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插管与喉罩麻醉在乳腺癌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李春霞

关键词:气管插管, 喉罩, 乳腺癌, 麻醉
摘要:目的:比较气管插管与喉罩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采用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拔管操作时间,麻醉期间各时间段的心率(HR)、血压(SBP/DBP)变化,以及苏醒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置入、摘除喉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插管后心率、血压均较基础值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喉罩后心率、血压均较为稳定;同一时间段观察组的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误吸,观察组恢复期躁动及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全麻采用喉罩通气,对心率、血压的影响较小,麻醉苏醒期短,并发症少。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老年、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瘤体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结果老年组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多于中青年组(P<0.05),接触性出血者明显少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非鳞癌比例(10/36)低于中青年组(23/36)(P<0.05),肿瘤分期晚于中青年组(P<0.05),瘤体小于中青年组(P<0.05);淋巴结转移率老年组(47.22%)低于中青年组(77.78%)(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常见,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临床分期较晚,瘤体相对较小,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中青年患者好。

    作者:谭国柱;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其中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63例,肿瘤扩大切除术13例。术后均辅助放、化疗,部分同时行内分泌治疗。结果经美容效果评价,优良率89%。随访24~60个月,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死亡1例,与同期仿根治术比较根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保乳手术疗效确切,与仿根治术比较,美容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应提倡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献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RECK与葡萄胎恶变的相关性分析

    葡萄胎是种良性疾病,但10%~20%可以发生恶变,成为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1]。虽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对化疗敏感,治疗效果较好,但现在发现耐药以及复发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这也是现今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难点。 RECK ( 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e 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 , RECK ),即伴有Kazal域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被认为是新发现的1种抑癌基因,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中,而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低。我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方法检测RECK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RECK在葡萄胎恶变中所起的作用,以期望找到葡萄胎恶变的敏感标记物。

    作者:黄佳;潘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 M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法国Sebia 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对32例MM患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测定和免疫固定电泳测定。应用美国Beckman 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尿轻链测定。采用手工硝酸法进行尿本周氏蛋白测定。结果32例多发性骨髓瘤中IgG型14例(43.75%),IgA型9例(28.13%),IgM型1例(3.13%),轻链型2例(6.25%)。所有类型中κ链13例(40.63%),λ链11例(34.38%),尿本周氏蛋白阳性18例(56.25%)。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阳性率为96.9%。结论 MM患者以IgG型、IgA型比例高,轻链类型中κ链比例稍高于λ链,尿本周氏蛋白阳性者多于尿本周氏蛋白阴性患者,免疫固定电泳检查对MM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红;吴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国产与进口吉西他滨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的选用原则,除高效和安全外,药物治疗的费用问题(经济因素)也是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和合理用药的一个方面。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10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温晓甦;韩爱玲;胡梁南;喻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 ENO1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逆病毒载体ENO1-pBABE-Puro 的构建

    目的:构建含人烯醇化酶1(ENO1)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从人癌细胞中提取总RNA合成cDNA, PCR扩增目的基因ENO1,用sal1和BamH1双酶切ENO1及pbabe质粒,然后用连接酶将ENO1插入pbabe中,后将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E.coli DH 5α大肠杆菌,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 DNA 测序。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ENO1-pBABE-Puro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的序列完全一致,克隆的目的基因已经正确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中。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ENO1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观察ENO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做好准备。

    作者:李海红;王秋香;王海琳;刘会玲;祝秉东;王千千;朱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自动图像细胞法、荧光原位杂交法、流式细胞仪对膀胱肿瘤的诊断和意义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 )及全自动图像细胞法(ICM)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非尿路上皮癌和40例膀胱肿瘤患者的尿液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法及FISH、进行尿细胞学检查。另对确诊的45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及10例排除膀胱肿瘤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行流式细胞VEGF及VEGFR检测。结果 FISH的敏感性显著高于ICM的敏感性(P<0.05)和常规尿细胞学的敏感性(P<0.05),同时ICM敏感性也显著高于常规尿细胞学的敏感性(P<0.05);ICM、FISH和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与患者病理分期无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 FISH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ICM和尿细胞学检查。 VEGF、VEGFR定量分析可作为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评估方法之一。

