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检测的临床意义

邹华;王东;彭韬;谢家印;杨雪琴;单锦露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多肿瘤蛋白芯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摘要:目的 探讨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阳性,对恶性肿瘤筛查及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统计不同人群中NSE阳性检测率以及肿瘤患者中NSE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虽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率较低(103/11 485),但恶性肿瘤患者NSE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及正常体检者(P<0.05);在前列腺癌(3.20%)、卵巢癌(1.92%)及肺癌(1.15%)中其阳性检测率较高;NSE阳性同时伴随其他肿瘤标志物阳性,多见的是CA125(78.64%),其次为Ferritin(75.82%)、CEA(52.43%),其中NSE联合CA125检测阳性常见于肺癌.结论 C-12型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检测率较低,但NSE单项检测或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检测,仍可用于多种肿瘤的筛查和临床诊断中.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将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60例为研究组,乙组60例为对照组,比较宫腔镜下定点活检与传统分段诊刮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宫颈管受累诊断符合率.结果 宫腔镜下定点活检判断宫颈管受累符合率甲组为97.7%,乙组为91.6%.甲、乙两组术中腹腔冲洗液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3%和6.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冲洗液阳性患者预后与合并高危因素有关.甲组5例腹腔冲洗液检测阳性者中无1例复发,乙组4例腹腔冲洗液检测阳性者均合并高危因素,2例复发.结论 宫腔镜探查术未加剧腹腔细胞播散风险,其术前诊断率高于传统分段诊刮术,患者病情复发与宫腔镜探查术无直接关系.

    作者:潘玫;雷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ag-1和 Caspase-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ag-1和Caspase-3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5例正常大肠黏膜和66例大肠癌中Bag-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ag-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74.2%.Caspase-3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68.2%.Bag-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Caspase-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大肠癌中Bag-1的表达与Caspase-3明显相关(P<0.05).结论 Bag-1和Caspase-3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Bag-1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刘轩;李荣;郭守俊;曾红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脊柱为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多预后不良,生存时间平均5~6个月[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晚期骨转移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脊柱转移瘤.目前,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外科手术、微创椎体成形等.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我们在CT引导下行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山;柯文坤;胡静君;何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XRCC1194Arg/Trp基因多态与晚期乳腺癌患者铂类方案近期疗效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XRCC1 194Arg/Trp基因多态与晚期乳腺癌铂类方案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含铂类方案一线治疗,分析XRCC1 194Arg/Trp基因多态与患者临床获益率及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Arg/Arg、Arg/Trp和Trp/Trp基因型临床获益组和非临床获益组分布频率分别为30.6%、55.6%、13.8%和55.0%、35.0%、10.0%.Trp/Trp+Arg/Trp基因型患者临床获益率高于Arg/Arg型患者,分别为73.5%和50.0%,经年龄、术时分期校正后,P=0.055.Trp/Trp+Arg/Trp及Arg/Arg基因型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3.5%和34.1%,无显著性差异(P=0.460).结论 XRCC1 194Arg/Trp基因多态可能成为晚期乳腺癌患者铂类方案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作者:廖瑜倩;万以叶;彭丽香;芦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乳腺癌硬膜外麻醉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乳腺癌根治术胸段硬膜外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0.18%罗哌卡因组(R1)和0.375%罗哌卡因组(R2),每组60例.T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4.0 cm,每组先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相应浓度的麻药试验量5 ml,观察5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R1组再注入0.18%罗哌卡因15 ml,R2组再注入0.375%罗哌卡因7~10 ml,用针刺法测定麻醉平面,15 min后未能达到预期平面者再追加5~10 ml,麻醉间隔45~70 min追加5~15 ml.术中以切皮、电灼时患者的表情和主诉来判断镇痛效果.常规给氧、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呼吸及血气等.结果 两组剂量无明显差异,麻醉镇痛效果相近;而阻滞范围 R1组广于R2组、副作用R1组明显小于R2组.结论 0.18%和0.375% 2种浓度和容量的罗哌卡因,对上胸段乳腺癌硬膜外麻醉可产生相同的镇痛作用,但0.18%低浓度大容量的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对呼吸和心交感神经抑制甚微,阻滞平面宽,其安全性明显优于0.375%罗哌卡因组.

