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林丽红;黄相艳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婴幼儿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6例婴幼儿肝母细胞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Ⅰ期手术组)18例和观察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手术组)18例,然后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组织重量、围术期的创伤应激指标及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切除组织重量轻于对照组、创伤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婴幼儿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可为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且对患儿生存质量的改善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腹腔恒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式分为单纯全身静脉化疗组(对照组)28例及腹腔恒温热灌注+全身静脉化疗组(实验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且局部复发率(3.3%)及远处转移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4%,28.6%),而1年生存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利军;王旺河;田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路上皮癌抗原1(urethral epithelium cancer antigen,UCA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口腔菌群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7例口腔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7例口腔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对比.取口腔癌、癌前病变组织各1份,同时取口腔癌癌周正常组织1份,观察三者UCA1、NF-κB、口腔菌群变化情况.对口腔癌患者均规范治疗,观察治疗前后UCA1、NF-κB、口腔菌群变化.结果 治疗前口腔癌UCA1mRNA为(0.94±0.24)、NF-κB阳性率为97.3%,口腔癌口腔菌群链球菌属、耐瑟菌属、葡萄球菌属、白色念珠菌等优势菌比率分别为89.19%、72.97%、54.05%、37.84%,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口腔癌周正常组织组,和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口腔癌UCA1mRNA为(0.18±0.12)、NF-κB阳性率为16.22%,口腔癌口腔菌群链球菌属、耐瑟菌属、葡萄球菌属、白色念珠菌等优势菌比率分别为16.22%、16.22%、10.81%、8.11%,无优势菌占83.7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A1、NF-κB、口腔菌群水平变化能反映口腔癌的病情转归,临床价值高.
作者:刘兵;张爱泓;张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免疫抑制治疗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然后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检测结果 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1周、2周、4周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抗体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肌电图指标也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免疫抑制治疗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显著地改善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蕾;毛妮;廖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肺癌[1].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多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如何快速、有效、安全地解除梗阻,改善排尿期症状,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3].
作者:毛文博;杨茜;杨增悦;罗林;刘鸿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奈达铂与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患者均进行肺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胸腔灌注奈达铂进行治疗,对照组胸腔灌注顺铂进行治疗.每30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1个周期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采用Karnofsky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ADL)、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2组患者包括消化道症状、血尿素氮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多项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出院随访,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对2组患者平均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80.9%)显著高于对照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arnofsky评分(87.3±5.0)、ADL评分(85.6±2.8)、FMA得分(81.8±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2、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顺铂相比,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更好,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闫俊丽;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放化疗联合生物靶向治疗对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行放化疗(多西紫杉醇结合顺铂化疗+三维适形放疗)辅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生物靶向(曲妥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44.19%),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术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3年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乳腺癌早期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放化疗联合生物靶向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率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樱松;孙桂彬;冯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经尿道行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患者进行术后尿路感染情况调查,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接受TURBT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以及其他有关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2例患者在术后留置尿液中的细菌培养有阳性41例,总发生率44.6%;共检测出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0株,占22.2%;革兰阴性杆菌35株,占77.8%;主要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属,未检测到真菌.TURBT术后发生尿路感染除与手术操作及留置导尿管有关外,还与高龄、糖尿病、肿瘤位点多发、术前已有留置导尿管有关.结论 手术全程无菌操作,手术用器械、纱布严格消毒,手术过程尽量防止损伤组织黏膜,选择合适的导管,确保留置的导尿位置合适,妥善放置和固定尿管,确保其通畅,对其他一些基础疾病加强治疗,能有效地减少TURBT术后的尿路感染现象发生.
作者:姬俊鹏;程文超;王文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恩度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收诊的6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恩度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化疗前及化疗后第2、5周对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及CA242)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完成1个周期的化疗后观察组实体瘤部分缓解率、稳定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进展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的第2、5周,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及CA24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恩度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疗效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丹;郭真;姚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人胃癌组织中HOXA5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干扰HOXA5基因的表达之后,胃癌细胞BGC82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为阐明HOXA5在胃癌向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HOXA5基因的表达.应用细胞转染的方法 将HOXA5基因的过表达质粒转入胃癌细胞BGC823中,经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HOXA5表达上调之后,利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BGC823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收集的69例新鲜的胃癌组织以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相比于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胃癌组织中只有26例HOXA5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比例为37.7%;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相对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HOXA5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mRNA水平下调3倍,蛋白水平下调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GC823细胞转染了过表达质粒之后,HOXA5的表达能够被上调.过表达了HOXA5基因的BGC823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HOXA5的表达下调,而在胃癌细胞BGC823中增强HOXA5的表达能够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说明HOXA5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发挥着抑癌基因的作用,可作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周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食管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放射性食道炎(RE)、放射性肺炎(RP)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针对≥2级不良反应进行Logistic法因素分析.