    作者:顾沈阳;俞俊杰;刘亚东;王业华;杜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XCL12-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腹腔转移的意义

    目的:探讨CXCL12-CXCR4轴在胃癌腹腔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有腹腔转移及无腹腔转移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CXCR4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分析CXCL12-CXCR4轴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在有腹腔转移的胃癌中, CXCR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腹腔转移的胃癌(72.41% vs 38.23%,P<0.05);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中,CXCL12能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为(52.80±6.69)个细胞,对照组为(27.80±8.23)个细胞,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L12-CXCR4轴在胃癌腹腔转移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评估胃癌腹腔转移的1个观测指标。

    作者:峗淑莉;冯起校;刘振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胰腺癌根治术后行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胰腺癌根治术后行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化疗的观察组和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化疗的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不良反应及肿瘤内分泌指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化疗后2周(81.1±9.5)、4周(84.8±10.4)、8周(90.3±12.9)、12周(95.2±13.8),sFlt-1水平(178.3±23.1),平均生存时间[(32.7±6.5)月]、2年生存率(66.7%)、3年生存率(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0.0%)、VEGF水平(63.2±9.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化疗能够改善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东升;吴光兴;唐丽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FiO2及 PEEP 对腹腔镜行下宫颈癌根治术全麻患者 P(a-ET)CO2的影响

    目的:评价不同吸入氧浓度( FiO2)和呼气末正压( PEEP)对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全麻患者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腹腔镜下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分为4组,每组27例:第1组给予FiO2(100%的纯氧)和0 mmHg的PEEP;第2组给予FiO2(100%的纯氧)和7.0 mmHg的PEEP;第3组给予FiO2(50%的纯氧)和0 mmHg的PEEP;第4组给予FiO2(50%的纯氧)和7.0 mmHg的PEEP,均在即时(T1)和30 min(T2)和60 min(T3)三个时间点时分别检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a-ET)CO2。结果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T1时1、2、3、4组间PaCO2、和P(a-ET) CO2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1组与2组比较、3组与4组比较、1组与3组比较、2组与4组比较PaCO2和P(a-ET)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O2浓度较高时,同时一定要相应提高PEEP,则可以有效降低P(a-ET) CO2;PEEP较低时,同时一定要降低FiO2浓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P(a-ET) CO2。

    作者:王瑚;曹奕;华晓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肺腺癌放射增敏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肺腺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建立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分4组:空白对照组,单照组,联合治疗组,单药组,每组各8只裸鼠;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法,恩度用药浓度为2 mg/kg;采用6 MV-X线照射,单次照射15 Gy;每两天测量移植瘤长径( A)、垂直径( B)以及瘤的高度( C),记录荷瘤裸鼠体重及进食、活动情况的变化,通过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延缓天数等,利用增敏系数( EF)评价恩度放射增敏效果。结果从肿瘤生长曲线来看,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单药组、单放组、联合治疗组肿瘤的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其他组更明显。联合治疗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的增敏系数(EF)为1.9>1.0。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射治疗明显抑制了肺腺癌肿瘤的生长,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放疗具有放射增敏效应。

    作者:张蓓蓓;高春玲;程小峰;王笑良;陈玉强;吴晓安;章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西省7261例乳腺普查结果分析

    2005年4月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和美国癌症协会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正式在中国启动,我院先后普查数量达到17515人次。2009年7月我们曾对2005年5月-2009年5月的普查数据进行了1次分析和报道[1],现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普查对象的不同年龄、职业的乳腺疾病发病情况,普查分级与病理结果关系,乳腺癌高危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1次初步分析。

    作者:熊美玲;吴毓东;孙正魁;张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诊断的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果3例患者临床上以腹胀为主要表现,5例均无皮肤先天性色痣,2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3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肿瘤标记物值均正常。3例腹部CT检查:动脉期:1例病变无增强,2例明显强化;2例腹部核磁检查:1例肝实质可见长T1长T2结节影,1例肝实质散在多个团块状及结节状短T1稍长T2信号。结论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临床上以肝病相关表现为主,不一定并存皮肤黑色素痣,腹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肝脏穿刺病理检查能够确定诊断。