    作者:殷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阳性,对恶性肿瘤筛查及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统计不同人群中NSE阳性检测率以及肿瘤患者中NSE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虽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率较低(103/11 485),但恶性肿瘤患者NSE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及正常体检者(P<0.05);在前列腺癌(3.20%)、卵巢癌(1.92%)及肺癌(1.15%)中其阳性检测率较高;NSE阳性同时伴随其他肿瘤标志物阳性,多见的是CA125(78.64%),其次为Ferritin(75.82%)、CEA(52.43%),其中NSE联合CA125检测阳性常见于肺癌.结论 C-12型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检测率较低,但NSE单项检测或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检测,仍可用于多种肿瘤的筛查和临床诊断中.

    作者:邹华;王东;彭韬;谢家印;杨雪琴;单锦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乳腺癌36例治疗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女性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乳腺癌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对大手术的创伤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下降,手术治疗的风险大,并发症多.因此,重视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治疗和康复,是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对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6例65岁以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施晓辉;王大鹏;哈日巴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VEGF-C及癌周淋巴管密度与头颈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及癌周淋巴管密度(P-LVD)与头颈鳞癌(HNSC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HNSCC组织中VEGF-C及癌周LYVE-1的表达,幷计算P-LVD,分析P-LVD及VEGF-C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04例HNSCC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头颈部黏膜组织(74.04% vs 0,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对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 分析显示,癌周组织P-LVD高于癌内及正常组织(P<0.05),而VEGF-C阳性表达者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LVD分别显著高于VEGF-C阴性表达者和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NSCC中VEGF-C表达及P-LVD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判断肿瘤侵袭、转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邓莅霏;齐淑轶;刘学明;石冬梅;高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2例临床分析合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术前诊断为右肾结石合并肾肿瘤患者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另1例左肾结石伴重度积水合并感染的患者行左肾切除术,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提示为恶性肿瘤,遂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部分切除术.结果 2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均为肾盂鳞状细胞癌,1例术后6个月死于全身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随访至今(20个月)无复发.结论 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较难,尿路造影及CT等检查结果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以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

    作者:谭公祥;余明主;熊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奈达铂替代顺铂与紫杉醇化疗联合同步放疗局部颈段食管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实验组(TN组)30例,采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100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诱导化疗,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同期行根治性放疗.对照组(TP组)30例,采用顺铂(30 mg/m2 第1~3天) 代替奈达铂,其余治疗方法同实验组.结果 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66.7%和64.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 53.3% (16/30) 和48.0%(12/25),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6.7%(8/30)和36.0%(9/25),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0.0%(12/30)和32.0%(8/25),肝功损害发生率分别是6.7%(2/30)和12.0%(3/2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对照组将顺铂分为3日小剂量连续使用,故2组肾毒性发生率都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结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颈段食管癌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邓颖;胡洪林;潘海霞;杨兰;任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B组)和3D-CRT计划(C组),评价3种放疗计划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A、B、C组G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2±0.03、0.72±0.02、0.65±0.02,C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64±0.03、0.64±0.02、0.53±0.03,GTV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4±0.02、1.15±0.02、1.12±0.02,经检验A、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5分别为53.41±4.90、56.09±4.61、55.87±4.27,V10分别为33.56±4.02、35.95±3.35、36.36±3.57,经检验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20分别为23.47±2.10、25.69±2.15、27.69±2.07,V30分别为15.19±2.59、16.10±2.57、17.23±2.35,MLD(Gy)分别为12.58±1.23、13.62±1.19、14.21±1.20,食管V55分别为14.44±1.99、15.29±2.52、16.12±2.50,脊髓Dmax分别为37.45±2.39、39.38±2.78、40.13±2.52,经检验,A、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SMART计划能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有效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

    作者:温翠侠;任洪荣;丁纪;于大海;管峦;朱峰;章龙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治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分叶状纤维瘤24例;叶状囊肉瘤6例,其中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2例.有3例行肿块切除后局部复发,再行扩大切除.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复杂,空芯针穿刺活检及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选择合理术式是预后关键.