结果 RE:1级11例(22%)、2级19例(38%);RP:1级4例(8%)、2级7例(14%);骨髓抑制:1级16例(32%)、2级7例(14%)、3级1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胸腔胃长度大小与≥2级RE相关(P<0.05),性别和胸腔胃体积大小与≥2级RP相关(P<0.05),是否接受了≥2个周期化疗与≥2级骨髓抑制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胸腔胃长度大小是≥2级RE独立影响因素(P<0.05),胸腔胃体积大小是≥2级RP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胸腔胃长度越长、体积越大发生≥2级RE、RP的风险越高,应在保证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密切注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琳;陈梅;明智;魏成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13例,通过分析其病历资料和跟访调查等方法 ,结合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患者年龄、切除程度、患病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41岁、女性、全切、患病程度低的患者生存质量相对较好.结论 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切除程度、患病程度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晗;汪逵;邓民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CEA、IL-10水平在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分期NSCLC患者治疗前后CA125、CEA、IL-10的水平;观察对比化疗前后不同分期的NSCLC患者CA125、CEA、IL-10的表达水平;评价化疗后NSCLC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结果 化疗前Ⅳ期患者CA125、CEA、IL-10水平高于Ⅲ期患者;PR患者血清CA125、CEA、IL-10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SD患者CA125、CEA、IL-10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D患者CA125、CEA、IL-10水平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R患者平均生存期显著长于SD患者,SD患者平均生存期显著长于PD患者.结论 血清CA125、CEA、IL-10是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孟菁菁;谷少杰;张琳;贾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核素153Sm与89SrCl2对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153Sm组与89SrCl2组,分别采用核素153Sm以及89SrCl2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骨痛缓解效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89SrCl2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73.80%(31/42),明显高于153Sm组的58.14%(25/43)(P<0.05);89SrCl2组的骨痛缓解有效率为92.86%(39/42),明显高于153Sm组的74.42%(32/43)(P<0.05);89SrCl2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35/42),明显高于153Sm组的60.46%(26/43)(P<0.05).结论 核素89SrCl2对广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53Sm,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缓解骨痛情况.
作者:弓彦伟;杨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DCF方案化疗联合DC-CIK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DCF方案化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接受DC-CIK治疗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免疫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12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12.403、t=4.378、t=7.086、t=6.964,P均<0.01),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x2=3.863、x2=6.524,P均<0.05).结论 DCF方案联合DC-CIK治疗晚期胃癌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免疫力并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汉霞;陈绍琳;蔡德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青中年胃癌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5例青中年胃癌患者按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38例,实验组为4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概念下的围手术期处理,而实验组则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围手术期处理.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以对比分析不同围手术期处理方式的近期疗效;通过电话、门诊复诊、上门回访等方法 进行随访,了解2组患者的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评估,以对比分析不同围手术期处理方式的远期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缩短,术中出血量相对减少,住院费用相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3年生存率是47.37%,实验组的3年生存率是68.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83,P=0.066).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整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功能量表评分相对升高,而症状量表评分和单项测量项目评分相对减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处理不仅可以优化手术过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恢复进程,还可提升远期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和细胞角化素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喉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的SCCAg、CEA、CA19-9、CA72-4、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术后(P<0.05);高~中分化喉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低分化者(P<0.05);TNM分期Ⅰ~Ⅱ期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者(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19-9、CA72-4、CYFRA21-1中,CYFRA21-1敏感度高,其次为SCCAg、CEA,CA19-9低;CA19-9特异度高,其次为CA72-4、CEA,CYFRA21-1低;SCCAg+ CYFRA21-1两项联合检测与五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特异度低于单项检测(P<0.05),五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SCCAg+ CYFRA21-1两项联合检测,特异度低于两项联合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19-9、CA72-4、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的早期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YFRA21-1和SCCAg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韩淼;周长明;思超;刘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0例给予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对照组30例给予白细胞介素-11,检测两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血常规,观察两组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同时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两组血小板计数相比较,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疗效相比,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鹿血晶联合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能更加迅速安全地提高血小板,缩短治疗时间,终使患者获益.
作者:施敏;刘颖;王美鑑;邓觐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胃癌患者,94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组,胃癌组(126例)和良性病变组(94例),另选5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水平.结果 胃癌组血清CEA、CA199、CA125、CA724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良性病变组上述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CA724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胃癌患者CEA、CA199、CA125、CA724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上述指标的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检测为CEA、CA199、CA125、CA724四项指标共同检测,对3组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与良性病变、对照组相比,血清CEA、CA199、CA125、CA724在胃癌中含量较高,且随着胃癌病情程度加深,上述指标血清含量增加.将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单一检测更具诊断价值.
作者:周萍;王聪;赵车冬;陶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以及甲状腺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一共2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复发有关的因素.结果 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35例,伴有乳头状增生35例,占14.89%;伴有非典型增生30例,占12.77%,伴有癌变均为微小癌5例,占2.13%.甲状腺癌25例,其中乳头状癌15例,占甲状腺癌60%;滤泡癌5例,占20%;髓样癌1例,占4%,未分化癌4例,占16%.甲状腺癌周围组织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为20例,占甲状腺癌的80%.随访期间复发病例一共20例,占7.69%.肿瘤大小、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是否行淋巴结清扫与术后复发具有显著相关性.影响手术预后情况的独立因素包括肿瘤大直径>4 cm、手术方式为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病理类型为未分化癌、未作淋巴结清扫.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癌的癌前病变,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广泛而复杂.
作者:汪胜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