生成因子水平的增高为主要的调节因子,卵巢甾体激素通过不同环节促进血管生成,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产生多种因子参与血管生成的调节.

    作者:易晓芳;刘惜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胎儿肾疾患与肾机能

    随超声诊断方法不断进步,可早期检测出各种先天性胎儿畸形,在优生学方面起着重要的筛选作用,已成为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超声诊断各种胎儿肾泌尿系统畸形的声像特点及出生后治疗进展.

    作者:李红燕;王佩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