    作者:颜晓敏;杨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emaphorin5A基因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Semaphorin 5A基因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构建Semaphorin 5A-siRNA、Scrambled-siRNA表达载体,并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Semaphorin 5A稳定表达抑制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Sema5A-si和对照组SGC7901-Scram-si胃癌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在上述2种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MMP2、MMP9抗体处理胃癌细胞株,观察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Sema5A-si和Semaphorin 5A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SGC7901-Sema5A-si中MMP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GC7901-Scram-si中的表达水平(P<0.05),MMP2在2种胃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MP9抗体能够阻断Semaphorin 5A基因介导的胃癌侵袭和转移,MMP2抗体对Semaphorin 5A基因介导的胃癌侵袭和转移无影响.结论 Semaphorin 5A可能通过MMP9表达促进胃癌发生侵袭和转移.

    作者:许荣芬;潘国庆;张翔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将62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精放组(32例)和普放组(30例).精放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放疗采用6MV-X线,总剂量61.6 Gy;普放组采用普通放疗联合化疗,先采用大剂量冲击放疗,4 Gy/次,连续3次后改为常规放疗,总剂量44 Gy.化疗连续2个周期,21~28天为1个周期,第1个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步.结果精放组CR 13例(40.6%),PR 17例(53.1%),目标病灶无PD病例;普放组CR 6例(20.0%),PR 21例(70.0%),目标病灶PD 1例(3.3%).精放组CR率明显高于普放组(P<0.01).KPS改善率两组分别为100.0%和83.3%(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同步放化疗中,与普通放疗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马旭辉;马晶洁;戴新国;李霞;翟立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腔镜检查结合诊刮在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结合诊刮在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分段诊刮组和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组术前、术后临床分期及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单纯诊刮的患者23例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76.7%,其中临床诊断为Ⅰ期、Ⅱ期的病例术后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70.5%、50.0%;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组30例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6.8%,临床诊断为Ⅰ期、Ⅱ期诊断符合率为95.2%、77.8%.2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可以提高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的准确性.

    作者:朱烨;周璘;苏亦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5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下方案化疗.替吉奥胶囊每天80 mg/m2,分2次,餐后口服,第1~14天 ;奥沙利铂 130 mg/m2,静脉滴注2 h,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按 RECIST 1.1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5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PR 16例 (45.7 %),SD 11例 (31.4 % ),PD 8例 (22.9%).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孙桂丽;王大鹏;任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危HPV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位居第二位,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现有的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并进一步引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现将高危型HPV在宫颈癌中的致癌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张敏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治疗宫颈巨大菜花样肿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对以巨大菜花样肿块为表现的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3例巨大宫颈菜花样肿块患者,采用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局部治疗,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后4周局部肿块的消退情况.结果 1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20例达到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62.3%.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的缓解率为84.9%.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对巨块型宫颈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

    作者:陈亚君;张思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糖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P-gp(P-糖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P-gp的表达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初治组P-gp表达的阳性率为30.26%(23/76);复发/难治组阳性率高达68.29%(28/4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表达阳性者化疗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与预后显著相关(P< 0.01).结论 P-gp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高表达是多药耐药产生的基础,动态监测P-gp能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雅琦;王美鉴;邱志敏;涂建仁;苏永峰;董涵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卵巢癌组织中HE4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HE4蛋白表达水平,其中47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以下简称卵巢癌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0.0%(2/20)和74.5%(35/47),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晚期组(Ⅲ/Ⅳ期)HE4阳性率[89.5%(17/19)]较早期组(Ⅰ/Ⅱ期)[57.1%(16/28)]明显增高(P<0.05);中、低分化组其阳性率[92.6%(25/27)]较高分化组[65.0%(13/20)]明显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率[72.4%(21/29)]较无淋巴结转移组[38.9%(7/18)]明显增高(P<0.05).HE4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HE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作为预测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丹丹;李燕华;张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