    作者:曹瑞珍;王春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异甘草酸镁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CHB )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105例NSCLC合并CHB患者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48),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拉米夫定、异甘草酸镁,对照组单纯接受化疗。结果①第1次入院化疗时,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次入院化疗时,观察组ALT、AST、TBIL、HBV D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完成4个化疗周期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异甘草酸镁可显著改善NSCLC合并CHB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肝功能,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清HBV DNA,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炎良;刘建民;吕赛平;王迪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种化疗方案应用于鼻咽癌肺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DF、NP、TP方案化疗鼻咽癌肺转移的疗效。方法 A组初治( A1组)予DF( DDP 20 mg/m2,第1~5天;5-FU 0.5 g/m2,第1~5天)化疗,有效者( CR/PR)共3~4个周期。复治( A2组):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NP( NVB 25 mg/m2,第1、8天;DDP 30 mg/m2,第2~4天)方案化疗2周期;既往曾DF化疗者予NP化疗2周期,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TP( PTX 175 mg/m2,第1天,DDP 30 mg/m2,第2~4天)方案2周期。 B组初治( B1组)予DF化疗,有效者( CR/PR)共3~4个周期。复治( B2组):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TP方案2周期;既往曾DF化疗者TP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NP方案化疗2周期。均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DF、TP初治者2组有效率相近,白细胞、血红蛋白毒性,无显著差异,P值>0.05;NP、TP方案对曾DF方案化疗者有效率42.5%、45.0%,NP、TP方案化疗无效者互换方案化疗有效率低于10.0%;TP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期5.3个月。结论 NP、TP方案二线使用更有优势。

    作者:陈卓明;严浩林;黄羽;苏贞栋;苏中华;谭莉萍;阙丽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 hMAM 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hMAM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血清hMAM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hMAM表达与临床病理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hMAM mRNA阳性表达占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P<0.05。化疗1周、2周后 PR组的hMAM表达指数显著低于SD+PD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hMAM阳性表达与TNN分期及ER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结论血清hMAM能作为诊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

    作者:徐海声;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的特点及治疗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的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各种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患者156例,同期经腹腔积液检查为良性腹腔积液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通过比较分析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的特点。结果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出现浮肿、发热症状的可能性较低,出现移动性浊音体征的可能性高,与良性腹腔积液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恶性腹腔积液组和结核性腹腔积液组LDH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腹腔积液组,恶性腹腔积液组和肝硬化腹腔积液组ADA水平明显低于结核性腹腔积液组(P<0.05);恶性腹腔积液组CEA、AFP、CA199水平显著高于结核性腹腔积液组和肝硬化腹腔积液组(P<0.05)。156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CR 3例,PR 50例,有效率为34.0%;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腹腔积液患者较少出现浮肿、发热症状,ADA水平偏低,CEA、AFP、CA199水平偏高,采用中医药联合灌注化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陈天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底节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基底节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经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确诊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其内含有卵黄囊瘤(55%)及生殖细胞瘤(25%);另见成熟型畸胎瘤(20%),其内可见正常脑组织及节细胞胶质瘤成分。结论基底节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非常罕见,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应广泛取材以免误诊、漏诊,肿瘤预后不良。

    作者:雷军;姚丽青;池彬;吴在增;齐兴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联合替吉奥(S-1)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5例晚期胃癌均采用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以上),d1;替吉奥胶囊80 mg/( m2.d),分2次(早、晚餐后)口服, d1~14;每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35例患者,CR 0例(0),PR 17例(48.57%),SD 12例(34.29%),PD 6例(17.14%),总有效率为48.57%,疾病控制率为82.8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且相对安全。

    作者:阮新建;张书霞;贾得前;宋飞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对妇科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糖类抗原12-5对在妇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4例妇科恶性肿瘤、10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100例健康女性,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Ca125、TAM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和TAM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Ca125和TAM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7.4%、44.1%,特异度分别为91.0%、92.5%。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7%、84.0%。结论血清TAM、Ca125的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意义,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尤其是卵巢癌的检出率。

    作者:程晓晓;程艳峰;敖梅红;涂开家;魏晚霞;李隆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